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为一种具多种口径变换功能的扳手,其主要是在扳手两端分别形成一不同宽度的槽口,该槽口底部两端另分别形成狭槽,狭槽内分别枢设有一片以上且不同厚度的调整片,该槽口即藉由两端枢设的调整片变换口径,在螺帽或螺杆头口径小于扳手两端原始槽口时,则可视相差宽度,选择适当厚度的调整片单独或同时并设于槽口侧壁,藉以调整槽口口径,以便于配合该规格螺帽(杆)的使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主要是开口扳手两端槽口底部分别枢设一片以上且不同厚度的调整片,借适当厚度的调整片并设于槽口侧壁,可调整其口径,并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帽(杆)。开口扳手的运用范围遍及各类型工程,如水暖工、电工、机工甚至于木工等,均视扳手为不可缺少的手工具之一,而目前普遍为专业或家庭使用的开口扳手,其结构大致如图4所示,其主要是在一扳手20两端分别形成一开放式槽口21、22,槽口21、22两侧壁互呈平行状,其中扳手20两端的槽口21、22为不同的固定口径,以供二种规格相互吻合的螺帽或螺杆作旋紧放松使用。就手工具的基本功能而言,上述开口扳手20虽然具备一般扳手的实用功能,然以使用效率而言,该扳手结构即难称理想,其缺陷由结构上即可明显看出,以图4中所示的扳手结构加以分析,其主要是在两端分别形成不同口径的开放式槽口21、22,以提供二种不同的使用规格,亦即唯有符合该扳手20两端其中一槽口21、22口径的螺帽或螺杆才能适用,换言之,如螺帽或螺杆规格大于或小于扳手20上预设的两种规格槽口21、22时,则须另外寻找规格相配合的扳手来加以运用,此必然会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尤其是目前螺杆、螺帽等小零件规格繁多,以前述现有的扳手设计,每两种规格即必须配备一支扳手,于实际运用上显然缺乏效率;又另一种活动扳手虽可藉由螺牙进退方式调整其槽口的口径,但该扳手在调整较大口径时,其槽口的可活动一侧壁将向外延伸,因而扩充了扳手前端原来的体积,当该扳手于狭小空间运作时,已扩充体积的扳手显有受空间掣肘的缺点,且该活动扳手虽易于调整,但因以螺牙进退方式调整,在使用受力时容易造成松动现象,将对使用便利性方面亦造成负面影响。由上述可知,如图4所示的开口扳手20虽具备一般扳手的基本功能,但受限于既定的两种固定规格,其使用效率较差,又活动扳手虽于槽口规格调整较为便利,然作较大规格调整时,将扩充其体积而无法在狭小空间内使用,且其使用时容易产生松动现象,亦有使用不便的缺点;故可知上述两种扳手虽各具优点,但仍有显著缺点极待改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主要是在扳手两端分别形成一不同宽度的槽口,该槽口底部两端另分别形成狭槽,狭槽内分别枢设有一片以上且不同厚度的调整片,当螺帽或螺杆口径小于扳手两端槽口,可视相差宽度,选择适当厚度的调整片单独或同时并设于槽口侧壁,藉以调整槽口口径,以便于配合该规格螺帽(杆)的使用。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是在一扳手本体两端分别形成一槽口,两槽口分别呈不同口径,其特征在于该槽口槽底两端分别形成一狭槽,该狭槽间枢设有一片以上的调整片,藉该调整片并列于槽口壁面,改变该槽口口径,又扳手本体于两端槽口背面处分别设有一挡片,该挡片是设于槽口与其狂槽相接处,以限制调整片的枢转范围。前述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调整片是以具有相当强度的金属构成,并可作磁性处理,以便于稳定附着于槽口壁面,不会在使用时滑脱。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4为现有开口扳手的平面图。有关本技术的结构部分,请首先参阅图1所示,其主要是在一扳手本体10两端分别形成一槽口11、12,两槽口11、12分呈不同口径,其槽底两端分别形成一狭槽110、120,该狭槽110、120两侧壁分别形成对应的穿孔111、121,该穿孔111、121上分别穿设枢杆112、122,藉该枢杆112、122于两狭槽110、120间分别枢设一片以上的调整片,在本实施例中,两狭槽110、120间是枢设两片调整片13、14,每一狭槽110、120间的两调整片13、14是呈不同厚度,该调整片13、14是以具相当强度的金属制成,并可实施磁性处理,以便于使其与槽口11、12侧壁间产生相当附着力。又扳手本体10于两端槽口11、12背面处分设有一挡片15,该挡片15适横设于槽口11、12与其狭槽110、120相交处,以限制槽口11、12内调整片13、14的枢转范围。由上述可知,本技术主要是在扳手本体10两端分别形成不同口径的槽口11、12,又于槽口11、12底部两端的狭槽110、120内分别枢设不同厚度的调整片13、14,以变换该扳手本体10两端槽口11、12的口径,该扳手本体10未调整口径前,是如图2所示扳手本体10,该扳手本体10两端槽口11、12内的调整片13、14悉数位于狭槽110、120内,让该槽口11、12可分别以原始的口径提供使用;又假设配合使用的螺帽规格略小于该槽口11、12的原始口径,让该槽口11、12可将一狭槽110、120内的调整片13、14以起子或指尖挑起,使同一狭槽110、120内的调整片13、14单独或共同并列于槽口11、12侧壁,由于调整片13作过磁性处理,使调整片13、14形成磁性体,可与槽口11、12侧壁间形成相当附着力,且配合槽口12背面所设挡片15的止挡,可防止使用时产生滑移现象,经以调整片13调整口径后的槽口12,可作较小口径的扳手使用,而上述的变换形态可如图3所示,其是以槽口11为实施列说明,由图式中可明显看出,藉狭槽110内的调整片13、14于槽口11上互换,可产生多种不同口径变换,以两狭槽110上分设两组厚薄不同的调整片13、14,即变换出六种不同口径,连同槽口11本身未并设调整片13、14前的原始口径,扳手本体10一端可产生七种不同口径提供使用。以上述说明可知,该扳手本体10两端槽口11可藉由其间调整片13、14的增减,调整其口径大小,以配合不同规格的螺帽螺杆,其中每一槽口11、12设四组调整片13、14,连同其本身原始口径外,可藉调整片13、14的增减,产生七种不同口径变化(两狭槽内侧的调整片13、14无法单独使用),而一扳手本体10上具有两组不同口径的槽口11、12,经以调整片13、14调整口径,分别产生七种不同口径,使一扳手本体10可作十四种不同口径的扳手使用,极具效率性与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可藉于扳手本体两端的开放式槽口内分别以不同厚度的调整片调节口径,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帽及螺杆,相较于现有开口扳手或活动扳手,于使用范围及调整口径的便利性、稳定性上均有显着功效增进。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是在一扳手本体两端分别形成一槽口,两槽口分别呈不同口径,其特征在于该槽口槽底两端分别形成一狭槽,该狭槽间枢设有一片以上的调整片,藉该调整片并列于槽口壁面,改变该槽口口径,又扳手本体于两端槽口背面处分设有一挡片,该挡片是设于槽口与其狭槽相接处,以限制调整片的枢转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调整片是以具有相当强度的金属构成,并可作磁性处理,以便于稳定附着于槽口壁面,防止在使用时滑脱。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为一种具多种口径变换功能的扳手,其主要是在扳手两端分别形成一不同宽度的槽口,该槽口底部两端另分别形成狭槽,狭槽内分别枢设有一片以上且不同厚度的调整片,该槽口即藉由两端枢设的调整片变换口径,在螺帽或螺杆头口径小于扳手两端原始槽口时,则可视相差宽度,选择适当厚度的调整片单独或同时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口径的开口扳手,其是在一扳手本体两端分别形成一槽口,两槽口分别呈不同口径,其特征在于:该槽口槽底两端分别形成一狭槽,该狭槽间枢设有一片以上的调整片,藉该调整片并列于槽口壁面,改变该槽口口径,又扳手本体于两端槽口背面处分设有一挡片,该挡片是设于槽口与其狭槽相接处,以限制调整片的枢转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三源,
申请(专利权)人:黄三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