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廷福专利>正文

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113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三相电源上分别接有三组输出回路,电感L4、L5串联后与导线L1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A相上,电感L6、L7串联后与导线L2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B相上,电感L8、L9串联后与导线L1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C相上。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将原有的电感L1、L2和L3用导线替代,使得在实现了保护电容不被击穿,补偿效果极佳,高于现有技术中功率因数的补偿指标,以及有效的抑制电机产生的高次谐波,减少对电网的干扰基础之上,简化了节电器控制电路的结构,节省了元器件,降低了生产和使用的成本,并将功率因数的补偿指标进一步提高,使之趋近于整数“1”。(*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节电的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三相电动机上的节电器通常为:一种是根据电动机工作在不同的负载状态下自动切换电动机绕组的“Y”型、“Λ”型接法,还有一种是电容补偿法,但是这些节电器的电容容易过电压,并且电容的差额大,切换器的动作频繁,而且容易烧坏。专利号为200620168055.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该节电器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节电效果明显,但是还并未将节电器的性能发挥到最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其结构更加简单,工作更加可靠,并且节电效果十分明显。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三相电源上分别接有三组输出回路,电感L4、L5串联后与导线LI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A相上,电感L6、L7串联后与导线L2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B相上,电感L8、L9串联后与导线LI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C相上。所述的输出回路为:空气开关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后,再与“Λ”连接的电容串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尤其是与专利号为200620168055.4的专利文献相比较,将原有的电感L1、L2和L3用导线替代,使得该技术方案在实现了保护电容不被击穿,补偿效果极佳,高于现有技术中功率因数的补偿指标,以及有效的抑制电机产生的高次谐波,减少对电网的干扰基础之上,简化了节电器控制电路的结构,节省了元器件,降低了生产和使用的成本,并将功率因数的补偿指标进一步提高,使之趋近于整数“I”。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三相电源I上分别接有三组输出回路2,每组输出回路可以有若干路,上述输出回路2的电路结构为:空气开关3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4串联后,再与“Λ”连接的电容串联,电感L4、L5串联后与导线LI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A相上,电感L6、L7串联后与导线L2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B相上,电感L8、L9串联后与导线LI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C相上,电感L4、L5、L6、L7、L8、L9可以起到退耦、滤波、缓解电流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源上分别接有三组输出回路,电感L4、L5串联后与导线L1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A相上,电感L6、L7串联后与导线L2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B相上,电感L8、L9串联后与导线L1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C相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相交流电动机节电器,其特征在于:三相电源上分别接有三组输出回路,电感L4、L5串联后与导线LI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A相上,电感L6、L7串联后与导线L2并联连接到三相电源的B相上,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廷福付周恩付周亮周玉杰赵庶刘建勋吕韬
申请(专利权)人:付廷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