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薄型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多条导电条、表面玻璃、疏水性材质。所述导电条,包括交叠的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电条与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条所组成的网格,而表面玻璃覆盖于所述导电条,并且小于0.7毫米。此外,疏水性材质涂布于所述表面玻璃的表面,形成一疏水性表面。其中,当手指滑动于疏水性表面而遗留水气时,所述水气被疏水性表面分成多个水粒。据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水跨过两条以上的导电条,产生额外的电容性耦合,从而避免了鬼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摸屏,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疏水性表面的薄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A,触摸屏的表面通常是由玻璃11构成,表面具有许多细小凹凸的结构,容易让水12附着。有的人手指13容易产生汗液,在手滑过触摸屏表面时,会在触摸屏上流下一道水痕14,如图1B所示。请再参照图1B,电容式触摸屏15具有交叠的多条第一导电条16与第二导电条17。在侦测时,借由比对触碰前与触碰时导电条上信号的差异,以侦测出触碰的位置。前述的水痕14可能跨越多条导电条,水痕14中的水与导电条间可能存在电容式耦合,因此导电条上的信号可能因为与水痕14中的水间的电容性耦合而逸流到其他与水痕14中的水电容性耦合的导电条。当触摸屏的表层玻璃较厚时,导电条与触摸屏表面的距离较大,逸流的信号很微弱,对于位置的判断的影响很小。然而,当水痕是覆盖在薄的电容式触摸屏时,逸流的信号可能在被侦测到的信号上产生显著的差异,造成误判出鬼点。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显然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极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技术,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手汗的水痕在薄电容式触摸屏上造成鬼点的问题,借由在表面玻璃厚度小于或等于0.7毫米以下的薄电容式触摸屏上涂布一层疏水性材质,把手指滑动在面板表面遗留下的水气分成多个水粒子,避免水跨过两条以上的导电条,产生额外的电容性耦合,也避免了鬼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型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多条导电条、表面玻璃、疏水性材质。所述导电条,包括交叠的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电条与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条所组成的网格,而表面玻璃覆盖于所述导电条,并且所述表面玻璃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0.7毫米。此外,疏水性材质涂布于所述表面玻璃的表面,形成一疏水性表面。其中,当手指滑动于疏水性表面而遗留水气时,所述水气被疏水性表面分成多个水粒子,每个水粒子小于所述平行排列的导电条间的最小间隙,避免水气凝结成为跨多条导电条的水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方法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疏水性表面具有疏水性材质构成的多个突起,其中所述水粒子位于所述突起顶端。前述的疏水性表面具有疏水性材质构成的多个疏水区域,所述疏水区域区隔出多个容水空间,其中所述水粒子位于所述容水空间。前述的疏水性表面具有疏水性材质构成的多个疏水区域与多个亲水区域,所述疏水区域区隔所述亲水区域,其中所述水粒子位于所述亲水区域。前述的亲水区域的表面具有亲水性材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型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多条导电条、表面玻璃、疏水性-亲水性复合物。所述导电条,包括交叠的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电条与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条所组成的网格,而表面玻璃覆盖于所述导电条,并且所述表面玻璃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0.7毫米。此夕卜,疏水性-亲水性复合物涂布于所述表面玻璃的表面,形成多个疏水区域与所述疏水区域区隔出的多个亲水区域。其中,当手指滑动于疏水性-亲水性复合物上而遗留水气时,所述水气被疏水性-亲水性复合物分成多个水粒子,每个水粒子小于所述平行排列的导电条间的最小间隙,避免水气凝结成为跨多条导电条的水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因疏水性材质造成手指遗留的水气被分成微小粒子,在两导电条上不会构成跨导电条的水膜,也不会因此造成额外的电容性耦合,使得信号产生预期外的变化。也由于水粒子微小,能更快速的蒸发,让水气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附图说明图1A为先前技术中触摸屏表面沾附水的示意图;图1B为先前技术中手指滑过触摸屏表面形成水痕的示意图;图2A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疏水性材质的第一范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疏水性材质的第二范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疏水性材质的第三范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表面玻璃12水 13手指14水痕15电容式触摸屏16第一导电条 17第二导电条21突出物22水粒子23疏水区域24容水区域25亲水区域 27亲水性材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容式触摸屏的侦测方法和电容式触摸屏的具体实施方式、步骤、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另外,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熟悉该项技艺者能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图示内各部分并没有依照其相对的尺寸而绘图,某些尺寸与其他相关尺度的比例会被突显而显得夸张,且不相关的细节部分亦未完全绘出,以求图示的简洁。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薄电容式触摸屏,是在电容式触摸屏上涂布(coating) —层疏水性(hydrophobic)材质,其中电容式触摸屏的表面玻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7毫米(mm)。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具有多条导电条,包括多条第一导电条与多条第二导电条。所述的第一导电条与所述的第二导电条彼此间相叠,并且以介电材质隔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范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条间平形排列,并且所述第二导电条间平形排列。前述疏水性材质在面板表面形成莲花效应(lotus effect),把手指滑动在面板表面而遗留下的水分(moisture)细分为多个微小水粒子,每个水粒子都远小于平行排列的导电条间的最小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范例中,如图2A所示,疏水性材质在面板表面构成多个微小突出物21,手指滑动在面板表面而遗留下的水分分成位于所述突出物21顶端的多个微小水粒子2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范例中,如图2B所示,疏水性材质在面板表面构成多个疏水区域23,所述疏水区域23将面板表面区隔成多个容水区域24,把手指滑动在面板表面而遗留下的水分分成位于所述容水区域24的多个微小水粒子22。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范例中,如图3所示,疏水性材质在面板表面构成多个疏水区域23,并且在疏水区域23间具有亲水性材质27而构成多个亲水(hydrophilic)区域25,能把手指滑动在面板表面而遗留下的水分分成多个微小水粒子22,凝聚于亲水区域25,并由疏水区域23所区隔。其中,亲水区域25可以是由疏水性材质连续地围绕,或是由疏水性材质构成的突起非连续性地包围。在不具疏水性材质的玻璃表面,手指滑动在面板表面而遗留的水气会形成一大片或多触小片的水膜,当水膜跨过两平行的导电条时,将可能透过水膜产生额外的电容耦合,造成鬼点的误判。然而,依据本发提出的在面板表面涂布前述疏水性材质,切分手指滑动在面板表面而遗留的水气形成各自独立的微小水粒子,避免跨导电条的水膜的产生,进一步组止因跨导电条的水膜产生的额外电容性耦合,使得触控的判断更为精准。前述的跨导电条的水膜造成的额外电容性耦合的影响会在表面玻璃越薄时造成越大的影响,尤其是当表面玻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7毫米时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由于手指遗留的水气被分成很小的水粒子,因此更容易蒸发,尤其是电容式触摸屏是置放于显示器前端时,显示器辐射的热能加速水粒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导电条,包括交叠的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电条与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条所组成的网格;一表面玻璃,覆盖于所述导电条,并且所述表面玻璃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0.7毫米;一疏水性材质,涂布于所述表面玻璃的表面,形成一疏水性表面;其中当手指滑动于疏水性表面而遗留水气时,所述水气被疏水性表面分成多个水粒子,每个水粒子小于所述平行排列的导电条间的最小间隙,避免水气凝结成为跨多条导电条的水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富,
申请(专利权)人: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