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龙秀专利>正文

套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36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套筒扳手包括通过操作手柄部件被转动的运行轴、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锯齿型轨道齿轮齿的缸体、安装在缸体中以初次改变运行轴转矩速度同时加强转矩的第一变速器、安装在缸体中以再次改变转矩速度同时加强转矩以便以更强的力转动接收将要松紧的螺栓的第二变速器、以及固定到从安装在缸体前端上的前盖延伸的托架上并且用于接收邻近将要松紧的螺栓的其它螺栓的支撑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套筒扳手结构简单,部件的加工制造容易。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套筒扳手整体尺寸和重量显著地减小,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使用这种套筒扳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筒扳手,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型套筒扳手,这种小型套筒扳手能够产生强的转矩,以便能够用小的力很容易地松紧一个螺栓,该螺栓用于将诸如吉普车和轿车等小型车的轮胎车轮固定到轮毂上。
技术介绍
对于现有套筒扳手,存在一种由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在先申请(韩国技术申请No.97-4988)公开的手动套筒扳手。该在先申请的套筒扳手包括将要拧紧的螺母或者螺栓装配到其上的套筒,该套筒与第三变速器的前端一起形成一体,从而与现有同类套筒扳手相比减少了套筒扳手的整个长度、一些部件以及重量。而且,这种套筒扳手不容易脱开,因此,它能够在高度安全的条件下在高位使用。 此外,根据该在先申请的套筒扳手具有一个用于防止诸如伤手的安全事故的安全装置,这种安全事故通常在一旦螺母或者螺栓被完全拧紧,由于过度拧紧力产生的弹力使得手柄部件和操作部件沿着相反方向旋转时发生。因此,人们可以在高度安全的条件下使用套筒扳手。 但是,该在先申请在缸体中具有包括中心齿轮和行星齿轮的第一至第三变速器,用于通过手柄部件来加强操作部件的转矩以在1-3个步骤中改变(减小)转矩。此外,每个行星齿轮安装到其上的部分是圆柱形,而且还安装有安全装置以至于它穿过支撑部件的上表面。这种结构整体上复杂并需要许多部件。而且,这种结构的整个制造工艺以及制造第二和第三变速器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 此外,根据该在先申请的套筒扳手重量相对较重并且尺寸较大,它不适合普通人用来松紧将诸如吉普车和轿车等小型车的轮胎车轮固定到轮毂上的螺栓。 而且,由于套筒延伸成与第三变速器的前端形成一体,需要根据将要被松紧的螺母或者螺栓的规格分别制造和提供具有相应规格的套筒的套筒扳手。使用者需要选择和购买相应规格的套筒扳手、或者购买不同规格的扳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作出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筒扳手,该套筒扳手对于所有人来说能够很容易地用来松紧将轮胎车轮固定到轮毂上的螺栓。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筒扳手,该套筒扳手的整个制造工艺简单,并且无论将被松紧的螺栓规格怎样都能够被使用。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套筒扳手,包括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锯齿型轨道齿轮齿的单一缸体;装配到缸体上用于密封缸体前端、并且在其中心具有通孔的前盖,由前盖沿其径向方向延伸出一个托架;安装成可在托架上移动的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的前端上形成有套筒凹槽,用于接收与将要松紧的螺栓邻近的另一螺栓;第一变速器,它具有第一变速器板,第一变速器板包括安装在其前表面中心的中心齿轮;以及以恒定间隔安装在其后表面边缘上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的外周边与锯齿型轨道齿轮齿啮合;第二变速器,它具有第二变速器板,第二变速器板包括穿过前盖通孔以露出到前侧的连接部件,在连接部件的前端形成有用于接收将要被松紧的螺栓的套筒;以及以恒定间隔安装在其后表面边缘上的第二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的外周边与锯齿型轨道齿轮齿啮合,第二行星齿轮的内周边与中心齿轮啮合;其一端穿过封闭缸体敞开后端的后盖的通孔并且插入在缸体中的运行轴,在运行轴前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每个第一行星齿轮内周边啮合的锯齿型齿轮齿;以及安装成用来转动运行轴的手柄部件。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提供上述套筒扳手来实现的,该套筒扳手的结构简单、整个尺寸和重量被最大程度地减小,同时,螺栓能够在其中以很小的力很容易地被松紧,并且根据将被松紧的螺栓规格仅仅只需更换相应规格的套筒。 附图简述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筒扳手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套筒扳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显示套筒扳手组件的剖视图;图4是套筒扳手的局部主视图;以及图5a和5b是局部地显示套筒扳手中的手柄部件的操作状态的后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缸体以标号10表示,并且在缸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锯齿型轨道齿轮齿11。 在缸体前端装配有一个在其中心具有通孔21的盘形前盖20,在该前盖上有一个托架22,托架22具有适当的延伸部,用于在使用时支撑缸体不振动的支撑部件30连接到延伸部上。在托架上端形成有一个螺丝起子221,用作分离轮胎1的轮罩的工具,沿着托架的纵向方向形成有长孔222。在支撑部件30的前端形成有用于接收螺栓头的圆筒形套筒凹槽31,在后端形成有贯穿长孔222的螺纹部32。 因此,当螺母33装配到穿过长孔222并且露出到后侧的螺纹部32的末端时,支撑部件30垂直固定地安装到托架22上。当螺母33被合适地松动并且去除固定状态时,支撑部件30能够在螺纹部32安装到长孔222中的状态下被移动。因此,支撑部件30的固定位置能够容易地被移动。 而且,在长孔222的前表面上沿纵向方向形成有导槽223,导槽223的宽度与支撑部件30的直径成比例。由于支撑部件30的后端装配在导槽中,导槽不仅在移动支撑部件的位置时起着引导支撑部件的作用,而且在螺母33完全拧紧时,牢固地固定支撑部件30的后端以便在使用时不振动。 在缸体10的后侧和前侧并排地安装着第一和第二变速器40,50。第一变速器40包括盘形第一变速器板41、以恒定间隔安装在第一变速器板后表面边缘上的多个第一轴销42、分别安装在第一轴销上的第一行星齿轮43、以及安装在第一变速器板前表面中心的中心齿轮44。 第二变速器50包括盘形第二变速器板51、以恒定间隔安装在第二变速器板后表面边缘上的第二轴销52、分别安装在第二轴销上的第二行星齿轮53、以及在第二变速器板前表面中心水平延伸的连接部件54。 当将第一和第二变速器40,50安装在缸体10中时,每个行星齿轮43,53的外周边应当与形成在缸体内周面上的锯齿型轨道齿轮齿11啮合,而且第二变速器的每个第二行星齿轮的内周边应当与第一变速器的中心齿轮44啮合。 连接部件54穿过前盖20的通孔21并露出到前侧,用于接收将轮胎车轮1固定到轮毂上的螺栓2中的将要被松紧的一个螺栓的套筒60安装在露出的连接部件上。当然,由于套筒60没有固定,它可以根据螺栓2的规格来更换。在缸体10的后端安装有一个后盖70,在其中心形成有用于接收运行轴80的通孔71。在运行轴前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锯齿型齿轮齿81,它与构成第一变速器40的各个第一行星齿轮43的内周边相啮合,在运行轴后端垂直地形成有一个连接孔82,手柄部件90穿过连接孔82被固定。 手柄部件90包括一个杆91;由具有椭圆形管制成的抓握管92,杆91装配到抓握管中;将杆的中部固定到抓握管上部的轴销93;以及安装在杆下部的外表面与抓握管下部的内表面之间用于沿着相反方向推动杆下部的扭力弹簧94。 杆91的上端装配到连接孔82中,固定螺钉83拧入水平地形成在运行轴80后端上的螺钉孔中,使得杆垂直并且牢固地固定到连接孔中。 以下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首先,套筒60装配到将被松紧的螺栓2上,而且形成在支撑部件30前端的套筒凹槽31装配到相邻的另一螺栓中,使得缸体10安全稳定地支撑。随后,用一只手抓住缸体,另一只手抓住抓握管92以操作手柄部件90,使运行轴80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扳手,包括: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锯齿型轨道齿轮齿的缸体;装配到缸体上用于密封缸体前端、并且在其中心具有通孔的前盖,一个托架延伸到前盖的一侧;安装成可在托架上移动的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的前端上形成有套筒凹槽,用于接收与将要松 紧的螺栓邻近的另一螺栓;第一变速器,它具有第一变速器板,第一变速器板包括安装在其前表面中心的中心齿轮;以及以恒定间隔安装在其后表面边缘上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的外周边与锯齿型轨道齿轮齿啮合;第二变速器,它具有第二变速器板,第二 变速器板包括穿过前盖通孔以露出到前侧的连接部件,在连接部件的前端形成有用于接收将要被松紧的螺栓的套筒;以及以恒定间隔安装在其后表面边缘上的第二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的外周边与锯齿型轨道齿轮齿啮合,第二行星齿轮的内周边与中心齿轮啮合;其一 端穿过封闭缸体敞开后端的后盖的通孔并且插入在缸体中的运行轴,在运行轴前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每个第一行星齿轮内周边啮合的锯齿型齿轮齿;以及安装成用来转动运行轴的手柄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2-6-4 17810/20021.一种套筒扳手,包括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锯齿型轨道齿轮齿的单一缸体;装配到缸体上用于密封缸体前端、并且在其中心具有通孔的前盖,由前盖沿其径向方向延伸出一个托架;安装成可在托架上移动的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的前端上形成有套筒凹槽,用于接收与将要松紧的螺栓邻近的另一螺栓;第一变速器,它具有第一变速器板,第一变速器板包括安装在其前表面中心的中心齿轮;以及以恒定间隔安装在其后表面边缘上的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的外周边与锯齿型轨道齿轮齿啮合;第二变速器,它具有第二变速器板,第二变速器板包括穿过前盖通孔以露出到前侧的连接部件,在连接部件的前端形成有用于接收将要被松紧的螺栓的套筒;以及以恒定间隔安装在其后表面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龙秀
申请(专利权)人:河龙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