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钳的浮动压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700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钳的浮动压脚结构,包括紧压块、连接螺杆与紧压块的杆接头,该紧压块含有压脚面和背腔,背腔的内面与杆接头面相适应,是一可对杆接头限位并能使其在腔内转动的浮转腔,在杆接头,尤其是杆接头头部与浮转腔的装配间隙内设有弹性衬托物。该衬托物可为弹簧抵持的钢珠,弹簧是放在杆接头上的盲孔中并使部分钢珠露出杆接头面。或者紧压块为重型压脚,杆接头面为半球面,衬托物为塔形弹簧,塔形弹簧套在杆接头连接柱上,并使塔簧的小圈端抵在半球面平面,大圈端抵在紧压螺母开口端的限位挡圈上。通过该弹性衬托物实现杆接头与浮转腔内壁的适度接触和磨擦,避免由于重力而出现压脚的无效转动,有利于保持压脚的适度倾斜和稳定。(*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钳用具的浮动压脚结构。技术背景对于F形夹、C形夹、对齐夹等夹具,其浮动压脚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标准压 脚结构,另一种是重型压脚结构;选用何种压脚基本是按照所夹持力度的大小来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标准压脚结构,当夹持力度较大时选用重型压脚结构更合理一些,但 无论采用何种压脚结构,其基本结构都是一样的,即有一紧压块,有一连接螺杆和紧压块 的杆接头,紧压块的正面用作压脚面,紧压块背面有一个适宜杆接头浮动的浮转腔,该浮 转腔同时还发挥着对杆接头限位或防挣脱的作用,使得安装在螺杆头部的紧压块不会掉 落;为了便于杆接头来回转动以调整压脚面所需要的角度,通常情况下,浮转腔内面加工 成与圆形杆接头的外形相配合的球面。但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个问题在夹具对工件夹 持的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可浮动的压脚并不是总能保持压脚面与夹持面相平行, 所以夹持时必须要靠手来施力以稳定浮动压脚,避免脱手后压脚的自由翻转。不仅使用不 便并且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夹钳在夹持工件时,需要实时地手动施 力来稳定或控制压脚面偏转角度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压脚偏转容易控制的浮动压 脚结构;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一种夹钳的浮动压脚结构,包括紧压块、连接螺杆与紧压块的杆接头,所述紧压块含 有一压脚面和一背腔,所述背腔为一内面与杆接头面相适应,能够对杆接头限位并能使杆 接头在腔内转动的浮转腔,在杆接头,尤其是杆接头头部与浮转腔的装配间隙内设有弹性 衬托物。'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衬托物可以为一弹簧抵持的球珠,所述弹簧置放在连接 头上开设的盲孔中并使至少部分球珠体露出连接头面。所述球珠可以为钢珠或橡胶球。此外,上述浮动压脚可以选用重型压脚。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紧压块为重型紧压块,该重型紧压块上开有与紧压螺母相 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杆接头面为半球面,所述弹性衬托物为一塔形弹簧,该塔形弹簧套在 杆接头的连接柱上,并使塔形弹簧的小圈一端抵靠在杆接头与连接柱相接处的台阶面上, 塔形弹簧的大圈一端抵靠在紧压螺母开口端的限位挡圈上。另外,所述紧压块的压脚面可以连接一V型压块,以形成一压脚面为V型面的浮动压脚,便于夹持外立面为弧面的工件。此外,所述紧压块可以置放于一连接有V型压块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侧面开有插槽, 在所述插槽内插接有一用来固定所放置压脚的弹簧夹,所述弹簧夹中段有一段便于取放所 放置紧压块的迂回部。该结构可以满足根据实际需要将浮动压脚面设定为平面或V面。其 迂回部便于快速拆卸。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衬托物可以为橡胶块或碟形弹簧。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衬托物为橡胶弹簧,所述橡胶弹簧的一部 分置放在连接头上开设的盲孔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夹钳浮动压脚结构,通过一弹性衬托物实现杆接头与浮转腔内壁 的适度接触和磨擦,避免由于重力的原因而出现浮动压脚的无效转动,有利于保持压脚面 的适度倾斜和稳定。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普通浮动压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重型浮动压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部分构件的组装关系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各构件的组装关系图;图8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七的结构适宜图; 图12为图11中压脚的半剖图; 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 图14为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压脚的半剖图; 图16为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连接盘的半剖图。图中11——重型紧压块 111——压脚面 112——浮转腔 113—一安装螺孔 114——铆接凸块 115——安装螺钉 12——紧压螺母 121——限位挡圈 21——紧压块 211——压脚面 212——浮转腔31—一杆接头 311—一连接柱 32—一连接头/杆接头 321—一盲孔 33——杆接头 331——盲孔 332——盲孔 41——螺杆 42——螺杆51—一塔形弹簧 511—一弹簧小圈 512—一弹簧大圈 521_—弹簧 522——钢珠 523——橡胶球 53——橡胶块 54——碟形弹簧 55——橡胶 弹簧6——V型压块 61——浮动压脚7——连接盘 71——弹簧夹 711——迂回部 72——铆接凸块 73——插槽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对现有技术中的夹钳浮动压脚结构作一说明-如图1所示为现有普通浮动压脚结构,连接有螺杆42的连接头/杆接头32被铆套在 紧压块21背部所设的浮转腔212中,紧压块的一端为压脚面211。连接头32可以实现在 浮转腔212空间内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整个压脚结构的浮动。如图2所示为现有重型浮动压脚结构,连接有螺杆41的杆接头31通过螺纹连接的紧 压螺母12和重型紧压块11,被限位在重型紧压块11背部所设的浮转腔112中,并使其能 在该浮转腔112中相对转动。该紧压块具有一压脚面lll。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3和图4所示的浮动压脚结构,采用重型压脚结构,在杆接头331上所设的盲孔 331内设有一弹簧521,弹簧521的顶端抵接有一粒径与盲孔直径相适合的钢珠522,被弹 簧521推动的钢珠522至少有一部分露出杆接头面,以使各构件安装好后,钢珠522对浮 转腔112的内面可以产生一个弹力,从而实现杆接头33与紧压块11的适度稳定,避免由 于紧压块11的自身重力而发生的压脚面不合理倾斜,只能通过手动托持来消除这种倾斜 和正确归位。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的浮动压脚结构,采用普通的浮动压脚结构,在连接螺杆42的连接头32 上设有盲孔321,盲孔内置放有一前端抵接有橡胶球523的弹簧521,橡胶球523受力后 紧顶在紧压块21浮转腔212的内壁面上。实施例三如图6和图7所示的夹钳浮动压脚结构,重型紧压块11上开有与紧压螺母12相配合 的外螺纹;杆接头31为半球型,在杆接头31的连接柱311上套接一塔形弹簧51,塔形弹 簧51的小圈511 —端抵靠在杆接头与连接柱512相连处的台阶面上,大圈512 —端抵靠 在紧压螺母12开口端的限位挡圈121上。塔形弹簧51的弹力加大连接头31表面与浮转 腔112内面的磨擦。实施例四如图8所示的夹钳浮动压脚结构,在浮转腔212内的连接头32与紧压块21相接处的 间隙空间内设有橡胶块53。实施例五如图9所示的夹钳浮动压脚结构,该图为一装配分解示意图,可以通过在杆接头33 与紧压块11间设置一碟形弹簧54,以适度稳定两者。200720073756.4说明书第5/5页实施例六如图10所示的夹钳浮动压脚结构,在杆接头33头部的盲孔332内设有一橡胶弹簧55, 橡胶弹簧的一部分伸出盲孔332,与浮转腔112内表面抵接。实施例七-如图11至图13所示,对于采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任一种技术方案,其中的紧压 块端可以连接一V型压块6, V型压块6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浮动压脚61,该两浮动压脚61 间的角度可调节,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钳的浮动压脚结构,包括紧压块、连接螺杆与紧压块的杆接头,所述紧压块含有一压脚面和一背腔,所述背腔为一内面与杆接头面相适应,能够对杆接头限位并能使杆接头在腔内转动的浮转腔,其特征在于:在杆接头,尤其是杆接头头部与浮转腔的装配间隙内设有弹性衬托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义邓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纬泰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