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虞祥浩专利>正文

链条摩擦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14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摩擦管钳,属于作业类手工工具技术领域。它由设有调节齿条(2)的手柄(1)、联接头(4)和在自由端设有齿形头节(8)的链条钳带(6)等组成。由于联接头(4)呈马鞍形,故链条钳带(6)对于管件的抱合角可达350°,且采用齿形头节(8)与调节齿条(2)相配全的锁紧装置,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链条钳带(6)与管件之接触点多且分布均匀,两者抱合角大,不易损伤管件,可调幅度大,适用范围广,使用简便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管件扳手。(*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链条管扳钳,属于作业类手工工具
目前,人们针对传统的采用两个锯齿牙块夹持工件的结构的管子钳所存在的缺点,作出了很多改进,而其改进点着重放在两方面,一是适用范围广,可调幅度大,且操作方便,二是对所扳动的工件诸如管件等的表面不会造成损伤。这类扳钳中国专利已经公开的有公告号为CN87201727U、CN87216292U、CN2052702U、CN2077781U和CN2066369U等5种。上述5种扳手(扳钳),对于传统的呆板的管子钳来说,无疑是个进步,但综观这5种扳手基本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软扳手,即采用柔性钳带,另一类是硬扳手,即采用刚性链条钳带。两者各有利弊,前者对于工作对象表面不易损伤,特别适合于塑料管件装接时使用,但其扭矩相对来说要显得小,对于工作对象是大口径的钢管来说,或许就力不从心,难以胜任了。而后者则有与前者相反的优点和不足,后者的根本不足在于刚性链条钳带对管件的着力点在管件的圆周上分布不匀,链条钳带对于管件的抱合角较小。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至少有两点,一是当手柄通过支点由链条向管件所加的压强在等同的工况下,链条与管件间的摩擦力,就必然小于抱合角较大的钳管,操作时易产生打滑现象。二是易于损伤工件表面,尤其是对于大口径薄壁管件来说,就极易产生压瘪、变形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条钳带与管件抱合角较大,不易损伤管件,且可调幅度大,操作方便的链条管钳。实现本技术之目的的技术原理,与已有的链条管钳大致相同,而其技术方案是,仍具有手柄和链条钳带,它的改进点在于,在手柄的背部设有两条相对称的调节齿条,手柄的前端部设有手柄凸头,左右对称的呈马鞍形的且连成整体的联接头,通过联接轴与设在手柄前端部的手柄凸头成铰接连接,链条钳带的一端与联接头的内侧支脚通过转轴成转动连接,链条钳带的另一端与齿形头节连接,齿形头节的两侧,至少各设有一个与设在手柄上的调节齿条的齿形相吻合的齿头。为了在实际使用中更加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在齿形头节的背部设有手把;在联接头的与设在手柄前端的手柄凸头相接触的任一内侧面上设有限位柱,且该限位柱恰好落在手柄的凹陷部位内。本技术由于联接头呈马鞍形,且采用齿形头节与调节齿条相配合的可调式锁紧装置,因而本技术具有链条钳带与管件之接触点多且分布均匀,两者抱合角大,不易损伤管件,可调幅度大。适用范围广,使用简便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管件扳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手柄,2为调节齿条,3为手柄凸头,4为联接头,5为联接轴,6为链条钳带,7为转轴,8为齿形头节,9为齿头,10为手把,11为限位柱。附图2为附图1的A向局部视图。图中所示1为手柄,2为调节齿条。附图3为附图1中的链条钳带分别与齿形头节和联接头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中所示4为联接头,6为链条钳带,8为齿形头节,9为齿头,10为手把,11为限位柱。如附图1所示,在手柄(1)的背部前端设有两条相对称的调节齿条(2),在手柄(1)的前端部设有手柄凸头(3),且手柄(1)、调节齿条(2)和手柄凸头(3)三者系整体铸造成形。左右对称的呈马鞍形的且连成整体的联接头(4),通过联接轴(5)与手柄凸头(3)成铰接连接,链条钳带(6)的另一端与联接头(4)的内侧支架通过转轴(7)成转动连接,链条钳带(6)的另一与齿形头节(8)成转动连接,从而构成了链条钳带(6)的自由端,齿形头节(8)的两侧,设有2个与设在手柄(1)上的调节齿条(2)的齿形相吻合的齿头(9),如此,则本技术即描述完毕。考虑到在实际使用中的方便起见,在齿形头节的背部设有用螺纹连接的手把(10),为了防止在转动管件时由于手柄(1)的过位而导致链条钳带(6)的翻转滑脱,在联接头(4)的与手柄凸头(3)相接触的任一侧面上,设有由螺纹固装的限位柱(11),且该限位柱(11)恰好落在手柄(1)的凹陷部位内。实施例手柄(1)、调节齿条(2)和手柄凸头(3)三者系采用整体精密铸造成形,材料为45号钢。调节齿条(2)的长度为120mm,其齿高为4mm,齿距为8mm,设在齿形头节(8)两侧的齿头(9)各有2个,且其齿形与调节齿条(2)的齿形相吻合。链条钳带为4/5片非标链条,其长度为250mm。本技术的链条钳带(6)与管件的抱合角可大于350°。在使用时,把链条钳带(6)包附在管件上,将链条钳带(6)自由端的齿形头节(8)拉紧且嵌合在调节齿条(2)内,则链条钳带(6)与管件抱合,扳动手柄(1),链条钳带(6)即对管件表面加压,同时由于链条钳带(6)与管件间的摩擦力,而带动管件旋转,作装接或松开作业,达到工作之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链条摩擦管钳,具有手柄(1)和链条钳带(6),其特征在于,在手柄(1)的背部设有两条相对称的调节齿条(2),手柄(1)的前端部设有手柄凸头(3),马鞍形联接头(4)通过联接轴(5)与手柄凸头(3)成铰接连接,链条钳带(6)的一端与联接头(4)成转动连接,链条钳带(6)的另一端与齿形头节(8)连接,在齿形头节(8)的两侧至少各设有一个与调节齿条(2)的齿形相吻合的齿头(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摩擦管钳,其特征在于,在齿形头节(8)的背部设有手把(10)。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链条摩擦管钳,其特征在于,在联接头(4)的与手柄凸头(3)相接触的任一侧面上,设有限位柱(11),且该限位柱(11)恰好落在手柄(1)的凹陷部位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摩擦管钳,属于作业类手工工具
它由设有调节齿条(2)的手柄(1)、联接头(4)和在自由端设有齿形头节(8)的链条钳带(6)等组成。由于联接头(4)呈马鞍形,故链条钳带(6)对于管件的抱合角可达350°,且采用齿形头节(8)与调节齿条(2)相配合的锁紧装置,因而本技术具有链条钳带(6)与管件之接触点多且分布均匀,两者抱合角大,不易损伤管件,可调幅度大,适用范围广,使用简便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管件扳手。文档编号B25B13/00GK2100967SQ9122013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虞祥浩, 朱国凡 申请人:虞祥浩, 朱国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摩擦管钳,具有手柄(1)和链条钳带(6),其特征在于,在手柄(1)的背部设有两条相对称的调节齿条(2),手柄(1)的前端部设有手柄凸头(3),马鞍形联接头(4)通过联接轴(5)与手柄凸头(3)成铰接连接,链条钳带(6)的一端与联接头(4)成转动连接,链条钳带(6)的另一端与齿形头节(8)连接,在齿形头节(8)的两侧至少各设有一个与调节齿条(2)的齿形相吻合的齿头(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祥浩朱国凡
申请(专利权)人:虞祥浩朱国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