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包括以下部件:机壳,所述机壳包括一个立柱部,立柱部内设有一空腔;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直线驱动器包括一根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的牵引杆;后杠杆的后销孔与牵引杆的端部相铰接,第一前销孔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上,后销孔到第一前销孔的距离大于第二前销孔到第一前销孔的距离;前杠杆包括三个销孔,第一销孔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上;第二销孔与压脚升降板相铰接;拉杆的后端与后杠杆的第二前销孔相铰接,拉杆的前端与前杠杆的第三销孔相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机壳内,使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也降低了自动抬压脚机构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缝纫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工业缝纫机中都采用了自动抬压脚机构,以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现有的自动抬压脚机构一般是由电磁铁来驱动的,但由于机构设计不合理,需要体积很大的电磁铁才能完成抬压脚的动作。比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0820001827.4公开了一种电脑直驱双针平缝机自动抬压脚机构,包括电磁铁、曲柄、抬压轴和传动件,所述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支座安装在双针平缝机机头的后窗板上,传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后窗板的另一侧,电磁铁的动力输出端与曲柄相连接,抬压轴一端与传动件相配合,另一端芽过后窗板与曲柄相连接。在该专利中,电磁铁是安装在缝纫机尾部的后窗板外侧的。又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020526136.3公开了一种工业平缝机自动抬压脚机构,包括铝合金底板、抬压脚电磁铁、长槽连杆、转换杠杆、压脚顶销、膝控提升杆、膝控杠杆、膝控提杆、抬压连杆和压脚组件;抬压脚电磁铁设置在铝合金底板的下方,并与长槽连杆的一端相连接,长槽连杆的长槽端与转换杠杆的下端相连接,转换杠杆的上端连接压脚顶销,工作时抬压脚电磁铁带动长槽连杆,推动转换扛杆,从而推动压脚顶销向上运动,再经过连杆机构带动压脚抬起。在该专利中,电磁铁设置在铝合金底板的下方,也就是在机壳的底下。中国技术专利CN201120345007.9公开了一种一体型工业缝纫机自动抬压脚装置,机壳后边工作台上方设有四个螺孔凸台,电磁铁组件左右两个安装座销紧在凸台上。当电磁铁组件通电时出力端带动推力头推出杠杆,杠杆另一端拉动单向勾带动抬压连杆,抬压连杆抬动压紧杠托架,压紧杠托架带动压脚提升。在该专利中,电磁铁设置在机壳的后侧。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构设计不合理,电磁铁的牵引杆只能水平设置,电磁铁的体积也很大,无法安装在机壳内,因此都是采用外置式电磁铁来驱动,也就是将电磁铁安装在机壳外部。这样就存在以下缺陷:1、电磁铁体积大,价格高,增加了缝纫机的成本。2、电磁铁外置,使缝纫机的结构不够紧凑,既影响美观,又增加了包装运输的体积。3、电磁铁外置,电磁铁工作时的噪音很大,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造价低的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包括以下部件:机壳,所述机壳包括一个立柱部,所述立柱部内设有一空腔;直线驱动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直线驱动器包括一根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的牵引杆;后杠杆,其后端与牵引杆的端部相连接,后杠杆的前端包括两个销孔,其中第一前销孔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上,后杠杆后端到第一前销孔的距离大于第二前销孔到第一前销孔的距离;前杠杆,包括三个销孔,第一销孔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上;第二销孔与压脚升降板相铰接;拉杆,拉杆的后端与后杠杆的第二前销孔相铰接,拉杆的前端与前杠杆的第三销孔相铰接。优选地,所述后杠杆的后端还设有后销孔,并与牵引杆的端部相铰接。优选地,所述后杠杆的后销孔为长圆孔。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器为推出式电磁铁。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器为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后杠杆的第一前销孔位于第二前销孔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器为吸入式电磁铁,吸入式电磁铁的牵引杆上连接有复位弹黃。进一步地,所述后杠杆的三个销孔呈三角形排布,第一前销孔位于第二前销孔的下方。优选地,所述 直线驱动器通过一个固定框架固定安装在机壳内。优选地,所述压脚升降板与一压杆的上端相连接,压杆的下端与压脚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连杆机构就可以实现自动抬压脚功能,使得结构大大简化,可以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使机构的体积大大减小;2、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个后杠杆来连接直线驱动器和拉杆,由于后杠杆的后销孔到第一前销孔的距离大于第二前销孔到第一前销孔的距离,使直线驱动器所对应的杠杆力臂增大,达到省力效果,从而可以减小直线驱动器的体积,大大降低直线驱动器的成本。3、本专利技术将包括直线驱动器在内的整个自动抬压脚机构都设置在机壳内,使整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也减小了整机的体积,同时也降低了自动抬压脚机构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的缝纫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再一种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后杠杆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直线驱动器 2、后杠杆3、拉杆4、前杠杆5、压脚升降板 6、压杆7、压脚11、牵引杆12、固定框架20、销轴21、第一前销孔 22、第二前销孔23、后销孔41、第一销孔 42、第二销孔 43、第三销孔100、机壳110、立柱部 120、空腔130、机头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由此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仅用以配合具体实施方式,供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及目的达成的情况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本说明书所说的上方是指观察图1-3时的上方;本说明书所说的下方是指观察图1-3时的下方;本说明书所说的前方是指缝纫机的机头所在方向,也就是观察图1-3时的右方;本说明书所说的后方是指缝纫机的立柱所在方向,也就是观察图1-3时的左方。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包括缝纫机的机壳100,该机壳100包括一个位于前方的机头部130和一个位于后方的立柱部110,在立柱部110内设有一空腔120。一个直线驱动器I固定安装在该空腔120内,直线驱动器I可以通过一个固定框架12固定安装在机壳100内。所述直线驱动器I包括一根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的牵引杆11,牵引杆11沿大致竖直的方向向上延伸。牵引杆11的上端与后杠杆2上的后销孔23相铰接;后杠杆2上还包括位于后销孔23前方的两个前销孔,其中第一前销孔21通过销轴20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100上,作为后杠杆的转动支点;第二前销孔22与一根拉杆3的后端相铰接。后杠杆2上的三个销孔21、22、23呈三角形排布,后杠杆2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扇形等类似形状,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后杠杆2呈L形,并且后销孔23与第一前销孔21之间的一段为L形的长臂,第二前销孔22与第一前销孔之间的一段为L形的短臂,并且L形的长臂在初始状态下呈大致水平的状态,而L形的短臂呈大致竖直的状态,并且第一前销孔21位于第二前销孔22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直线驱动器I为推出式电磁铁(通电后牵引杆11会向外伸长,而断电后牵引杆会在重力或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内缩回)。由于L形后杠杆2的长臂的长度大于其短臂的长度,也就是后销孔23到第一前销孔21的距离大于第二前销孔22到第一前销孔21的距离,从而牵引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内置式自动抬压脚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部件:机壳(100),所述机壳(100)包括一个立柱部(110),所述立柱部(110)内设有一空腔(120);直线驱动器(1),固定安装在所述空腔(120)内,所述直线驱动器(1)包括一根可以直线往复运动的牵引杆(11);后杠杆(2),其后端与牵引杆(11)的端部相连接,后杠杆(2)的前端包括两个销孔,其中第一前销孔(21)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100)上,后杠杆(2)后端到第一前销孔(21)的距离大于第二前销孔(22)到第一前销孔(21)的距离;前杠杆(4),包括三个销孔,第一销孔(41)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壳(100)上;第二销孔(42)与压脚升降板(5)相铰接;拉杆(3),拉杆(3)的后端与后杠杆的第二前销孔(22)相铰接,拉杆(3)的前端与前杠杆的第三销孔(43)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积祥,李创,卢胜龙,洪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