涤/sorona交织物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688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涤/sorona交织物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方法,确定了涤/sorona交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料用量大于等于2%(owf),pH值为5.5,染色时间50min,染色温度110℃,载体用量1.5g/L。结果表明,该染色方法可获得色光稳定、同色性好、各项色牢度高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时间短,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漆/sorona交织物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方法,属于纺织印染

技术介绍
SOTona是美国杜邦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功能与环保完美结合的纤维,它是利用生化法合成,有37%的原料来自天然可再生资源;SOTOna与涤交织形成的面料有极为柔软的手感、持久的保形性、鲜艳的色彩、优良的色牢度、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舒适的拉伸回复性以及耐污和抗皱性能,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良好。涤/sorona交织物由于聚酯纤维、Sorona在物理性能和化学结构上存在差异,造成了染色性能的差异,因而在涤/sorona交织物的染色中存在着 “同色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同色性好的,成功实现了漆/sorona交织物低温一浴染色。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将涤/sorona交织物置于常温下浴比为1: 10 1:20的水中,加入扩散剂NNO 0.5 1.0 g/L和自制载体1.5 2.0g/L溶液中,循环运行10 15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根据不同的色泽要求进行染料配比,用醋酸调节pH值为5.0 6.0时,循环运行5 lOmin,然后以1.5 2°C /min升温至105 110°C,保温时间50 60min,染色后水洗,用还原清洗液进行清洗,在60 70°C处理20 25min ; 所述自制载体:将苯甲酸苄酯、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按质量比34:2:3的比例混合,用磁力搅拌器在摄氏温度20 35度搅拌1.0 1.5h后静置即可得到浅黄色的染色载体。还原清洗液包括1.0 1.5g/L的纯碱和1.0 1.5g/L保险粉。染料用量大于等于2 6% owf。优选方案为:将涤/sorona交织物置于常温下浴比为1: 10的水中,加入扩散剂NNO 0.5g/L和自制载体1.5 g/L溶液中,循环运行IO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根据不同的色泽要求进行染料配比,用冰醋酸调节pH值为5.5时,循环运行5min,然后以2°C /min升温至110°C,保温时间50min。染色后水洗,用还原清洗液(由1.5g/L的纯碱和1.5g/L保险粉组成)进行清洗,在70°C处理20min。自制载体:将苯甲酸苄酯、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按质量比34:2:3的比例混合,用磁力搅拌器在摄氏温度35度下搅拌1.5h后静置即可得到浅黄色的染色载体。自制载体是一种脂类化合物的复配物,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它对涤纶和sorona纤维有增塑、膨化作用,有利于分散染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向纤维内部扩散,从而使涤/sorona交织物的染色温度由130°C降为110°C,此温度下sorona与漆纟仑一浴染色的同色性最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低温分散染料一浴法染对涤/sorona交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pH值为5.5,载体的用量为1.5g/L,染色温度110°C,保温时间为50min。2、采用涤/sOTona交织物浸染一浴法染色工艺,产品色光稳定、同色性好、各项色牢度闻,布面效果优良,成品品质闻。3、该工艺可大大降低染色温度(由130°C降为110°C),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Mo综上所述,该染色方法可获得色光稳定、同色性好、各项色牢度高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时间短,生产成本低。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将涤/sorona交织物置于常温下浴比为1: 10的水中,加入扩散剂NNO 0.5 g/Ι和自制载体溶液中,循环运行lO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根据不同的色泽要求进行染料配比,用HAC调节pH值为5.5时,循环运行5min,然后以2°C /min升温至110°C,保温时间50min。染色后水洗,用还原清洗液(由1.5g/L的纯碱和1.5g/L保险粉组成)进行清洗,在70°C处理 20min。 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在染液中加入自制载体的方法,采取的上述染色工艺,只是在染液中自制载体的用量分别为0.5g/l、l.0g/l、l.5g/l、2.0g/l、2.5g/l,染出的涤/Soixma交织物其颜色特征值如下表1-1所示, 表1-1载体用量对漆/sorona交织物中两组分ΔΕ的影响 载体用量/ (g/L) I涤Κ/S值|SoronaK/S值|涤Sorona色差值A E 0754.35 ~6.833.34 Γθ5.97 ~6.992.89 ~57.05 ~7.131.37 27ο6.77 ~6.892.01 275丨5.73 \&.78\2.54 由表I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载体浓度增加,漆纟仑和Sorona的Κ/S值也不断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涤纶和SOTona的Κ/S值不再随载体浓度增加而增加,反而降低。这是因为自制载体可以对涤纶和SOTona纤维起增塑作用,加快上染过程,提高Κ/S值,而且载体的浓度越高,这种作用越强。理想的载体浓度应该是在染浴中刚好达到饱和而不致形成第三相。形成第三相后,会增加染料在水中的溶解,使较多的染料残留在染浴中,降低染料在纤维和溶液中的分配系数,从而降低染料的上染率,使涤纶和SOTona的Κ/S值降低;另外,载体在高温时具有对染料解吸作用的缘故;自制载体的用量以1.5g/L时,涤纶和SOTona的色差小于2,满足同色性的要求。因此,自制载体的最佳用量为1.5g/L。表1-2漆/sorona交织物的各项染色牢度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将涤/sorona交织物置于常温下浴比为1: 10 1:20的水中,加入扩散剂NNO0.5 1.0 g/L和自制载体1.5 2.0g/L溶液中,循环运行10 15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根据不同的色泽要求进行染料配比,用醋酸调节PH值为5.0 6.0时,循环运行5 IOmin,然后以1.5 2°C /min升温至105 110°C,保温时间50 60min,染色后水洗,用还原清洗液进行清洗,在60 70°C处理20 25min ; 所述自制载体:将苯甲酸苄酯、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按质量比34:2:3的比例混合,用磁力搅拌器在摄氏温度20 35度搅拌1.0 1.5h后静置即可得到浅黄色的染色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还原清洗液包括1.0 1.5g/L的纯碱和1.0 1.5g/L保险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染料用量大于等于2 6% owf。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涤/sorona交织物置于常温下浴比为1: 10的水中,加入扩散剂NNO.0.5g/L和自制载体1.5 g/L溶液中,循环运行lO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根据不同的色泽要求进行染料配比,用冰醋酸调节PH值为5.5时,循环运行5min,然后以2V /min升温至110°C,保温时间 50min。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确定了涤/sorona交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料用量大于等于2%(owf),pH值为5.5,染色时间50min,染色温度110℃,载体用量1.5g/L。结果表明,该染色方法可获得色光稳定、同色性好、各项色牢度高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时间短,生产成本低。文档编号D06P1/16GK103215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涤/sorona交织物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将涤/sorona交织物置于常温下浴比为1∶10~1:20的水中,加入扩散剂NNO?0.5~1.0?g/L和自制载体?1.5?~2.0g/L?溶液中,循环运行10~15min,然后加入分散染料,根据不同的色泽要求进行染料配比,用醋酸调节pH值为5.0~6.0时,循环运行5~10min,然后以1.5~2℃/min升温至105~110℃,保温时间50~60min,染色后水洗,用还原清洗液进行清洗,在60~70℃处理20~25min;?????所述自制载体:将苯甲酸苄酯、烷基苯磺酸钙和蓖麻油按质量比34:2:3的比例混合,用磁力搅拌器在摄氏温度20~35度搅拌1.0~1.5h后静置即可得到浅黄色的染色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润玲余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