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045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变压器,包括:绕线结构,包含初级绕线及次级绕线,且初级绕线具有多个第一出线端,而次级绕线具有多个第二出线端;绕线基座,包括: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理线部,且多个理线部是由第一侧壁的边缘处向外凸出,并与次级绕线的接触面为圆弧面,其中次级绕线的多个第二出线端绕设于多个理线部;第二侧壁,其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绕线区,形成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之间,以供绕线结构绕设;以及通道,其贯穿绕线基座;以及磁芯组,其部分设置于绕线基座的通道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圆弧表面的理线部的绕线基座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为各式电器设备中经常使用的磁性元件,其是利用电能、磁能转换感应的原理来调整不同的电压,使其达到电器设备能够适用的范围。请参阅图1A,其为常用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常用变压器I主要包括绕线基座10、初级绕线(未图示)、次级绕线11及磁芯组12。绕线基座10具有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绕线区103以及通道104,其中绕线区103设置于第一侧壁101及第二侧壁102之间,以供初级绕线及次级绕线11绕设。通道104贯穿第一侧壁101、绕线区103及第二侧壁102,用于容置部分的磁芯组12,以进行变压器I的组装作业。常用技术中,第一侧壁101的边缘处更凸出设置多个理线部105,且多个理线部105之间于第一侧壁101的边缘处形成一出线槽106,用以使次级绕线11绕设完成时,次级绕线11的出线端111可由出线槽106出线后,再分别沿着理线部105而绕设至理线部105的外侧,后续再于出线端111的尾端部涂覆焊锡以便与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然而,由于常用绕线基座10的第一侧壁101上的理线部105为一长方体结构,当自动绕线机(未图示)进行绕线作业时,亦或是次级绕线11绕设完成而要进行理线时,次级绕线11的出线端111均会不断地与理线部105的棱角摩擦,导致次级绕线11外围的绝缘层被刮破,造成短路且电气安全距离不足,并产生安全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是于次级绕线11的出线端111周围套设套管13(如图1B所示),以防止次级绕线11的出线端111与理线部105的棱角摩擦而造成线材外部绝缘层破损。虽然套管13可达到保护次级绕线11的出线端111的目的,但却衍生出套设套管13造成耗费人力成本、工时增加、产品品质不稳定以及材料成本上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结构,借由绕线基座的多个理线部与次级绕线的接触面为一圆弧面,以防止次级绕线因不断摩擦理线部而导致外围绝缘层破损,以解决容易造成短路、电气安全距离不足、套设套管易耗费人力及工时、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结构,其可利用自动绕线机进行生产,且不易使绕线破损,可提升产品的可靠度。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绕线结构,包含初级绕线及次级绕线,且初级绕线具有多个第一出线端,而次级绕线具有多个第二出线端;绕线基座,包括: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理线部,且多个理线部是由第一侧壁的边缘处向外凸出, 并与次级绕线的接触面为圆弧面,其中次级绕线的多个第二出线端绕设于多个理线部;第二侧壁,其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绕线区,形成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之间,以供绕线结构绕设;以及通道,其贯穿绕线基座;以及磁芯组,其部分设置于绕线基座的通道中。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理线部为圆柱状结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绕线基座还包含一出线槽,其设置于所述多个理线部之间。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磁芯组包含一第一磁芯及一第二磁芯,且该第一磁芯及该第二磁芯分别具有一连接部、一中柱及两侧柱。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磁芯与该第二磁芯的该两侧柱分别由各该连接部的两相对侧边垂直地向外凸出,各该中柱分别由各该连接部的一中心区域垂直地向外凸出且分别设置于各该两侧柱之间。本技术变压器由绕线基座的第一侧壁的边缘处凸出设置多个理线部,且次级绕线的第二出线端与多个理线部的接触面为一圆弧面,因此当次级绕线在进行绕线或是理线时,第二出线端并不会因不断地摩擦理线部,而造成外层绝缘层破损,如此一来,便不会造成电气安全距离不足以及造成短路的情况发生,以提升电子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A为常用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变压器套设套管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A及图3B分别为图2所示的变压器完成次级绕线理线作业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变压器:1、2绕线基座:10、21次级绕线:11、202出线端:111磁芯组:12、22第一侧壁:101、210第二侧壁:102、211绕线区:103、212通道:104、213理线部:105、214出线槽:106、215绕线结构:20初级绕线:201第一绝缘介质:231第二绝缘介质:232第一出线端:201a第二出线端:202a第一磁芯:221第二磁芯:222接触面:216连接部:2211、2221中柱:2212、2222侧柱:2213、222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变压器2包括绕线结构20、绕线基座21以及磁芯组22,其中绕线结构20包含初级绕线201及次级绕线202,而绕线基座21用以供初级绕线201及次级绕线202缠绕,且初级绕线201与次级绕线202彼此绝缘且叠置地缠绕于绕线基座21上。磁芯组22部分地设置于绕线基座21中且与绕线基座21相组合,以完成变压器2的组装。请再参阅图2,绕线基座21包含第一侧壁210、第二侧壁211、绕线区212及通道213,其中第一侧壁210与第二侧壁211相对设置,且绕线区212设置于第一侧壁210及第二侧壁211之间,以供初级绕线201与次级绕线202绕设。通道213贯穿第一侧壁210、绕线区212及第二侧壁211,以用于容置部分的磁芯组22。于本实施例中,绕线基座21以一体成型为较佳。初级绕线201和次级绕线202以具有外绝缘层的导线为较佳。初级绕线201和次级绕线202于缠绕至绕线基座21的绕线区212时,其两者之间可通过第一绝缘介质231,例如绝缘胶带,加以隔离,此外,次级绕线202的外围亦可选择性地包覆第二绝缘介质232,以达到绝缘的目的。初级绕线201具有第一出线端201a,且次级绕线202具有第二出线端202a,其中第一出线端201a与第二出线端202a朝相对方向自绕线基座21的绕线区212延伸而出,且第一出线端201a缠绕于对应的导接脚(未图示),而第二出线端202a于其尾端部涂覆焊锡后,再与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于本实施例中,绕线基座21的第一侧壁210具有多个理线部214,而该理线部214由第一侧壁210的外围边缘处凸出设置,以图2为例,多个理线部214以两个为佳,但不以此为限,且于两个理线部214之间会形成一出线槽215,使得次级绕线202的第二出线端202a可由出线槽215绕出,再沿着出线槽215两侧的理线部214绕设至理线部214的外侧,后续再将第二出线端202a的末端部涂覆焊锡,以便插设于电路板(未图示)上。于本实施例中,理线部214可为但不限为一圆柱状结构,即次级绕线202的第二出线端202a与理线部214的接触面216为一圆弧面,如此一来,当自动绕线机(未图示)在进行绕线作业时,次级绕线202的第二出线端202a便不会造成因摩擦理线部214而导致第二出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绕线结构,包含一初级绕线及一次级绕线,且该初级绕线具有多个第一出线端,而该次级绕线具有多个第二出线端;一绕线基座,包括:一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理线部,且所述多个理线部由该第一侧壁的边缘处向外凸出,并与该次级绕线的一接触面为圆弧面,其中该次级绕线的所述多个第二出线端绕设于所述多个理线部;一第二侧壁,其与该第一侧壁相对设置;一绕线区,形成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之间,以供该绕线结构绕设;以及一通道,其贯穿该绕线基座;以及一磁芯组,其部分设置于该绕线基座的该通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绕线结构,包含一初级绕线及一次级绕线,且该初级绕线具有多个第一出线端,而该次级绕线具有多个第二出线端; 一绕线基座,包括: 一第一侧壁,具有多个理线部,且所述多个理线部由该第一侧壁的边缘处向外凸出,并与该次级绕线的一接触面为圆弧面,其中该次级绕线的所述多个第二出线端绕设于所述多个理线部; 一第二侧壁,其与该第一侧壁相对设置; 一绕线区,形成于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之间,以供该绕线结构绕设;以及 一通道,其贯穿该绕线基座;以及 一磁芯组,其部分设置于该绕线基座的该通道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贤均颜錞靖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