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丹纳赫公司专利>正文

线性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098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性致动器,其包括壳体和相对于壳体被支撑的盖管。螺母接合盖管,以防止螺母相对于盖管旋转。导螺杆可旋转地接合螺母,其中导螺杆的旋转使得螺母沿着导螺杆行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线性致动器,其适于使得工件沿着期望路径进行线性往复运动。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这种线性致动器的改进结构,其尺寸较为紧凑、构造价格低廉、操作安静并且能够处理较重的载荷。
技术介绍
线性致动器是能够用来使得工件沿着期望运动路径进行线性运动(通常是线性往复运动)的装置。典型的线性致动器包括具有可旋转输出轴的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装置连接到螺母和导螺杆机构。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引起导螺杆的对应旋转。螺母具有贯穿形成的开口,该开口具有内螺纹。导螺杆延伸穿过该开口,并且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螺母上形成的内螺纹配合。螺母安装在导螺杆上,使得螺母受到约束而不能在导螺杆旋转时随着导螺杆旋转。因此,导螺杆的旋转使得螺母沿着导螺杆进行轴向线性运动。螺母(和与该螺母连接的工件)的这种轴向运动的方向取决于导螺杆的旋转方向。线性致动器广泛用于从小载荷到重载荷的各种应用。为了适应重载荷,已知的线性致动器结构由较大且较重的金属部件形成。因此,当前使用的许多线性致动器结构是较重且较昂贵的。因此,希望提供改进的线性致动器结构,其重量较轻且生产成本较低廉,并且还能够处理较重的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线性致动器的改进结构,其包括壳体。盖管相对于壳体支撑。螺母接合盖管,以防止螺母相对于盖管旋转。导螺杆可旋转地接合螺母,其中导螺杆的旋转使得螺母沿着导螺杆行进。参考附图,从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线性致动器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线性致动器的透视图,其中外盖已经从线性致动器移除。图3为图2所示线性致动器的分解后视图,其中已经移除了各个内部部件。图4为图2所示线性致动器的透视图,其中额外的内部部件已经被移除或者用虚线示出。图5为图4所示线性致动器的透视图,其中额外的内部部件已经被移除或者用虚线示出。图6为图2所示线性致动器的推力管的放大透视图。图7为图5所示线性致动器的螺母的放大透视图。图8为图4所示线性致动器的螺母与盖管接合的横截面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见附图,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用10表示的线性致动器。所示的线性致动器10是机电致动器,其成本低廉,并且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应用。例如,线性致动器10可以用于医疗保健应用,例如浴缸提升器、轮椅和类似物。然而,应当理解,线性致动器10可以针对任何期望的目的而用于任何期望的环境。所示的线性致动器10包括限定了内部区域的壳体11。所示的壳体11包括第一盖12和第二盖14。壳体11适于密封线性致动器10的内部部件而免于外部条件的影响,并且防止与内部部件干涉。例如,第一盖和第二盖12和14可以是刚性塑料构件,它们进行匹配接合以形成蛤壳式构造,并且彼此超声焊接。壳体11还可以被构造成支撑内部部件,而不需要额外的机械紧固件,如以下将要解释的。因此,第一盖和第二盖12和14可以限定对应的支撑特征,包括例如向内延伸的突出部、支撑槽、相对的孔和类似物。应当理解,第一盖和第二盖12和14可以采用实现本文所述的功能的任何结构。现在参见图2,其示出了线性致动器10,其中第二盖14从壳体11移除,以示出其内部部件。如图所示,线性致动器10包括马达20,该马达适于提供旋转动力源,如以下将要解释的。应当理解,马达20可以是被构造成提供旋转动力源的任何设备,但是优选地为电动装置。如图所示,马达20通过对应的支撑突出部安装在壳体11内,该支撑突出部可以由第一盖和第二盖12和14 一体地形成。一对O形环22 (图3中示出了两个O形环22)可以位于马达20的相对两端处,并且可以定位在马达20和支撑突出部之间,以用于衰减噪声和振动,否则这些噪声和振动可能传递到壳体11。所示的马达20包括输出轴24。所示的输出轴24实施为螺纹蜗杆驱动器,其目的将在以下解释。输出轴24的远侧端部通过衬套26旋转地安装到第一盖12,该衬套继而插入到通过第一盖12固定的O形环28中。应当理解,马达20和输出轴24能够以实现这里和以下所述的目的的任何方式构造。现在参见图2和3,所示的输出轴24接合蜗轮30,并且使蜗轮30绕第一销31旋转。所示的第一销31具有与由输出轴24限定的轴线大致垂直的轴线。这种构造允许将较高的转矩转换为线性运动,同时也解决在内部作用在线性致动器10上的合力。因此,第一销31可以通过由第一盖和第二盖12和14限定的一对相对的安装孔而固定到壳体11 (例如见图5)。输入齿轮32也安装在第一销31上,并且连接到蜗轮30以用于随该蜗轮旋转。因此,第一销31可以包括衬套33 (见图4)或任何其他支承结构,以用于将蜗轮30和输入齿轮32可旋转地安装到其上。输出齿轮34安装在第二销35上,以用于与输入齿轮32接合。输入齿轮32和输出齿轮34可以被构造成任何类型的齿轮结构,例如正齿轮或螺旋齿轮。因此,显而易见的是,输出齿轮34相对于输入齿轮32沿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二销35可以与第一销31大致平行,并且类似地,可以通过由第一盖和第二盖12和14限定的一对相对的安装孔而固定到壳体11(例如见图5)。驱动齿轮37也可以安装在第二销35上,并且连接到输出齿轮34以用于随该输出齿轮旋转。因此,第二销35还可以包括衬套36或任何其他支承结构,以用于将输出齿轮34和驱动齿轮37可旋转地安装到其上。如图3所示,所示的线性致动器10还包括从动齿轮38,该从动齿轮38与驱动齿轮37啮合以用于随该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37和从动齿轮38彼此形成大体直角,因此可以实施为合适的齿轮结构,例如锥齿轮或斜齿轮。现在参见图2和6,线性致动器10还包括由壳体11支撑的推力管40。所示的推力管40限定了具有开口端部的大致圆柱形部分。推力管40的开口端部可以限定内螺纹直径42,其目的将在以下解释。所示的推力管40还包括延伸穿过其侧壁的多个开口。如图2所示,蜗轮30的下部部分向下延伸到在推力管40的顶部表面中相应地形成的开口中。这种构造允许线性致动器10结合有期望的齿轮比,同时还最小化在壳体11的内部区域中占据的空间大小。另外,推力管4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构件44,以用于接合第一盖和第二盖12和14,从而将推力管40固定地安装在壳体11内。推力管40可以针对任何期望的应用以任何方式构造。如图所示,推力管40的相对两端从壳体11延伸穿过由第一盖和第二盖12和14限定的孔口(未示出)。推力管40的端部部分限定了安装部分,该安装部分被构造成将线性致动器10固定到单独的部件(未示出)。例如,所示的推力管40限定了分叉端部,该分叉端部具有贯穿延伸的通孔。然而,推力管40的端部部分可以针对任何期望的应用以任何方式构造。现在参见图4和5,其示出了线性致动器10,其中额外的内部部件被移除或以虚线显示。如图所示,线性致动器10还包括导螺杆50。所示的导螺杆50限定了长形轴,该长形轴被旋转地支撑在壳体11内。导螺杆50限定了外螺纹52,其目的将在以下解释。外螺纹52可以具有任何角度、螺距、导程、深度或其它期望尺寸。应当理解,导螺杆50可以针对任何期望的应用以任何方式构造。所示的导螺杆50的第一端部延伸到推力管40的开口端部中。如图5所示,轴承组件54可以插入到推力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C·阿尔法诺R·利普塞特E·迈尔斯G·尼科尔斯P·保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丹纳赫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