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279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包括有支撑座和开关垫片,支撑座顶面开有出气口,开关垫片在转动过程中能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座顶面开有头部与出气口相连通的凹槽,且凹槽的截面面积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该调节结构在支撑座顶面开有头部与出气口相连通的凹槽,并且凹槽的截面面积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可见该调节结构较为简单;其次,在开关垫片的转动过程中,凹槽外露于开关垫片开放区域的长度能逐渐发生变化,即开关垫片可以对连通该凹槽的出气口进行细微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使该出气口的冷气输出流量得到精确调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切换阀,具体是指一种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节能降耗的冰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了降低冰箱能耗,用电动切换阀对冷气输出流量进行调节是其中的关键技术。现有技术中,有很多不同结构类型的电动切换阀,如特开2002-122366号日本公开特许公报公开了一种电动切换阀,它是在阀座上设置一个入口流路和两个位于相离位置上的出口流路,被回转驱动的滑块在阀座的对面上,形成由开放区和非开放区构成的流路开闭形状部,从而在滑块转动时,通过所述流路开闭形状部与两个出口通路的位置变化可以把入口流路的冷媒分配给两个出口流路。在该电动切换阀中,滑块上的流路开闭形状部通过肋状隔壁部分成开放领域和非开发领域,由于非开放领域呈口袋形状,所以滑块端面结构必须要有肋状隔壁部,这种滑块端面具有突起部且分领域的结构和形状比较复杂,可能造成高成本。而且,在非开放领域内,冷媒从21个出口流路流出的同时,出口流路的流出量是不可调节的,难以达到理想的使用要求。另外,基于流路开闭形状部的结构,由于其中任一个出口流路都能在导通与关闭的两个状态之间快速转换,即滑块的一个小角度转动就可以实现导通与关闭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因此,难以实现的冷媒输出流量的精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实现精确调节的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包括有支撑座和开关垫片,所述支撑座顶面开有出气口,所述开关垫片在转动过程中能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顶面开有头部与出气口相连通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截面面积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这样,凹槽的流通面积逐渐变化,利于实现出气口输出流量的精确调节。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的深度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将凹槽设计成其深度和宽度同时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减小,可以使凹槽的截面面积减小趋势更为明显,进而使得出气口冷气输出流量调节更为有效。所述的凹槽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凹槽包括前后相连的前段凹槽和后段凹槽,所述前段凹槽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且前段凹槽的截面面积自前向后逐渐减小,所述后段凹槽的截面积自前向后保持不变。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出气口包括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的凹槽为一个,且该凹槽的头部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相连通,该凹槽的尾部朝向所述的第二出气口。当然,也可以每个出气口分别对应有一个与其连通的凹槽,从而对每个出气口的冷气输出量都进行调节。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的头部向尾部呈弧形状弯曲。凹槽采用弧形状弯曲不仅结构更为合理,而且也利于实现出气口的流量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该调节结构在支撑座顶面开有头部与出气口相连通的凹槽,并且凹槽的截面面积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可见该调节结构较为简单;其次,在开关垫片的转动过程中,凹槽外露于开关垫片开放区域的长度能逐渐发生变化,即开关垫片可以对连通该凹槽的出气口进行细微的开启或关闭,从而使该出气口的冷气输出流量得到精确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支撑座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相互连通的出气口和凹槽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支撑座配合使用的开关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开关垫片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该电动切换阀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通过支撑座I和开关垫片2的配合来实现,电动切换阀工作时,开关垫片2在电动切换阀转子的带动下能相对支撑座I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I顶面开有第一出气口 31和第二出气口 32,凹槽4的头部与第一出气口 31相连通,凹槽4的尾部朝向第二出气口 32,并且凹槽4呈弧形状弯曲。具体地,该凹槽4由前后相连的前段凹槽41和后段凹槽42组成,前段凹槽41与第一出气口 31相连通,且其开口宽度及深度均自前向后逐渐减小,从而使其截面面积也相应逐渐减小。后段凹槽42与前段凹槽41相连通,且其宽度及深度均自前向后保持不变,从而使其截面面积也保持不变。在开关垫片2上开有中心安装孔23和位于中心安装孔一侧的转子安装孔24,中心安装孔23用来安装转子轴,转子安装孔24用来安装转子,开关垫片2的底部成型有台阶,从而形成密封面21和开放区域22。安装时,开关垫片2放置在支撑座I上,其密封面21与支撑座I顶面保持密封。当支撑座I的出气口未被密封面21遮住时,该出气口处于打开状态。当支撑座I的出气口完全被密封面21遮住时,该出气口处于关闭状态。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出气口 31而言,在开关垫片2转动过程中,即使第一出气口31本身还处于被密封面21遮住的状态,由于凹槽4与第一出气口 31处于连通状态,因此,只要凹槽4不被密封面21完全遮住,冷气便可以通过开放区域22而流入凹槽4内,进而流入第一出气口 31内。在开关垫片2转动过程中,凹槽4逐渐打开或者逐渐关闭,并且,由于凹槽4的截面面积自头部向尾部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凹槽4的流通面积逐渐发生变化,因而第一出气口 31不会突然开启或关闭,而是逐渐开启或逐渐关闭,从而实现对第一出气口 31冷气输出流量的精确调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出多种改型或改进。比如该流量调节结构的支撑座顶面凹槽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给出的形式,只要是凹槽的截面面积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又比如出气口的数量也不局限于两个,可以是两个以上,凹槽的数目也不局限于一个,可以是每个出气口都连通有一个对应的凹槽,以对每个出气口的输出流量均进行调节;这些均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包括有支撑座(I)和开关垫片(2),所述支撑座(I)顶面开有出气口,所述开关垫片(2)在转动过程中能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I)顶面开有头部与出气口相连通的凹槽(4),且所述凹槽(4)的截面面积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开口宽度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深度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4)包括前后相连的前段凹槽(41)和后段凹槽(42),所述前段凹槽(41)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且前段凹槽(41)的截面面积自前向后逐渐减小,所述后段凹槽(42)的截面积自前向后保持不变。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包括有第一出气口(31)和第二出气口(32),所述的凹槽(4)为一个,且该凹槽(4)的头部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31)相连通,该凹槽(4)的尾部朝向所述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切换阀的冷气输出流量调节结构,包括有支撑座(1)和开关垫片(2),所述支撑座(1)顶面开有出气口,所述开关垫片(2)在转动过程中能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1)顶面开有头部与出气口相连通的凹槽(4),且所述凹槽(4)的截面面积自凹槽头部向凹槽尾部呈减小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畯铉李寅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爱姆优东海精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