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3308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连接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有:第一模组、第二模组以及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连接于该第一模组与该第二模组间,用以改变电子装置的第一模组相对第二模组的夹角。该连接机构包含有一绞链组,设置于该第二模组上,一连杆,设置于该绞链组上且枢接至该第一模组,一扭簧,设置于该连杆与该绞链组之间,以及一阻尼元件组,设置于该连杆且为该扭簧所套接。该绞链组包含有一第一绞链,安装于该第二模组内,以及一第二绞链,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该第一绞链上。该扭簧用来驱动该连杆相对该第二绞链自一第一位置翻转至一第二位置,以使该第一模组可立于该第二模组上。该阻尼元件组用来吸收该扭簧驱动该连杆翻转时所产生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连接机构及其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及定位功能的连接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滑盖式手机等等,其上壳体可视使用需求而调整相对下壳体的夹角,以维持于一适当的视角便于操作。传统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接机构包含下列数种形式,其中一种形式的连接机构是于上、下壳体间设置限位板件,限位板件的两端分别枢接于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无法通过第一种形式的连接机构相对下壳体滑动。上壳体是利用一扭簧的弹性驱动力以绕着限位板件的枢转轴旋转,借以站立于下壳体的表面而调整至合适的操作视角。此种连接机构仅限于固定角度的调整应用,使用者无法任意调整上壳体相对下壳体的倾角。另一种形式的连接机构是于上、下壳体间设置滑轨机构,其操作方式为:上壳体首先相对下壳体滑动至可显露下壳体的输入装置的位置,接着再以手动方式推拉上壳体,以使其自与下壳体平行的位置向上转动至与下壳体形成一倾角。此种连接机构虽具有可视使用需求而调整上、下壳体间倾角的功能,然而上壳体需以手动方式推拉才可相对下壳体枢转,使用上较为不便,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兼具滑动及枢转功能,且可以简易方式轻松地开启上、下壳体的连接机构,即为现今机构产业的重点发展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旋转及定位功能的连接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连接机构,用以改变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模组相对一第二模组的夹角。该连接机构包含有一绞链组,设置于该第二模组上,一连杆,设置于该绞链组上且枢接至该第一模组,一扭簧,设置于该连杆与该绞链组之间,以及一阻尼元件组,连接于该连杆,且该扭簧设置于该阻尼元件组的一杆体上。该绞链组包含有一第一绞链,安装于该第二模组内,以及一第二绞链,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第一绞链上。该扭簧用来于该第二绞链相对该第一绞链滑动的距离至一预设门槛值时,驱动该连杆相对该第二绞链自一第一位置翻转至一第二位置,以使该第一模组可立于该第二模组上。该阻尼元件组用来吸收该扭簧驱动该连杆翻转时所产生的振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另揭露该绞链组另包含有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绞链与该第二绞链之间。该弹性元件用来驱动该第二绞链相对该第一绞链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另揭露该绞链组为一滑盖式绞链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另揭露该连接机构另包含有一载座,设置于该第二绞链上。该阻尼元件组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载座。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另揭露该载座包含有一支撑板部,该支撑板部的表面形成有一限位槽,且该阻尼元件组套接于该限位槽内。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另揭露该阻尼元件组包含有一轴承件,设置于该载座,且该轴承件的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一桥接件,以可活动方式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阻尼件,填充于该容置空间内且抵靠于该桥接件。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另揭露该轴承件的两端套接于该限位槽内,且该桥接件连接至该连杆。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另揭露该连接机构另包含有一第一转轴,设置于该连杆与该第一模组之间。该第一模组利用该第一转轴以调整相对该连杆的夹角。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另揭露该连接机构另包含有一第二转轴,设置于该连杆与该第一模组之间。该第一模组利用该第二转轴以相对该连杆环绕转动。本专利技术另揭露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有一第一模组,一第二模组,以及一连接机构,连接于该第一模组与该第二模组间,用以改变该第一模组相对该第二模组的夹角。该连接机构包含有一绞链组,设置于该第二模组上,一连杆,设置于该绞链组上且枢接至该第一模组,一扭簧,设置于该连杆与该绞链组之间,以及一阻尼元件组,连接于该连杆,且该扭簧设置于该阻尼元件组的一杆体上。该绞链组包含有一第一绞链,安装于该第二模组内,以及一第二绞链,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第一绞链上。该扭簧用来于该第二绞链相对该第一绞链滑动的距离至一预设门槛值时,驱动该连杆相对该第二绞链自一第一位置翻转至一第二位置,以使该第一模组可立于该第二模组上。该阻尼元件组用来吸收该扭簧驱动该连杆翻转时所产生的振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具有可调式旋转自动定位功能。当绞链组被推行至预设临界位移时,第一模组便可通过连接机构的扭簧自动地相对第二模组展开,以形成预设的操作视角。此外,第一模组另可视使用需求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而微调其倾角,或翻转第一模组的正反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可通过轻微推动第一模组,而使第一模组相对第二模组自动展开至定位,并利用阻尼元件组的吸振功能以使其展开过程和缓,有助于改善绞链现有开阖式电子产品操作不便的缺点。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阻尼元件组的结构剖视图。图4至图6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于不同操作阶段的结构侧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侧视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10’、10”电子装置12 第一模组14第二模组141输入介面16连接机构18绞链组20第一绞链22第二绞链24弹性元件26连杆261转轴28扭簧30载座301支撑板部303限位槽32阻尼元件组321杆体323限位板部34轴承件341容置空间36桥接件38阻尼件40第一转轴42第二转轴Dl顺时钟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包含有一第一模组12、一第二模组14以及一连接机构16。一般来说,电子装置10可为一笔记本电脑、一折叠式手 机,或其他可折叠开合的电子装置。第一模组12可为一荧幕模组,第二模组14可为一主机模组。连接机构16连接于第一模组12与第二模组14之间,用来改变第一模组12相对第二模组14的夹角,因此电子装置10可依使用需求而调整该荧幕模组的视角,例如将第一模组12立于第二模组14上,以便于消费者操作。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机构16为一种滑盖式可自动旋转定位的连杆机构。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16的结构示意图。连接机构16包含有一绞链组18,设置于第二模组14上。绞链组18包含有一第一绞链20,安装于第二模组14表面的一凹槽结构内,一第二绞链22,以可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第一绞链20上,以及一弹性元件24,设置于第一绞链20与第二绞链22之间。如图2所示,绞链组18可为一滑盖式绞链组,使用者可轻微推动第二绞链22,以使第二绞链22相对第一绞链20滑行一预设临界位移,而当第二绞链22相对第一绞链20的移动超出该预设临界位移时,弹性元件24即可用来辅助性驱动第二绞链22更进一步相对第一绞链20移动。因此,使用者不需耗费过多气力,便可轻松地打开绞链组18,以改变第一模组12相对第二模组14的平移位置。如图2所示,连接机构16另包含有一连杆26,枢接于第一模组12与第二模组14之间;一扭簧28,设置于连杆26与绞链组18之间;一载座30,设置于第二绞链22上;以及一阻尼元件组32,以可相对滑动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机构,用以改变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模组相对一第二模组的夹角,该连接机构包含有:一绞链组,设置于该第二模组上,该绞链组包含有:一第一绞链,安装于该第二模组内;以及一第二绞链,以能相对滑动方式设置于该第一绞链上;一连杆,设置于该绞链组上且枢接至该第一模组;以及一扭簧,设置于该连杆与该绞链组之间,该扭簧用来于该第二绞链相对该第一绞链滑动的距离至一预设门槛值时,驱动该连杆相对该第二绞链自一第一位置翻转至一第二位置,以使该第一模组能立于该第二模组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博鋐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