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肠衣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512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蛋白肠衣废水处理方法。依次设置碱水沉淀池、酸水储存池和沉淀上浮池;经碱水沉淀池沉淀之后的碱水与酸水储存池的酸水进行混合,混合之后的废水的pH值控制在6~9;混合之后的废水进入沉淀上浮池,在沉淀上浮池取出沉淀物及上浮物,即完成蛋白肠衣废水处理;所述沉淀物及上浮物的停留时间应不长于30天,根据实际处理需要停留时间越短越好。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回收胶原蛋白以及有效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目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运行稳定、投资运行费用低和管理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蛋白肠衣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pH值过高或过低的废水,该废水中除含有大量酸性或碱性物质之外,还含有以胶原蛋白等为主的有机物;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为生物科技产业最具关键性的原材料之一;而包含在废水中的胶原蛋白如果不进行回收,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随着其生物降解的过程,对后续废水构筑物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该方法将碱性废水与酸性废水分离,并进行控制条件的中和,进而进行胶原蛋白的分离。具体步骤为: (I)依次设置碱水沉淀池、酸水储存池和沉淀上浮池,其中碱水沉淀池和酸水储存池分别与渠道的一端连接,渠道的另一端与沉淀上浮池连接。(2)碱性废水进入碱水沉淀池经沉淀制得碱水,酸性废水进入酸水储存池制得酸水。(3)步骤(2)制得的碱水和酸水在渠道内进行混合,混合之后的废水的pH值控制在6 9。(4)经步骤(3)混合之后的废水进入沉淀上浮池,在沉淀上浮池取出沉淀物及上浮物,即完成蛋白肠衣废水处理。所述沉淀物及上浮物的停留时间应不长于30天,根据实际处理需要停留时间越短越好。本专利技术对蛋白肠衣废水进行处理,能取得高效回收胶原蛋白和降低废水中有机物及氨氮含量的目的,同时具有运行稳定、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处理的废水取自某企业生产所产生的蛋白肠衣废水。(I)依次设置碱水沉淀池、酸水储存池和沉淀上浮池,其中碱水沉淀池的尺寸为:长X宽X高=2米X5米X1.5米,设有沉淀斜斗、碱液泵和渣浆泵,通过渣浆泵将石灰泵出;酸水储存池的尺寸为:长X宽X高=20米X 10米X4米,设有酸液泵;沉淀上浮池的尺寸为:长X宽X高=10米X5米X2.5米;碱水沉淀池和酸水储存池分别与渠道的一端连接,渠道的另一端与沉淀上浮池连接。(2)碱性废水进入碱水沉淀池经沉淀制得碱水,酸性废水进入酸水储存池制得酸水。(3)步骤(2)制得的碱水和酸水分别经由碱液泵和酸液泵泵入渠道内进行混合,并通过PH值在线控制装置控制混合之后的废水的pH值为7.5。(4)经步骤(3)混合之后的废水进入沉淀上浮池,所形成的上浮物及沉淀物停留15天后取出,即完成蛋白肠衣废水处理。经过处理之后的废水水质大大改善,处理前后的废水水质对比情况见表I。表I处理前后水质变化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蛋白肠衣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依次设置碱水沉淀池、酸水储存池和沉淀上浮池,碱水沉淀池和酸水储存池分别与渠道的一端连接,渠道的另一端与沉淀上浮池连接;(2)碱性废水进入碱水沉淀池经沉淀制得碱水,酸性废水进入酸水储存池制得酸水;(3)步骤(2)制得的碱水和酸水在渠道内进行混合,混合之后的废水的pH值控制在6~9;(4)经步骤(3)混合之后的废水进入沉淀上浮池,在沉淀上浮池取出沉淀物及上浮物,即完成蛋白肠衣废水处理;所述沉淀物及上浮物的停留时间应不长于30天,根据实际处理需要停留时间越短越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肠衣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依次设置碱水沉淀池、酸水储存池和沉淀上浮池,碱水沉淀池和酸水储存池分别与渠道的一端连接,渠道的另一端与沉淀上浮池连接; (2)碱性废水进入碱水沉淀池经沉淀制得碱水,酸性废水进入酸水储存池制得酸水; (3)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杰金樾王敦球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