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将宽幅卷材分切成多个条材的分切装置,其包括沿条材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放卷部、牵引部、分切部以及收卷辊,分切部包括分切刀组以及刀辊,在刀辊上设有多个环状刀槽,在分切装置运行时,分切刀组插入环状刀槽内并沿刀槽移动,刀辊与收卷辊紧密接触以将条材从刀辊传输至收卷辊。本发明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将宽幅卷材分切成多个条材的分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要一条收卷辊,结构简单,收卷辊操作空间大;往收卷辊上套卷芯,定位,接驳,下卷的操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分切效率;收小于10厘米的窄幅卷材不移位,彻底解决窄卷倒塌难题;分切的卷材端面整齐;并且每条不需要有独立张力控制,收卷辊设计简单可靠,造价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薄膜、纸张等薄片卷状材料的分切装置及分切方法。
技术介绍
分切装置,也称分切机或分条机,是一种对较宽的卷材进行纵向分切而成为较窄的条状材料的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例如用于分切纸张、金属箔卷材(如铜箔、铝箔)、皮革、布类、薄膜、胶片、纸张等等。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分切装置。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一个典型的现有分切装置100。该分切装置100包括放卷部102、牵引部104、切刀分切部106以及收卷辊108、110。幅宽较大的卷材112经放卷部102放卷,由牵引部104向前牵引,在分切部106被分切刀组分切成设定幅宽的条材。由于薄膜等卷材被分切后,分切的条材在被传输至收卷辊时条材之间容易发生移位而导致重叠,因此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该现有分切装置100将分切的条材间隔错开,将一部分条材1122卷绕到上收卷辊108,而将另一部分条材1124卷绕到下收卷辊110。该分切装置100通常还包括分别与上收卷辊108和下收卷辊110配合的上排气辊120和下排气辊122,从而将收卷的每层条材之间的可能存在的残存空气排出。当条材达到设定的长度时停机下卷,完成将宽幅卷材分切成窄幅卷材的工序。可见,现有分切机的缺点是明显的,例如包括(I)为避免条材之间发生重叠,必须采用上、下两条收卷辊,导致结构复杂;(2)在达到设定长度停机下卷后,因为宽幅卷材被分切为多个条材且彼此间隔地卷绕至上下收卷辊,使得往收卷辊上套卷芯、定位的操作费时费力,而将各分切的条材分别与卷芯接驳的操作则更为繁琐;(3)收小于10厘米的窄幅卷材容易移位,发生卷倒塌;(4)分切的卷材端面容易产生大于I毫米的错位不齐;(5)在上下收卷辊上的每条卷材都需要有独立的张力控制,收卷辊设计复杂,造价昂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分切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分切装置,其具有简化的结构,从而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简化分切操作程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可有效避免分切后的条材之间的重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将宽幅卷材分切成多个条材的分切装置,其包括沿条材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放卷部、牵引部、分切部以及收卷辊,其中所述分切部包括分切刀组以及刀辊,在所述刀辊上设有多个环状刀槽,在分切装置运行时,所述分切刀组插入所述环状刀槽内并沿所述刀槽移动,所述刀辊与所述收卷辊紧密接触以将所述条材从所述刀辊传输至所述收卷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切装置还包括排气辊,所述排气辊设置在所述刀辊与所述收卷辊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刀辊和收卷辊直接接触,所述条材经由所述刀辊直接传输至所述排气辊,再由所述排气辊直接传输至所述收卷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切装置还包括排气辊,所述排气辊设置在所述收卷辊沿条材传输方向的下游,并与所述收卷辊直接接触,所述条材经由所述刀辊直接传输至所述收卷辊,再经所述排气辊作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条材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为400毫米以下,优选为100毫米以下,更优选为50毫米以下,还更优选为10毫米以下。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卷辊的数量仅为一个。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宽幅卷材选自纸张、金属箔卷材、皮革、布类、塑料薄膜、胶片。更优选地,所述宽幅卷材为塑料薄膜或纸张。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将宽幅卷材分切成多个条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宽幅卷材和卷芯分别提供至放卷部和收卷辊上;(b)向收卷辊传输所述宽幅卷材;(c)将所述宽幅卷材分切成多个条材并紧密传输至所述收卷辊;和((1)继续卷绕直至所述条材达到预定长度时停机下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方法的步骤(c )中,将所述多个条材直接传输至排气辊并经由所述排气辊直接传输至所述收卷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方法的步骤(C)中,将所述多个条材直接传输至所述收卷辊,再使所述多个条材经受排气辊的作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宽幅卷材选自纸张、金属箔、皮革、布类、塑料薄膜、胶片。更优选地,所述宽幅卷材为塑料薄膜或纸张。本专利技术采用单轴收卷,将切好的卷芯都装到有定位装置的一根收卷辊上,相邻的卷芯形成的缝隙和切刀对齐,接驳、收卷、下卷在同一根轴上,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将分切部的刀辊与收卷辊紧密接触,例如刀辊与收卷辊直接接触或者刀辊与收卷辊通过排气辊直接接触,从而使得分切刀组将卷材分切成条材后,例如薄膜,薄膜直接被传输至收卷辊而被卷绕,再经排气辊作用;或者薄膜直接被传输至排气辊,再由排气辊直接传输至收卷辊,由于分切后的条材到收卷辊的传输都是紧贴在辊面(例如刀辊面、排气辊面或收卷辊面)上进行,因此切开的条材紧贴在辊面上不能横向移位,从而能够被准确地缠绕到各卷芯上。薄膜一层层卷绕成卷,达到设定卷长下卷,相邻两卷薄膜不叠合,可自然分离,实现单轴分切收卷。本专利技术仅需要一条收卷辊,结构简单,收卷辊操作空间大;往收卷辊上套卷芯,定位,接驳,下卷的操作省时省力,大大提高分切效率;收小于10厘米的窄幅卷材不移位,彻底解决窄卷倒塌难题;分切的卷材端面整齐;并且每条不需要有独立张力控制,收卷辊设计简单可靠,造价低廉。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分切装置的结构。图2A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切装置的结构。图2B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切部的结构。图3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分切装置的结构。图4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分切装置的结构。图5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分切装置的结构。图6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以及详细描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尽可能详细的示例性阐述,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附图标记最左边的数字表示该附图标记第一次出现时所在的图号,并且相似的特征以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较宽”和“较窄”,或“宽幅”和“窄幅”是相对的概念,即相对要被分切的宽幅卷材来说,分切后得到的条材在宽度上即被认为是“窄”,而相对分切后得到的条材来说,被分切之前的宽幅卷材在宽度上即被认为是“宽”。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宽度”是指材料沿相对材料传输方向(纵向方向)的横断方向上的距离。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条材”和“带材”是相对的概念,即分切后的材料被认为是“条材”或“带材”。“条材”和“带材”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互用,并且“条材”和“带材”相对于所述“宽幅卷材”较窄。分切后得到的材料统称为“条材”和“带材”而不论其形状是否严格上属于条状或带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紧密接触”是指所描述的两个对象之间的直接接触或者该两个对象经由第三者而实现接触,该第三者位于所述两个对象之间并分别与这两个对象直接接触。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紧密传输”是指被传输的对象由一个部件直接传输至另一个部件,或者由一个部件经由第三部件传输至另一个部件,并且该第三部件分别与这两个部件直接接触,从而使得所传输的对象在传输方向上紧贴在各部件的表面而不发生横向位移。实施例1 如图2A所示,其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分切装置200包括放卷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宽幅卷材分切成多个条材的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条材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放卷部、牵引部、分切部以及收卷辊,其中所述分切部包括分切刀组以及刀辊,在所述刀辊上设有多个环状刀槽,在分切装置运行时,所述分切刀组插入所述环状刀槽内并沿所述刀槽移动,所述刀辊与所述收卷辊紧密接触以将所述条材从所述刀辊传输至所述收卷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将宽幅卷材分切成多个条材的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条材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放卷部、牵引部、分切部以及收卷辊,其中所述分切部包括分切刀组以及刀辊,在所述刀辊上设有多个环状刀槽,在分切装置运行时,所述分切刀组插入所述环状刀槽内并沿所述刀槽移动,所述刀辊与所述收卷辊紧密接触以将所述条材从所述刀辊传输至所述收卷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装置还包括排气辊,所述排气辊设置在所述刀辊与所述收卷辊之间并且分别与所述刀辊和收卷辊直接接触,所述条材经由所述刀辊直接传输至所述排气辊,再由所述排气辊直接传输至所述收卷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装置还包括排气辊,所述排气辊设置在所述收卷辊沿条材传输方向的下游,并与所述收卷辊直接接触,所述条材经由所述刀辊直接传输至所述收卷辊,再经所述排气辊作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条材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为400毫米以下,优选为100毫米以下,更优选为50毫米以下,还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敬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和美塑胶材料有限公司,葛敬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