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大凱专利>正文

轨枕螺母松紧机的螺母套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19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轨枕螺母松紧机的螺母套筒组件,它包括螺母套筒和把螺母套筒与驱动轴联接起来的联轴器构件。其中,在螺母套筒和其联轴器构件之间的联接处,一个有其中心线与螺母套筒轴线正交、其侧壁与螺母套筒轴线平行的滑槽,另一个有装在该滑槽内的也与螺母套筒轴线正交的滑块条。该螺母套筒的上部有一轴环,该轴环下端的轴肩是通过一个拨叉式托板来托住该螺母套筒的支承面。当螺母套筒与螺母意外地卡死在一起,而火车马上就要开过来时,该螺母套筒能方便、迅速、可靠地与轨枕螺母松紧机分离,操作者能从容而迅速地移开轨枕螺母松紧机,以让火车安全通过。并且,留在螺母上的只有与其卡死在一起的这一个螺母套筒,故进一步确保了火车运行的安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拧紧和拆卸螺栓、螺母的套筒,尤其涉及轨枕螺母松紧机所用的螺母套筒。
技术介绍
轨枕螺母是与所配螺栓共同配合、通过压板把铁轨固定在钢筋混凝土轨枕上的专用螺母,它与所配螺栓一道,需要周期性地检查和拆卸下来保养。除有手持式的轻便工具拧紧和拆卸该螺母外,为提高效率并确保螺纹紧固预紧力的一致性,人们还设计制造出了一些安装在小车上的轨枕螺母松紧机。为了防止在检查和保养该螺母及其螺栓时,万一火车马上就要开过来,而该松紧机的螺母套筒与螺母却意外地卡死在一起的事情发生。人们特意把其螺母套筒设计成可以快速地与该松紧机分离的结构。专利号为012c7965.9的“铁路机动扳手用保险式浮动套筒组件”就有这样的功能和结构。它的螺母套筒(该案称为浮动套筒)的上部套在滑动套筒的下部,它们间通过对称布置的保险销联接;两者在套中的对应部分有浮动间隙。所涉及的驱动轴(该案称为传动轴)只作转动,不上下移动;其滑动套筒外套在该轴上(具体结构不详,按现有技术分析,它们可能是本案将采用的花键套外套在驱动轴前端的花键轴段上的)。该滑动套筒未被套住的部分有一圈环槽,该环槽能插入一个托住它们、并带动它们上下移动、又可从该环槽中退出的拨叉式托板(该案称为滑板)。当火车马上就要开过来了,而该螺母套筒与螺母意外地卡死在一起事情发生后,人们就地迅速地退出拨叉式托板,让螺母套筒及其滑动套筒失去依托、从其花键轴段上滑脱,把它们留在与其卡死在一起的螺母上,及时地抬开该松紧机,让火车安全地通过。然而,为了保证在正常使用时花键套和花键轴之间有合理的配合长度,花键套本身就不能太短,花键轴就更要长一些。所以,在上述意外情况发生时,操作者必须把该松紧机抬起相当的高度后,才能使螺母套筒与其松紧机分离,然后才能抬开该松紧机。须知,在螺母套筒与螺母意外地卡死在一起时,螺母套筒的轴线一般都不是竖直的,也就是说,花键套和花键轴这时也是互相别住的,而且花键套歪向哪一边也不清楚。操作者要移开该松紧机时本来就比较紧急;还要把它抬起来就更加紧急、甚至开始有点慌乱;此时还必有选择方向让花键轴段能须利地从花键套中抽出来,慌乱就非常容易加剧。一旦慌乱加剧,人们不愿看到的事故就可能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设计出一种操作者完全不需专为螺母套筒与轨枕螺母松紧机的分离而上抬松紧机、就能使它们可靠而迅速地分离的螺母套筒组件。实现所述目的的一种轨枕螺母松紧机的螺母套筒组件,它包括螺母套筒和把螺母套筒与驱动轴联接起来的联轴器构件。其中,在螺母套筒和其联轴器构件之间的联接处,一个有其中心线与螺母套筒轴线正交、其侧壁与螺母套筒轴线平行的滑槽,另一个有装在该滑槽内的与该滑槽呈间隙配合的滑块条。显然,该滑块条也与螺母套筒轴线正交。该螺母套筒的上部有一轴环,该轴环下端的轴肩是通过一个拨叉式托板来托住该螺母套筒的支承面。也就是说,把螺母套筒本身设计成一个半联轴节,它与联轴器的其余构件的联接是通过分别位于两者之上的滑槽和滑块条;螺母套筒通过托在其轴肩上的拨叉式托板支撑,使滑槽和装在该滑槽内滑块条保持正常的接触状态、以传递来自驱动轴的旋转动力。一旦托住螺母套筒的拨叉式托板退出、离开其支承面后,该螺母套筒就失去依托,滑槽和滑块条就处于能分离的状态了。从上述方案中不难看出,本技术的优越性是明显的。因为,螺母套筒要套住螺母、拧紧或拆卸螺母,总是要上下移动的;为了不致与螺栓相碰撞,其上下移动的总距离还要适当增大。无论驱动轴本身能否上下移动,推动螺母套筒移动的机构或结构总是存在的。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有相当长度的花键轴段就是为这上下移动而设计,然而,由于它现有的结构缺陷,也就决定了为使螺母套筒与该松紧机分离、必须特意把该松紧机往上抬相当的高度,其高度往往还要超过螺母套筒正常上下移动时的距离。而本技术的滑槽即使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其槽深都是有限的;与其相配的滑块条即使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其高度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它们处于能分离的状态时,只需利用上述上下移动距离中的非常小的一段,把联轴器构件的其他部分往上提,就能使该滑槽和滑块条完全脱离,从而保证了有半联轴节性质的本螺母套筒与所配的轨枕螺母松紧机可靠地分离开。然后,从容而迅速地把轨枕螺母松紧机移离铁轨,完全避免了因慌乱而带来的事故。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留在螺母上的,不但有与它卡死在一起的螺母套筒,还有那种花键套。而留下的花键套不但增加了高度,而且该花键套到底歪向哪一边,人们也无法控制,故其事故隐患非常大。而本技术留在螺母上的,只有与它卡死在一起的螺母套筒,所以,又在这方面进一步增大了火车运行的安全性。下面再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联轴器构件为花键套的一种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图1中花键套的左视图图3——联轴器构件为花键套的另一种本技术的结构图图4——图3中螺母套筒的右视图图5——联轴器构件为一字滑块联轴器的构件的一种本技术的结构图图6——图5中的螺母套筒的左视图图7——联轴器构件为十字滑块联轴器的构件的一种本技术的结构图图8——图7的左视图图9——联轴器构件为十字万向节联轴器的构件的一种本技术的结构图图10——图9的左视图图11——十字万向节联轴器的另一种十字节图12——安装了安全销的滑块型联轴器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轨枕螺母松紧机的螺母套筒组件,它包括螺母套筒3和把螺母套筒3与驱动轴联接起来的联轴器构件。其中,在螺母套筒3和联轴器构件之间的联接处,一个有其中心线与螺母套筒3轴线正交、其侧壁与螺母套筒3轴线平行的滑槽1,另一个有装在该滑槽1内且与该滑槽1呈间隙配合的滑块条。螺母套筒3的上部有一轴环,该轴环下端的轴肩3j是通过一个拨叉式托板来托住该螺母套筒3的支承面。显然,托住螺母套筒3的拨叉式托板在正常工作时,是随该螺母套筒一道上下移动的,发生意外情况时才迅速退出。该拨叉式托板可采用任何公知公用的方式和结构,或者说,任务提出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用常规的技术设计出该拨叉式托板来。故本技术不赘述。本段落是以下各实施例的总述,在以下各例中与本部分没有区别的内容不再重复。实施例1(参考图1、2)本例联接的驱动轴5是不能上下移动的,该驱动轴5的下端有一段花键轴段。所述联轴器构件是一种花键套4,该花键套4通过与其配合的花键孔、套在驱动轴5下端的这段花键轴段上;该花键套4外周上部有一圈能叉进一个推进拨叉的环槽。即驱动轴只最终驱动螺母套筒作正向或反向的旋转;而推进拨叉才是在正常工作时最终带动螺母套筒3上下移动的构件。该推进拨叉也是采用公知公用的方式和结构,或者说,任务提出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用常规的技术手段设计出来。因此也不赘述。只是注意,在退出托住螺母套筒的拨叉式托板时,最好不要把推进拨叉也同时退出,使留在轨枕螺母上的只有螺母套筒3这一件东西,这样才能在这方面进一步增大火车运行的安全性。本例的螺母套筒3上端部有套在该花键套4下部的圆孔,在两者的包容面和被包容面之间存在间隙。其间隙值是在轨枕螺母及其所配螺栓处于允许的最大倾斜和最大偏移状态时,包容面和被包容面之间不致会相互抵触的数值。所述滑槽1在该花键套4被螺母套筒3套住部分的端面上,对应的滑块条是一端固定在螺母套筒3圆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轨枕螺母松紧机的螺母套筒组件,它包括螺母套筒(3)和把螺母套筒(3)与驱动轴联接起来的联轴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筒(3)和联轴器构件之间的联接处,一个有其中心线与螺母套筒(3)轴线正交、其侧壁与螺母套筒(3)轴线平行的滑槽(1),另一个有装在该滑槽(1)内与该滑槽(1)呈间隙配合的滑块条;所述螺母套筒(3)的上部有一轴环,该轴环下端的轴肩(3j)是通过一个拨叉式托板来托住该螺母套筒(3)的支承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凱
申请(专利权)人:周大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