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设备及其悬挂机构的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22216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及其悬挂机构的调平装置,该调平装置包括阻尼油缸、第一油路单元、第二油路单元和调节油箱。阻尼油缸与悬挂机构相连接。第一油路单元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限流阀和第一电磁阀;第二油路单元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限流阀和第二电磁阀。调节油箱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相连通。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控制阻尼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导通或截止状态,调节悬挂机构使其平衡。该工程机械设备,包括臂架和悬挂于臂架上的悬挂机构,还包括上述的调平装置,并通过调平装置调节悬挂机构,使其平衡。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确保悬挂机构在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俯仰动作时,悬挂机构随动自动保持水平状态,从而避免了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及其悬挂机构的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在斗轮机或其他工程设备上,通常都配备了悬挂安装在臂架上的司机室,且司机室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调节为水平状态。但是,当有强风或者有人员走上司机室时,司机室会因为外力以及自身重心的移动而发生倾斜,这会造成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给操作带来不便。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都利用角度传感器和电液推杆进行控制,以保证司机室的平衡。然而,角度传感器容易产生误差并对控制的进度造成影响,且角度传感器和电液推杆等控制单元过多,给安装和检修过程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及其悬挂机构的调平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由外力导致倾斜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调平方式控制单元过多,角度检测误差大和安装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悬挂机构的调平装置,调平装置包括阻尼油缸、第一油路单元、第二油路单元和调节油箱。阻尼油缸与悬挂机构相连接。第一油路单元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限流阀和第一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阻尼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电磁阀的第一油口相连,第一限流阀的一端与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第一限流阀的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第二油路单元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限流阀和第二电磁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阻尼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电磁阀的第一油口相连通,第二限流阀的一端与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第二限流阀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第二电磁阀的第二油口与第一电磁阀的第二油口相连通。调节油箱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的第二油口和第二电磁阀的第二油口相连通。其中,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控制有杆腔和无杆腔之间的导通或截止状态,以调节悬挂机构,使其平衡。其中,调平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油路单元和第四油路单元。第三油路单元包括第三单向阀和第一安全阀,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有杆腔和第一安全阀的进油口相连通,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安全阀的出油口相连通。第四油路单元包括第四单向阀和第二安全阀,第四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无杆腔和第二安全阀的进油口相连通,第四单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二安全阀的出油口相连通。其中,第一电磁阀和/或第二电磁阀处于截止状态时,第一安全阀在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处压强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导通,第二安全阀在第四单向阀的出油口处压强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导通。其中,第一预设值为160巴,第二预设值为130巴。其中,调节油箱分别与第四单向阀的进油口和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其中,悬挂机构悬挂于臂架上,阻尼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与臂架相连接,活塞杆与悬挂机构相连接。其中,第一限流阀和第二限流阀为液压阻尼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包括臂架和悬挂于臂架上的悬挂机构,还包括上述的调平装置,并通过调平装置调节悬挂机构,使其平衡。其中,工程机械设备为斗轮机,悬挂机构为悬挂于臂架上的司机室。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悬挂机构的调平装置来对悬挂机构进行调平,进一步来说,是通过调平装置的阻尼油缸的活塞杆对悬挂机构进行调平,使悬挂机构在有强风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该调平装置能够稳定、精确的控制悬挂机构的水平状态,防止由外力导致倾斜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避免了现有调平方式中控制单元过多,角度检测误差大和安装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调平装置位于悬挂机构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悬挂机构悬挂于臂架上;图2是图1所示调平装置位于悬挂机构上的右视图;图3是图1所示调平装置位于悬挂机构上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调节装置的油路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悬挂机构10悬挂于臂架2上,悬挂机构10的调平装置包括阻尼油缸20、第一油路单元、第二油路单元、第三油路单元、第四油路单元和调节油箱25。其中,臂架2悬挂该悬挂机构10时两者的连接处为悬挂部11。一般而言,悬挂部11位于悬挂机构10重心所在的垂直轴线上,这样,当臂架2将该悬挂机构10吊起的时候,悬挂机构10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悬挂机构10可以为司机室或控制机房等任何重物,这里不作限定。另外,本申请文件所提及的水平状态一般是指悬挂机构10在空中保持和放置在地面时相一致的状态,即平行于水平面的状态。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悬挂机构10也可以悬挂于支架或其他装置上,在本实施例中,仅以悬挂机构10悬挂于臂架2上为例进行说明,本技术不对悬挂机构10的悬挂方式和悬挂位置进行限定。阻尼油缸20的两端分别与臂架2和该悬挂机构10的连接部12相连接,且该连接部12和前述悬挂部11为间隔设置,或者说:连接部12相异于悬挂部11,且两者之间间隔合适的距离。具体地说,阻尼油缸20分为缸体(未标示)和活塞杆201,缸体与臂架2相连接且活塞杆201与悬挂机构10的连接部12相连接,或者是缸体与悬挂机构10的连接部12相连接且活塞杆201与臂架2相连接。阻尼油缸20的内部包括有杆腔202和无杆腔203,两者通过与活塞杆201相连的活塞(未标示)相间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油路单元、第二油路单元、第三油路单元、第四油路单元是共同配合以控制阻尼油缸20中的活塞杆201,下面将一一对其进行介绍。首先说明一下,在本技术中,单向阀是指单向流动的油阀,即油只能从单向阀的进油口流入,并从单向阀的出油口流出。限流阀是指可以调节油路中流量的油阀,油的流动方向是任意的,但流量不能超过限流阀所设置的上限,或者说,可以通过调节限流阀来控制油路中的流量大小。电磁阀则属于一种“控制阀”,可以选择导通油路或者关闭油路(即“断路”)。由于单向阀、限流阀和电磁阀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内容,这里不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油路单元包括第一单向阀21、第一限流阀210和第一电磁阀2100。其中,第一单向阀21的出油口 211与有杆腔202相连通,第一单向阀21的进油口 212与第一电磁阀2100的第一油口 215相连;第一限流阀210的一端213与第一单向阀21的出油口 211相连通,第一限流阀210的另一端214与第一单向阀21的进油口 21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流阀210为液压阻尼阀,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限流阀210还可以为其它具有限流功能的油阀或者是具有限流功能的油路设计,这里不作限定。第二油路单元包括第二单向阀22、第二限流阀220和第二电磁阀2200。其中,第二单向阀22的出油口 221与无杆腔203相连通,第二单向阀22的进油口 222与第二电磁阀2200的第一油口 225相连通;第二限流阀220的一端223与第二单向阀22的出油口 221相连通,第二限流阀2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机构的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包括:阻尼油缸,与所述悬挂机构相连接;第一油路单元,所述第一油路单元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限流阀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油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第一限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限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第二油路单元,所述第二油路单元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限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阻尼油缸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限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限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油口相连通;调节油箱,所述调节油箱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油口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油口相连通;其中,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控制所述有杆腔和所述无杆腔之间的导通或截止状态,以调节所述悬挂机构,使其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样黎明黄琪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物料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