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丝起子,特别涉及一种具备灯具光照明,且起子的杆体可作仟意角度弯转、定位的螺丝起子的改进结构。除此之外,一般螺丝起子工作的场合若因灯光昏暗或因欲锁设的螺件位置较为深处而不易观看时,往往必须以手电筒照明,但螺丝起子与照明装置为分离的二构件,因此,使用时不是需两人一起操作,便是使用者一手拿电筒而一手拿扳手的操作,不仅费时、费力且不具工作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用螺丝起子的改进结构,包含一杆体及握柄,在该杆体及握柄适当处分别设置一照明装置及驱转结构,该杆体包含一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该第一驱动杆一端与该握柄套接,而另端形成一球齿状的驱动结构,且与该握柄套接的该端适当处,扩张形成一内缘中空的容置空间,该照明装置设置其中,同时,该容置空间前端形成若干透孔;而该第二驱动杆一端设置起子头,另端形成一球齿状的驱动结构,该第二驱动杆与第一驱动杆的驱动结构呈啮合相接,一具塑性的束套体套设其上。该照明装置由一灯泡体、控制键、电池及导电体组成,分别依序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该束套体的内外缘周面形成波浪状的凹凸结构。该该束套体呈固定形态的L型状,该二驱动杆呈直角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用螺丝起子的改进结构,包含一杆体及握柄,在该杆体及握柄适当处分别设置一照明装置及驱转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杆体包含一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该第一驱动杆一端与该握柄套接,而另端形成一球齿状的驱动结构,且与该握柄套接的该端适当处,扩张形成一内缘中空的容置空间,该照明装置设置其中,同时,该容置空间前端形成若干透孔; 而该第二驱动杆一端设置起子头,另端形成一球齿状的驱动结构,该第二驱动杆与第一驱动杆的驱动结构呈啮合相接,一具塑性的束套体套设其上。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