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4786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以及阻挡件,其中,在灯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导光板与灯条相对设置,阻挡件与灯条相邻设置,并在平行于灯条的延伸方向上,阻挡件设置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上,阻挡件设置于灯条和导光板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撞击发光二极管,从而防止显示装置漏光。(*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薄型化已成为显示装置的发展趋势。但是薄型化的显示装置的导光板和光源之间的距离通常较小,即耦光距离较小,这就导致导光板受热膨胀后容易撞到发光二极管,进而造成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防止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撞击发光二极管,从而防止显示装置漏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在灯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导光板,与灯条相对设置;阻挡件,与灯条相邻设置,并在平行于灯条的延伸方向上,阻挡件设置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上,阻挡件设置于灯条和导光板之间,以防止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撞击到发光二极管。其中,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铝挤,铝挤包括底部和侧壁,其中灯条设置在侧壁上,导光板设置在底部上,阻挡件设置在底部上。其中,阻挡件中远离铝挤的一端为球体结构,其中,球体结构的直径小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的间隔宽度,并且大于发光二极管的厚度。其中,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铝挤和橡胶件,铝挤包括底部和侧壁,其中,灯条设置在侧壁上,橡胶件设置在底部上,用于支撑导光板,阻挡件设置在橡胶件上。其中,阻挡件中远离铝挤的一端为球体结构,其中,球体结构的直径小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的间隔宽度,并且大于发光二极管的厚度。其中,阻挡件为条状结构,并且阻挡件的宽度小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的间隔宽度,阻挡件沿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的厚度大于发光二极管的厚度。其中,阻挡件为绝缘件。其中,阻挡件的电阻率大于IO11欧姆.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背光模组包括一阻挡件,其中,该阻挡件与灯条相邻设置,并在平行于灯条的延伸方向上设置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上设置于灯条和导光板之间。因此,当导光板受热膨胀后,导光板首先会撞击阻挡件,因此,阻挡件可以阻挡导光板撞击到发光二极管,从而防止显示装置漏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沿AA丨方向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沿AA ^方向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沿AA'方向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包括灯条11、导光板12、阻挡件13以及发光二极管14。其中,发光二极管14为光源,并且多个发光二级管14间隔设置在灯条11上,值得注意的是,发光二极管14的管脚外露设置。导光板12与灯条11相对设置,导光板12接收发光二极管14发出的光,并引导光均匀分布在整个导光板12的面内。阻挡件13与灯条11相邻设置,并在平行于灯条11的延伸方向上设置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14之间,在发光二极管14的发光方向上设置于灯条11和导光板12之间,以防止导光板12受热膨胀后撞击到发光二极管14。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还进一步包括铝挤15和橡胶件16。其中,铝挤15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其包括底部151和侧壁152。本实施例中,灯条11设置在侧壁152上,橡胶件16设置在底部151上,用于支撑导光板12,阻挡件13设置在橡胶件16上。本实施例中,阻挡件13为条状结构,并且阻挡件13沿发光二极管14的发光方向的厚度Hl大于发光二极管14的厚度H2。由此可以在导光板12受热膨胀后,首先撞击到阻挡件13。因此,阻挡件13阻挡了导光板12撞击发光二极管14,从而防止显示装置漏光。进一步的,阻挡件13的宽度Wl小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14的间隔宽度W2,并且阻挡件13为绝缘件,其电阻率优选大于IO11欧姆 米。因此,一方面防止了阻挡件13遮挡发光二极管14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12,另一方面防止了阻挡件13与发光二极管14的外露的管脚接触而造成短路现象。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沿AA丨方向的侧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的阻挡件33中远离铝挤35的底部351的一端为球体结构331。其中,球体结构331的直径Dl小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34的间隔宽度D2,并且大于发光二极管34的厚度D3。同理,本实施例的阻挡件33也能够防止导光板32受热膨胀后撞击到发光二极管34,从而防止显示装置漏光。另外,本实施例的阻挡件33中远离铝挤35的底部351的一端为球体结构331,使得在导光板32撞击到阻挡件33时,球体结构331能够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因此,有效的保护了导光板32不被划伤。请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的主视图。如图5所不,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50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50省去了橡胶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50的阻挡件53设置在铝挤55的底部551上。其中,阻挡件53的宽度和厚度的设置与第一实施例的阻挡件13的设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为了在导光板52撞击到阻挡件53时,更好地保护导光板52不被刮伤,本实施例中的阻挡件53也可以如第二实施例中的阻挡件33设置,即在远离铝挤55的底部551的一端设置为球体结构,具体球体结构的半径的大小与第二实施例的阻挡件33的设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6,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包括显示面板61和背光模组62。其中,背光模组62用于向显不面板61提供光源。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62和前文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背光模组包括阻挡件,该阻挡件与灯条相邻设置,并在平行于灯条的延伸方向上设置于两相邻的发光二极管之间,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上设置于灯条和导光板之间。因此,一方面,防止了阻挡件遮挡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导光板受热膨胀后,阻挡件可以阻挡导光板撞击到发光二极管,从而防止显示装置漏光。另外,本技术的阻挡件为绝缘件,因此防止了阻挡件触碰到发光二极管的外漏的管脚而造成短路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灯条,在所述灯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 导光板,与所述灯条相对设置; 阻挡件,与所述灯条相邻设置,并在平行于所述灯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挡件设置于两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在所述灯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导光板,与所述灯条相对设置;阻挡件,与所述灯条相邻设置,并在平行于所述灯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阻挡件设置于两相邻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方向上,所述阻挡件设置于所述灯条和所述导光板之间,以防止所述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撞击到所述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耀韦维砚贺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