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361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管的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架、限位滑杆、上移动杆、下移动杆、活灵、转轴、轴承、抗压轴承、旋转盘、转杆、固定板、锥齿轮、丝杆、传动齿轮箱、调速电机Ⅰ、调速电机Ⅱ和变速箱。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人工操作不能连续生产的问题,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盘管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盘管的生产是将管件先由加热装置逐段加热,然后由工作人员通过人工弯曲管件的方式逐段将管件弯曲成为成型盘管。由于人工弯曲管件的速度比较慢,生产效率比较低,另外人工弯曲的盘管精度不高,产品的生产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盘管的生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一种盘管的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架、限位滑杆、上移动杆、下移动杆、活灵、转轴、轴承、抗压轴承、旋转盘、转杆、固定板、锥齿轮、丝杆、传动齿轮箱、调速电机1、调速电机II和变速箱,上移动杆两端各开有一上限位孔,上移动杆的中心位置开有一轴承孔,轴承安装在轴承孔中,在上移动杆的轴承孔和上限位孔之间开有上滑孔,下移动杆两端各开有一下限位孔,下移动杆的中心位置开有一凹槽,抗压轴承安装在凹槽中,在下移动杆的凹槽和下限位孔之间开有下滑孔,活灵设置在下滑孔中,限位滑杆设置在支撑架左右两侧的中间,转杆设置在限位滑杆内侧的支撑架上,转杆的下半段带有梯形螺纹,上移动杆通过两端的上限位孔套装在限位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管的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架(1)、限位滑杆(2)、上移动杆(3)、下移动杆(4)、活灵(5)、转轴(6)、轴承(7)、抗压轴承(8)、旋转盘(9)、转杆(10)、固定板(11)、锥齿轮(12)、丝杆(13)、传动齿轮箱(14)、变速箱(15)、调速电机Ⅰ(16)和调速电机Ⅱ(17),上移动杆(3)两端各开有一上限位孔(3.1),上移动杆(3)的中心位置开有一轴承孔(3.2),轴承(7)安装在轴承孔(3.2)中,在上移动杆(3)的轴承孔(3.2)和上限位孔(3.1)之间开有上滑孔(3.3),下移动杆(4)两端各开有一下限位孔(4.1),下移动杆(4)的中心位置开有一凹槽(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管的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架(I)、限位滑杆(2)、上移动杆(3)、下移动杆(4)、活灵(5)、转轴(6)、轴承(7)、抗压轴承(8)、旋转盘(9)、转杆(10)、固定板(11)、锥齿轮(12)、丝杆(13)、传动齿轮箱(14)、变速箱(15)、调速电机I (16)和调速电机II (17),上移动杆(3)两端各开有一上限位孔(3.1),上移动杆(3)的中心位置开有一轴承孔(3.2),轴承(7)安装在轴承孔(3.2)中,在上移动杆(3)的轴承孔(3.2)和上限位孔(3.1)之间开有上滑孔(3.3),下移动杆(4)两端各开有一下限位孔(4.1),下移动杆(4)的中心位置开有一凹槽(4.2),抗压轴承(8)安装在凹槽(4.2)中,在下移动杆(4)的凹槽(4.2)和下限位孔(4.1)之间开有下滑孔(4.3),活灵(5)设置在下滑孔(4.3)中,限位滑杆⑵设置在支撑架⑴左右两侧的中间,转杆(10)设置在限位滑杆⑵内侧的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忠张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