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止血、体表缺损需局部压迫的装置,特别是如大动静脉穿刺止血、婴幼儿脐疝和腹股沟斜疝、儿童和成人的腹股沟斜疝及股疝等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医疗工作中:(I)四肢大动脉、大静脉穿刺,如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采血、大静脉血管注射药物等,穿刺后都采用人工按压动脉和静脉穿刺部位的方法,以达到局部止血。但人工按压方法会出现按压部位不准确、按压时间掌握不好、按压力度轻重不一致和按压时病人要维持某种被动的姿势等不足之处。按压不准或按压太轻或按压时间太短,容易导致穿刺部位出血,出现局部血肿;按压力度过大及按压时间过长,易出现局部疼痛加剧;人工按压时,病人需保持较长时间的固定姿势,造成病人肢体疲劳而感到不适,给病人和医务人员带来很大不便。(2)体表缺损等需局部压迫,如婴幼儿脐疝和腹股沟斜疝、儿童和成人的腹股沟斜疝及股疝等需局部压迫,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和局部用沙袋压迫或用绷带包扎。手术治疗为有创治疗,婴幼儿还需全身麻醉,增加手术风险,而局部用沙袋压迫或用绷带包扎有无法较长时间使用和使用不方便的,治疗效果不好等不足之处。为解决人体浅表静脉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力气囊式压迫带,包括两个半球连接组成的气囊(23)、粘带(22)、保粘皮(21),其中一个半球带有气嘴(32),其特征在于:气嘴(32)为管状体,管口附有管塞(31);气囊(23)内腔固定由两个顶盘(24)、一个压缩弹簧组成的弹力架,两个顶盘(24)同为圆盘状,上顶盘的上表面与上半球内表面粘结固定,下顶盘的下表面与下半球内表面粘结固定;一个压缩弹簧两端部分分别套合在两个顶盘(24)的中央盲孔中,两个球冠状垫盘(25)分别粘结在两个顶盘(24)对应方位的粘带(22)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力气囊式压迫带,包括两个半球连接组成的气囊(23)、粘带(22)、保粘皮(21),其中一个半球带有气嘴(32),其特征在于:气嘴(32)为管状体,管口附有管塞(31);气囊(23)内腔固定由两个顶盘(24)、一个压缩弹簧组成的弹力架,两个顶盘(24)同为圆盘状,上顶盘的上表面与上半球内表面粘结固定,下顶盘的下表面与下半球内表面粘结固定;一个压缩弹簧两端部分分别套合在两个顶盘(24)的中央盲孔中,两个球冠状垫盘(25)分别粘结在两个顶盘(24)对应方位的粘带(22)外表面上。2.一种弹力气囊式压迫带,包括两个半球连接组成的气囊(23)、粘带(22)、保粘皮(21),其中一个半球带有气嘴(32),其特征在于:气嘴(32)为管状体;气囊(23)内腔固定由两个顶盘(24)、一个压缩弹簧组成的弹力架,两个顶盘(24)同为圆盘状,上顶盘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