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控自动化
,特别涉及一种感性负载关断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以液压、气体为动力的机床中,对机床上的部件前后移动的控制是通过电磁阀的开关来实现的。前一个动作加工到位后再复到原位作为一个工序,前一个工序完成后再执行下一个工序,如此循环周而复始。其中电磁阀得电时为工作过程,失电时为复位过程,所以对整体加工效率而言,复位过程所占用的时间会影响下一次加工时间的开始,所以复位越快越好。但是电磁阀属于感性负载,得电后会积聚能量,在其失电关断时能量会释放出来阻碍电流的减少,若在不加续流二极管的情况下,感性负载两端会产生一个反向电压同电源电压叠加后再加在三极管的两极上,从而超过三极管的击穿电压而损坏三极管。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加续流二极管反向并联在感性负载两端,在关断时产生的反向电流通过普通二极管导通形成泄放回路,如图1所示,这样会限制反向电压在普通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范围之内,从而起到保护开关三极管的作用。但这种方法会产生电磁阀关断反应慢的问题,原因是电流在感性负载积聚的能量泄放完毕之前还存在,所以电磁阀会维持一段时间不关断。本技术提供的解决办法是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双向齐纳二极管,感性负载的开关失电关断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压被限制在双向齐纳二极管导通压降的范围内,叠加电源电压后也达不到开关三极管的击穿电压,所以能在保护到三极管不损坏的情况下同时提高电磁阀的关断响应速度,从而提闻机床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性负载关断保护电路,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联双向齐纳二极管,保护开关三极管的同时,降低了感性负载开关失电关断的延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性负载关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开关驱动电路、开关三极管、双向齐纳二极管和感性负载,所述开关三极管的三个极端分别连接电源电路的正极、开关驱动电路和感性负载一端,所述电源电路的负极连接感性负载的另一端,所述双向齐纳二极管并联在感性负载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性负载关断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开关驱动电路、开关三极管、双向齐纳二极管和感性负载,所述开关三极管的三个极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毅强,苏毅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亚之星数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