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679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的方法,按照下述方式计算设计:横向针数(线圈横列方向)=纬平针工艺中同一部位计算针数*H,纵向转数(线圈纵行方向)=纬平针工艺中同一部位计算针数*Z,其中,H为横向比例系数,H=新组织的横向成品密度(圈/10cm)/纬平针组织的横向成品密度(圈/10cm);Z为纵向比例系数,Z=新组织的纵向成品密度(r/10cm)/纬平针组织的纵向成品密度(r/10cm)。利用比例系数法确定的羊毛衫编织工艺与羊毛衫厂中实际使用的采用传统法确定的编织工艺差异极小,这说明采用比例系数法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染整
,涉及羊毛衫的编织工艺,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羊毛衫产品设计中,从产品设计到投入批量生产,一般要经过很多过程,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原料种类、组织结构、产品款式与配色、染整、成衣工艺等,还要综合考虑生产条件、设备能力、生产销售等,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品设计方案。设计过程的工作量很大,而其中编织工艺的设计是羊毛衫产品设计中繁锁而重要的环节。它需要根据产品的款式、规格及测量方法、成品密度、回缩率、成衣工艺等诸因素综合考虑,编织工艺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毛衫产品的质量及产品的用毛率、生产效率、成本等。而羊毛衫生产中的最大特点是组织结构变化繁多,它需要不断追逐市场的趋向和人们的喜好,而一旦组织结构产生变化,产品 的编织工艺参数就会全部改变,繁锁的编织工艺计算就要重新进行一次,要得到较成熟而合理的工艺,反复的计算修改过程消耗大量的时间,很难适应市场快速多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比例系数法确定羊毛衫的编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的方法,按照下述方式计算设计:横向针数(线圈横列方向)=讳平针工艺中同一部位计算针数*H ;纵向转数(线圈纵行方向)=纬平针工艺中同一部位计算针数*Z ;其中,H为横向比例系数,H=新组织的横向成品密度(圈/IOcm)/纬平针组织的横向成品密度(圈/10cm) ;Z为纵向比例系数,Z=新组织的纵向成品密度(r/lOcm)/纬平针组织的纵向成品密度(r/10cm)。比例系数法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的思路是:毛衫生产中最常用的是纬平针组织,许多款式规格的羊毛衫,都有纬平针组织的较成熟的编织工艺,一件羊毛衫,只要其款式规格不变,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组织与纬平针组织之间纵横向密度的比例关系,以及已有的纬平针组织毛衫的成熟工艺,来简单方便地确定各种组织结构毛衫的编织工艺。因为,无论是原料的改变、纱支的改变、组织结构的改变,还是工艺过程的改变,最终体现在编织工艺计算中的是成品密度的改变。经过大量的比较证明,利用比例系数法确定的羊毛衫编织工艺与羊毛衫厂中实际使用的采用传统法确定的编织工艺差异极小,这说明采用比例系数法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的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例:55.6tex(18Nm)/2 羊绒 V 领男套衫组织结构:身、袖:纬平针;领带四平针;下摆、袖口:1+1单罗纹。成品密度:横向:身45 圈 /IOcm,袖 46 圈 /IOcm,领带 42 圈 /10cm。纵向:身72 圈 /IOcm,袖 68 圈 /IOcm,下摆、袖口 92 圈 /IOcm,领带 70 圈 /IOcm0机号:9针/25.4mm各部位规格尺寸:胸宽45cm,身长62cm,袖长54cm,挂肩39cm,下摆5cm,袖口 4cm,领阔(内口)9cm,领深(内口)22cm,领罗纹2.5cm。下面计算产品的编织工艺。按照传统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如下(详细计算过程省略):后身胸宽针数203针;后身肩阔针数167针;后领针数57针;身长转数209r ;前后身挂肩总转数150r ;挂肩以上转数90r ;后身挂肩平摇转数34r ;挂肩以下转数119r ;前身胸宽针数211针;领深转数88r ;下摆罗纹转数22r ;前身挂肩平摇转数58r ;袖阔最大针数179针;袖子山头针数119针;袖子记号眼针数45针;袖罗纹交接处针数111针;袖口罗纹转数1715r ;袖长转 数172r ;平摇20r ;领带针数254针;领带转数2215r。比例系数法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例:31.25tex (32Nm) /2 羊毛 V 领男套衫组织结构:身、袖:四平空转;领带:四平针;下摆、袖口:1+1单罗纹成品密度:横向:身、袖59圈/IOcm,领带48圈/IOcm0纵向:身、袖106圈/IOcm,袖口、下摆104圈/IOcm,领带78圈/IOcm0机号:11针/25.4mm产品的各部位规格尺寸及款式同上例。 下面计算产品的编织工艺。该产品的款式及规格尺寸与前例相同,故可用比例系数法由9G纬平针工艺推算出IlG四平空转编织工艺。比例系数:H身=59/45=1.31 ;H领带=48/42=1.14 ;H袖=59/46=1.28Z 身= (106*3/4)/(72*1/2) =2.21Z 领带= (78*1/2)/(70*1/2) =1.11Ztt = (106*3/4)/(68*1/2) =2.34Z1+1 罗纹= (104*1/2)/(92*1/2) =1.13工艺计算:后身胸宽针数=Ha*203=1.31*203=265 针后身肩阔针数=Hjf*167=1.31*167=219 针后身挂肩收针次数=(265-219)/4=12次收针转数=ZΑ *26=2.21*26=57 转收针方法:5.5-1*4 ;5_1*8后领针数=Ha*57=1.31*57=75 针后肩收针次数=(219-75)/4=36次收针转数=ZΑ *30=2.21*30=66r收针方法:2-1*27;1.5-1*9身长转数=ZΑ *209=2.21*209=462r前后身挂肩总转数=Zj^l5O=2.21*150=332r挂肩以上转数=Z身*90=2.2l*90=l"r后身挂肩平摇 转数=199-66_57=76r前身胸宽针数=H身*211=1.31*211=276 针挂肩以下转数=462_199=263r领深转数=ZΑ *88=2.21*88=194r下摆罗纹转数=Z1+1罗纹 *22=1113*22=25r前身挂肩平摇转数=199_67=132r前身挂肩收针方法:5.5-1*4 ;5_1*10袖阔最大针数=H袖*179=1.28*179=229 针袖子山头针数=H袖*119=1.28*119=153 针袖子记号眼针数=Htt *45=1.28*45=57针袖罗纹交接处针数=H袖*111=1.28*111=142针,取143针袖口罗纹转数=Z1+1罗纹 *17.5=1.13*17.5=19.5r袖长转数=Ztt*172=2.34*172=402r袖山收针次数=(229-153)/4=19次袖山收针转数取64r,收针方法3.5-1*143-1*5袖子放针次数=(229-143) /2=43次放针转数=402_64_3=335r放针方法:7+1*43,平摇34转领带针数=H领带 *254=1.14*254=290 针领带转数=Z领带 *22.5=1.11*22.5=25r。比较两种计算过程可以看出,传统法计算羊毛衫编织工艺,公式多而复杂,需在计算过程中确定的因素(如:测量差异、未知尺寸转换、缝耗等)多,过程繁锁。而且要得到较合理的工艺,工艺计算的结果需要一个反复的修改过程。而采用比例系数法计算公式简单,只要根据已有的同款式、同规格尺寸的成熟的纬平针羊毛衫编织工艺,就可以方便地推出其它任何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原料、不同机号的羊毛衫的编织工艺。比例系数法的采用,可以大大简化编织工艺计算过程,从而缩短产品从构思到正式上机生产的时间,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经过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确定羊毛衫编织工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式计算设计:横向针数(线圈横列方向)=纬平针工艺中同一部位计算针数*H;纵向转数(线圈纵行方向)=纬平针工艺中同一部位计算针数*Z;其中,H为横向比例系数,H=新组织的横向成品密度(圈/10cm)/纬平针组织的横向成品密度(圈/10cm);Z为纵向比例系数,Z=新组织的纵向成品密度(r/10cm)/纬平针组织的纵向成品密度(r/1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隆丝达针织时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