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天麻5~20份、苍耳子25~35份、薄荷4~16份、僵蚕5~20份、藿香4~16份、辛夷4~16份、双勾10~30份、细辛2~10份、蝉蜕4~16份、半夏10~25份、白芷15~30份、蒿本12~25份、菊花5~15份、川羌5~15份、远志1~5份、川芎15~25份、木香12~25份、地藜10~25份、陈皮1~5份、川朴10~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改善患者鼻腔与鼻咽黏膜充血、水肿等现象,减少脓性分泌物,具有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等优点。可广泛用作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鼻炎(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单纯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防治重点之一,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发病人群数量也逐年上升。由于致病因素很多而确切的病因未明,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以局部对症治疗为主,尚无理想的对因治疗药物。手术和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抑制病情复发的治疗方案,但其治疗费用高,长期服用激素类药毒副作用大,并且手术患者术后I年有较高的复发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天麻5 20份、苍耳子25 35份、薄荷4 16份、僵蚕5 20份、藿香4 16份、辛夷4 16份、双勾10 30份、细辛2 10份、蝉蜕4 16份、半夏10 25份、白芷15 30份、蒿本12 25份、菊花5 15份、川宪5 15份、远志Γ5份、川芎15 25份、木香12 25份、地藜10 25份、陈皮I 5份、川朴10^25份。优选为:天麻12份、苍耳子30份、薄荷10份、僵蚕12份、藿香10份、辛夷10份、双勾20份、细辛4份、蝉蜕 10份、半夏18份、白芷20份、蒿本18份、菊花10份、川羌10份、远志I份、川弯18份、木香20份、地藜20份、陈皮2份、川朴18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齐U、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基于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炎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筛选出芳香通窍、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平肝熄风、解毒利咽、行气止痛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所用的中草药原料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用法与用量:本专利技术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日三次,每次服3 6粒,每粒含药量0.3g,温水送服。2)片剂:每日三次,每次服3 6片,每片含药量0.3g,温水送服。3)丸剂:每日三次,每次服Sg,温水送服。本专利技术针对慢性鼻炎患者鼻炎复发率高、周期长的特点,筛选出有疗效的能够降低复发率,减轻症状的原料药,对鼻塞、痰厥气逆、胸膈胀满、头晕不眠非常有疗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自我治愈能力,能显著改善患者鼻腔与鼻咽黏膜充血、水肿等现象,减少脓性分泌物,此外还具有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天麻12g、苍耳子30g、薄荷10g、僵蚕12g、藿香10g、辛夷10g、双勾20g、细辛4g、蝉蜕10g、半夏18g、白芷20g、蒿本18g、菊花10g、川羌10g、远志lg、川芎18g、木香20g、地藜20g、陈皮2g、川朴18g。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天麻12g、苍耳子30g、薄荷10g、僵蚕12g、藿香10g、辛夷10g、双勾20g、细辛4g、蝉蜕10g、半夏18g、白芷20g、蒿本18g、菊花10g、川羌10g、远志lg、川芎18g、木香20g、地藜20g、陈皮2g、川朴18g。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作黏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天麻12g、苍耳子30g、薄荷10g、僵蚕12g、藿香10g、辛夷10g、双勾20g、细辛4g、蝉蜕10g、半夏18g、白芷20g、蒿本18g、菊花10g、川羌10g、远志lg、川芎18g、木香20g、地藜20g、陈皮2g、川朴18g。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制成颗粒,并干燥压制成片即得。[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天麻12g、苍耳子30g、薄荷10g、僵蚕12g、藿香10g、辛夷10g、双勾20g、细辛4g、蝉蜕10g、半夏18g、白芷20g、蒿本18g、菊花10g、川羌10g、远志lg、川芎18g、木香20g、地藜20g、陈皮2g、川朴18g。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 200目筛后,制成丸剂即得。临床试验例 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试验。1.试验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共治疗60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74岁,年龄最小者8岁。2.治疗方法: 用法与用量: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胶囊剂:每日服三次,每次服3 6粒,每粒含药量0.3g,温水送服。2)片剂:每日服三次,每次服3 6片,每片含药量0.3g,温水送服。3)丸剂:每日服三次,每次服Sg,温水送服。疗程:十五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体症有显著改善,鼻腔与鼻咽粘膜的充血、水肿、干燥,出血、血管扩张症状消失;脓性分泌物消失;上颌窦粘膜由暗红色转为淡红色。 有效:体症有所改善,鼻腔与鼻咽粘膜微量充血、无水肿,无干燥,无出血、少量血管扩张;上颌窦粘膜的暗红色变淡;脓性分泌物消失,只有少量分泌物。无效:体症无改善,鼻腔与鼻咽粘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并有新生物产生等;上颌窦粘膜呈暗红色,下鼻甲前端有时呈桑椹状;产生大量粘脓性分泌物。4.典型病例: I)赵冰丽,女,61岁,哈尔滨道里区民桥街32号。2007-2008年间,鼻子不通气持续2年,睡眠质量极差,还导致眩晕、头疼。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开始服用西药,服西药后症状减轻,但是停药后症状加重。后停用西药开始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服用十三天后症状全好,精神恢复正常,随后又取中药30天的剂量,继续治疗。2)王磊,男,33岁,石家庄某药业公司住哈办事处员工。2010年之前患长期慢性鼻炎,引起睡眠质量极差,还导致眩晕、头疼,时常出现窒息的感觉,使王磊白天工作精力严重不足,2010年五月开始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十天后睡眠正常,鼻塞情况明显好转,自觉比原来轻松,现一切正常,没有复发。 3)刘常军,男,38岁,哈尔滨某建筑企业技术员。2005-2009年间,由于工作环境原因及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由急性鼻炎转为慢性鼻炎,长期持续出现喉干、鼻塞、头痛等症状。去医院就诊,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其进行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但出现复发的情况。2009年底开始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服用中药20天后自觉症状很好,呼吸顺畅、睡眠良好,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痊愈,到目前为止没有复发。4)王洪斌,男28岁,哈尔滨市某高校大学生。2008年从南方城市来哈尔滨市读大学,由于北方冬季气候原因导致其患慢性鼻炎,在医院用西药进行治疗,短期内症状有所缓解,但病情经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天麻5~20份、苍耳子25~35份、薄荷4~16份、僵蚕5~20份、藿香4~16份、辛夷4~16份、双勾10~30份、细辛2~10份、蝉蜕4~16份、半夏10~25份、白芷15~30份、蒿本12~25份、菊花5~15份、川羌5~15份、远志1~5份、川芎15~25份、木香12~25份、地藜10~25份、陈皮1~5份、川朴10~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天麻5 20份、苍耳子25 35份、薄荷4 16份、僵蚕5 20份、藿香4 16份、辛夷4 16份、双勾10 30份、细辛2 10份、蝉蜕4 16份、半夏10 25份、白芷15 30份、蒿本12 25份、菊花5 15份、川羌5 15份、远志I 5份、川弯15 25份、木香12 25份、地藜10 25份、陈皮I 5份、川朴10 25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是:天麻12份、苍耳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王淑静,宋冬雪,凌娜,汲晨锋,徐昶儒,宋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