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输出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046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率输出电流互感器,应用于防窃电电子式电能表中,其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内部的铁基纳米晶材质的铁芯、绕在铁芯外边的漆包线以及两根次级输出引线;所述初级线圈为火线和零线,所述初级引线穿过次级线圈的中心孔1匝,火线和零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初级引线(火线零线)只穿过互感器中心孔1匝,铁芯为铁基纳米晶材质,整体体积很小,易于制造,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初级引线的端头设有接线片,使用时容易和待测电路的导线连接,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防窃电电子式电能表中的功率输出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式电能表均要求防窃电功能,但是现有的功率输出电流互感器一半采用硅钢片材料作为铁心,火线零线都要穿过其中心孔至少2匝,输出才可以达到电能表供电模块的要求,消耗的铜材成本会相当高,并且导致电能表的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用于防窃电电子式电能表中的功率输出电流互感器,其火线零线只穿过电流互感器中心孔I匝,整体结构比较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率输出电流互感器,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绝缘层、包裹于绝缘层内部的铁基纳米晶材质的铁芯、绕在铁芯外边的漆包线以及两根次级输出引线;所述初级线圈为火线和零线,所述初级引线穿过次级线圈的中心孔I匝,火线和零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片。优选的,上述绝缘层由电气绝缘PVC带、油性漆绸或其他绝缘材料包裹而成。上述火线、零线为铜编织电缆、多股软铜线或单股硬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初级引线(火线零线)只穿过互感器中心孔I匝,铁芯为铁基纳米晶材质,整体体积很小,易于制造,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初级引线的端头设有接线片,使用时容易和待测电路的导线连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次级线圈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示意图;其中:1、初级引线;2、次级引线,2-1、漆包线,2-2、铁芯,2-3、绝缘层,2-4、次级输出引线,2-5、中心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2、3,本技术包括初级引线I和次级线圈2,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绝缘层2-3、包裹于绝缘层2-3内部的铁基纳米晶材质的铁芯2-1、绕在铁芯2-2外边的漆包线2-1以及两根次级输出引线2-4 ;所述初级引线I为火线和零线,所述初级引线穿过次级线圈2的中心孔I匝,火线和零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片。绝缘层2-3由电气绝缘PVC带、油性漆绸或其他绝缘材料包裹而成,铁芯2-2为铁基纳米晶材料经特殊退火工艺处理的铁芯,初级引线I为火线、零线,可以为铜编织电缆、多股软铜线,也可以为单股硬线,初级引线I只穿过电流互感器的中心孔I匝,构成初级线圈,制作时将次级线圈由绝缘层2-3包裹成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功率输出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初级引线(1)和次级线圈(2),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绝缘层(2?3)、包裹于绝缘层(2?3)内部的铁基纳米晶材质的铁芯(2?1)、绕在铁芯(2?2)外边的漆包线(2?1)以及两根次级输出引线(2?4);所述初级引线(1)为火线和零线,所述初级引线穿过次级线圈(2)的中心孔(2?5)1匝,火线和零线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输出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初级引线(I)和次级线圈(2),所述次级线圈包括绝缘层(2-3)、包裹于绝缘层(2-3)内部的铁基纳米晶材质的铁芯(2-1)、绕在铁芯(2-2)外边的漆包线(2-1)以及两根次级输出引线(2-4); 所述初级引线(I)为火线和零线,所述初级引线穿过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泳李敬洁王灿郑尧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