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锐专利>正文

双向回空梅花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02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应用极广梅花扳手。该扳手犹如棘轮扳手一样可双向回空。本扳手的扳口为一环状(8),在手柄(1)与扳口的连接处设有可转动的棘块(7),棘块的尾端有对称的定位凹槽(12)、(5)及归位斜面(11)、(4),并设有碰珠(3)及弹性元件(2),棘块可有两个常态位置如当棘块倒向右边,则此时棘块的轴线与螺母的底边大约垂直,可将螺母旋紧而逆时针旋转,则回空。棘块倒向左侧时,则实现反方向回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梅花扳手,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回空的梅花扳手。
技术介绍
传统的梅花扳手在机械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存在着需多次插入的问题,一般旋紧(松)一个螺帽需插入数次极不方便,需改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低,构造简单并可双向回空的梅花扳手。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双向回空梅花扳手由扳体、棘块两部分组成,其构造在于(a)扳体由手柄(1)、扳口(8)组成,扳口(8)的操作扳口为简单的环型;(b)销轴(6)把棘块(7)与扳体连到一起;(c)棘块(7)上端制有承力面(10),下端制有对称的定位凹槽(5)、(12),归位斜面(11)、(4);在手柄的轴线上棘块(7)的下端设有碰珠(3)及弹性元件(2)。本技术有如下积极效果I、有双向回空功能。II、构造极简单,重量、体积未增加,工艺性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原理主视图。参见附图,板口(8)为一无齿的圆环状,在颈部由销轴(6)连接棘块(7),棘块(7)的头部制有承力面(10),其尾端制有左、右对称的定位凹槽(12)、(5),归位斜面(4)、(11),为使棘块能定位、归位特设碰珠(3)、弹性元件(压簧或钢片)(2),碰珠(3)弹性元件(2)安装在手柄的轴线上不应直接外露,但本图未能画得明了。当用手把棘块(7)搬向右侧,因有弹性元件(2),碰珠(3)、定位凹槽(5)的共同作用,棘块(7)会“固定”在角a的位置,从而完成了一个60°角的回空过程,如此顺、逆时针旋手柄(1)便可完成顺时针回空过程。当搬动棘块(7)到-a的位置后,则可完成逆时针的回空,功能原理与上述过程一样。权利要求一种双向回空梅花扳手由扳体、棘块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扳体由手柄(1)、扳口(8)组成,扳口(8)的操作扳口为环型;(b)轴(6)把棘块(7)与扳体连到一起;(c)棘块(7)上端制有承力面(10),下端制有对称的定位凹槽(5)、(12),归位斜面(11)、(4);(d)在手柄的轴线上棘块(7)下端设有碰珠(3)及弹性元件(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应用极广梅花扳手。该扳手犹如棘轮扳手一样可双向回空。本扳手的扳口为一环状(8),在手柄(1)与扳口的连接处设有可转动的棘块(7),棘块的尾端有对称的定位凹槽(12)、(5)及归位斜面(11)、(4),并设有碰珠(3)及弹性元件(2),棘块可有两个常态位置如当棘块倒向右边,则此时棘块的轴线与螺母的底边大约垂直,可将螺母旋紧而逆时针旋转,则回空。棘块倒向左侧时,则实现反方向回空。文档编号B25B13/06GK2843757SQ20052012210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高锐, 徐伟, 翟北春, 林涛 申请人:高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回空梅花扳手由扳体、棘块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扳体由手柄(1)、扳口(8)组成,扳口(8)的操作扳口为环型;(b)轴(6)把棘块(7)与扳体连到一起;(c)棘块(7)上端制有承力面(10),下端制有对 称的定位凹槽(5)、(12),归位斜面(11)、(4);(d)在手柄的轴线上棘块(7)下端设有碰珠(3)及弹性元件(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锐徐伟翟北春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高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