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炜专利>正文

一种杠杆式螺旋拉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980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杠杆式螺旋拉卸器。该拉卸器的手柄安装在双头丝杠的端部,两中间杠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块旋合于双头丝杠上,中心螺杆旋合于中螺母块的中间位置上,两中间杠杆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中螺母上,两拉钩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两中间杠杆安装在中螺母块上的那一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利用较小转矩,产生较大拉卸力,省力、方便、快捷、使用范围较宽的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杠杆式螺旋拉卸器。目前拆卸轴承、齿轮等轴上的回转零件时,常用的工具一般是螺旋拉卸器,它是直接利用螺旋传动来传力的,当需拉卸力较大时,必须对其施以较大的操作转矩,因此使用很费力,而它产生的拉卸力较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杠杆式螺旋拉卸器,该拉卸器利用杠杆增力的原理,不仅对其施以较小的操作转矩,即可产生较大的拉卸力,而且使用方便,扩大了应用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杠杆式螺旋拉卸器,包括手柄、拉钩、中心螺杆,其特征在于该拉卸器的手柄安装在双头丝杆的端部,两中间杠杆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块旋合在双头丝杆上,中心螺杆旋合于中螺母块的中间位置上,两中间杠杆的另一端分别安装于中螺母块的两端,两拉钩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两中间杠杆安装在中螺母块上的那一端的外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经手柄转动双头丝杆(一头左旋、一头右旋),通过中间杠杆,利用杠杆原理带动拉钩,实现对轴上零件的拉卸动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具有两中间杠杆4,故施以较小的操作转矩,即可产生较大的拉卸力,实验证明,获得同样的拉卸力,使用本技术施以的操作转矩仅为现有螺旋拉卸器的6分之1;2、本技术最大拉卸力可达十吨,而最大操作转矩仅为50微米,这样,在拆过程中,本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压床,扩大了其使用范围;3、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制造容易。以下结合附图以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手柄1销接于双头丝杠2的端部,可拆卸,两中间杠杆4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块3旋合于双头丝杠2上,中心螺杆5旋合于中螺母块9的中间位置上,两中间杠杆4的另一端分别旋合于中螺母块9的两端,两拉钩6的固定端分别销接在两中心杠杆4旋合于中螺母块9的那一端的外侧。图中7为轴,8为回转零件。使用时,中心螺杆5起对中定位及支承作用,先通过对它的调整,实现拉钩6与被拆卸零件的接触、靠紧,然后转动手柄,即可完成拆卸。权利要求1.一种杠杆式螺旋拉卸器,包括手柄、拉钩、中心螺杆,其特征在于该拉卸器的手柄(1)安装在双头丝杆(2)的端部,两中间杠杆(4)的一端分别用螺母(3)旋合在双头丝杆(2)上,中心螺杆(5)旋合于中螺母块(9)的中间位置上,两中间杠杆(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中螺母块(9)的两端,两拉钩(6)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两中间杠杆(4)安装在中螺母块(9)上的那一端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卸器,其特征在于该拉卸器的手柄(1)销接在双头丝杠(2)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卸器,其特征在于两中间杠杆(4)的另一端分别销接于中螺母块(9)的两端,两拉钩(6)的固定端分别销接在两中间杠杆(4)销接于中螺母块(9)上的那一端的外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杠杆式螺旋拉卸器。该拉卸器的手柄安装在双头丝杠的端部,两中间杠的一端分别用螺母块旋合于双头丝杠上,中心螺杆旋合于中螺母块的中间位置上,两中间杠杆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在中螺母上,两拉钩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两中间杠杆安装在中螺母块上的那一端的外侧。本技术具有利用较小转矩,产生较大拉卸力,省力、方便、快捷、使用范围较宽的特点。文档编号B25B27/06GK2293426SQ9721424公开日1998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彭炜 申请人:彭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杠杆式螺旋拉卸器,包括手柄、拉钩、中心螺杆,其特征在于该拉卸器的手柄(1)安装在双头丝杆(2)的端部,两中间杠杆(4)的一端分别用螺母(3)旋合在双头丝杆(2)上,中心螺杆(5)旋合于中螺母块(9)的中间位置上,两中间杠杆(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中螺母块(9)的两端,两拉钩(6)的固定端分别安装在两中间杠杆(4)安装在中螺母块(9)上的那一端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炜
申请(专利权)人:彭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