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斌芬专利>正文

手动液压剪切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17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手动液压剪切钳,其结构特点是有相互联结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活塞与后壳体内孔滑配,活塞顶接推杆,推杆装在前壳体内孔中,推杆与内孔壁面之间装有回位弹簧;回油装置设有锥阀和螺塞,锥阀与后壳体滑配安装,锥阀芯杆与螺塞中孔滑配,锥阀芯杆与回油按板固定,回油按板一端用螺丝压紧压簧,压簧压紧钢球,回油按板上还装有拉簧。锥阀上通孔与回油道位置对应。本产品易加工,维修方便,回油迅速,可单手操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手动切割工具,涉及液压式带切割刀刃的钳类工具。在工业、建筑业以及电力部门等领域广泛需要剪切普通圆钢、铜芯线、铝芯线、钢丝绳和电缆等物件。目前已有省力高效的液压剪切钳,这类液压钳主要由手柄、油囊、活塞、剪切刀、进油装置和回油装置组成。通过连续按动手柄增大油压,推动活塞,使其作用在剪切刀的力度增大。然后放开手柄,操作回油装置,使活塞缸体中的油回到油囊,油压下降,剪切刀复位。剪切和回油复位周而复始地进行,直至剪断物料。但现有的液压剪切钳在技术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采用整体式的活塞及其缸体,回位去位弹簧装在活塞缸体内部,使缸体长度增加,需精磨的缸体内孔长,加工难度增大;活塞通过推动销杆压缩回位弹簧,施力于剪切刀,为此活塞缸体两侧需开对称长槽形通孔,以便安装销杆,加工更为复杂,安装不慎易损伤装在活塞上的密封圈,造成漏油,影响寿命以至报废;装在活塞缸体内的弹簧易变形,造成剪切刀难以退回,此时,因整体结构无法维修,致使整只活塞连同缸体报废。2.回油装置通常采用螺塞与钢球结构,剪切工作时,螺塞顶紧钢球封住回油道,当需回油时,要拧松螺塞,利用回油压力顶开钢球,油回至油囊。这种结构操作费时,回油缓慢,并需双手操作,影响工作,尤其在高空作业等场所很不方便。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改进液压剪切钳的结构,使活塞装置生产加工容易,密封可靠,维修方便,回油快速,剪切和回油只需单手操作,扩大使用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对现有液压剪切钳进行改进。第一个改进是将活塞装置,即活塞及其缸体部分由整体式改为分体式结构,缩短活塞长度。为满足对剪切施力的需要,在活塞前面设置推杆,活塞顶接推杆后端,活塞与推杆的缸体分别在相互联接的后壳体及前壳体上加工而成。活塞缸体即为后壳体上经精磨而成的内孔,活塞与其滑配,活塞与内孔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推杆缸体即为前壳体的内孔,内孔壁面与推杆之间装有活塞回位弹簧;另一个改进的结构特征是回油装置即在后壳体回油道上设置一锥阀,并安装螺塞,锥阀芯杆与螺塞中孔滑配,锥阀与螺塞之间有密封圈,回油按板与锥阀芯杆固定在一起,回油按板一端由螺丝压紧压簧,压簧压紧钢球。在回油按板上还装有锥阀复位拉簧。锥阀上有通孔,其位置与回油道对应,回油时只需用姆指轻轻按动回油按板一定角度,便使锥阀转动,锥阀上的孔与回油道相通,便迅速回油至油囊。回油结束后,姆指放开按板,锥阀即刻复位,堵塞回油道。本技术的优点1.由于活塞及其缸体采用分体结构,活塞缩短,做在后壳体上的活塞缸体(内孔)可缩短,对该孔的精磨加工容易达到要求;而做在前壳体上的推杆的缸体,因要求不高,不必精加工。当弹簧变形失效或密封不好,需要维修时,只要拆下前后壳体的连接螺栓,即可维修,经济方便。2.回油快速,缩短了剪切——回油的周期;使用方便,一人一手就可实现连续剪切和回油的动作,特别适用于高空作业等场所。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回油装置A的放大剖视图。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所示液压剪切钳主要由手柄9,进油装置10、活塞6、剪切刀1、回油装置A和油囊21所组成。本技术结构特征一是如图1所示,前壳体5与后壳体7由螺栓11连接,活塞6的缸体为后壳体7的内孔8,活塞6与内孔8壁面之间装有密封圈12,活塞前端顶接推杆2,推杆的缸体为前壳体5的内孔4,推杆与内孔4壁面之间装有活塞回位弹簧3,弹簧一端与内孔4底部相抵,另一端与推杆后端肩隔相抵;另一个特征是回油装置如图3所示,在后壳体7的回油道上装有锥阀13,并安装螺塞15,螺塞与锥阀之间装有密封圈14,锥阀芯杆与螺塞中孔以及锥阀与后壳体之间滑配,回油按板19与锥阀芯杆固定,回油按板一端用螺丝18压紧压簧17,压簧压紧钢球16。钢球16用作锥阀定位,锥阀13上有通孔与回油道位置相对应。按动回油按板19的端部,按板转动,克服弹簧17的压力与拉簧23的拉力,钢球16偏位并使锥阀13转动,从而使锥阀通孔与回油道20相通,活塞缸体内的油即可迅速回至油囊21内;松开回油按板,由于压簧17的压力与拉簧22的拉力作用,钢球16复位,回油按板复位,带动锥阀复位,从而使锥阀通孔与回油道断开,阻断回油,即可开始下一次剪切动作。权利要求手动液压剪切钳,包括活塞装置及回油装置,其特征是前壳体(5)与后壳体(7)连接,活塞(6)与后壳体(7)的内孔(8)滑配,活塞(6)与内孔(8)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12),活塞端部顶接推杆(2),推杆装在前壳体(5)的内孔(4)中,内孔(4)壁面与推杆(2)之间装有活塞回位弹簧(3);回油装置设有锥阀(13)锥阀上有通孔,其位置与回油道(20)对应,锥阀安装在后壳体(7)上,并装有螺塞(15),锥阀与后壳体以及锥阀芯杆与螺塞的中孔滑配,锥阀与螺塞之间有密封圈(14),回油按板(19)与锥阀芯杆固定,回油按板端部由螺丝(18)压紧压簧(17),压簧压紧钢球(16),回油按板(19)上还装有复位拉簧(22)。专利摘要手动液压剪切钳,其结构特点是有相互联结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活塞与后壳体内孔滑配,活塞顶接推杆,推杆装在前壳体内孔中,推杆与内孔壁面之间装有回位弹簧;回油装置设有锥阀和螺塞,锥阀与后壳体滑配安装,锥阀芯杆与螺塞中孔滑配,锥阀芯杆与回油按板固定,回油按板一端用螺丝压紧压簧,压簧压紧钢球,回油按板上还装有拉簧。锥阀上通孔与回油道位置对应。本产品易加工,维修方便,回油迅速,可单手操作。文档编号B25B7/00GK2317982SQ9722164公开日1999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黄斌芬 申请人:黄斌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动液压剪切钳,包括活塞装置及回油装置,其特征是前壳体(5)与后壳体(7)连接,活塞(6)与后壳体(7)的内孔(8)滑配,活塞(6)与内孔(8)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12),活塞端部顶接推杆(2),推杆装在前壳体(5)的内孔(4)中,内孔(4)壁面与推杆(2)之间装有活塞回位弹簧(3);回油装置设有锥阀(13)锥阀上有通孔,其位置与回油道(20)对应,锥阀安装在后壳体(7)上,并装有螺塞(15),锥阀与后壳体以及锥阀芯杆与螺塞的中孔滑配,锥阀与螺塞之间有密封圈(14),回油按板(19)与锥阀芯杆固定,回油按板端部由螺丝(18)压紧压簧(17),压簧压紧钢球(16),回油按板(19)上还装有复位拉簧(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芬
申请(专利权)人:黄斌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