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结构安全全寿命监控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山岭隧道普遍采用新奥法设计施工技术,隧道主体结构以锚喷支护和模筑混凝土复合衬砌结构为主流形式。在具体的施工方法中开挖步骤及锚喷支护和模筑混凝土的施设时机往往因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及围岩和环境条件出现极大的差异而导致同样的主体结构而具有不同水平的安全储备。同时,因地下水长期侵蚀等原因会引起锚杆失效、钢筋锈蚀、混凝土腐蚀导致衬砌结构实际承载力下降。近期国内部分省市即出现过因围压或其它未预见的原因而导致在施工期间及已经建成的山岭隧道主体结构失稳严重坍塌的重大事故,也有大量国内外铁路及公路隧道主体结构因严重开裂等工程病害出现破坏而影响行车安全和中断交通的报导。但是,截止目前,针对山岭隧道安全性监控大多集中在施工期间,而对于营运期间开展结构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并不多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实现对隧道建成初期至营运期全过程主体结构安全与健康状态的智能评价,形成隧道施工及营运期结构整体健康状况的评估体系的隧道施工及营运期一体化监控系统及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施工及营运期一体化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埋设于隧道施工及建成初期的不同断面中的传感器、多个自动采集仪、数据传输系统、协议转换器和监控计算机,多个自动采集仪之间通过总线串联,每个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对应的自动采集仪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采集仪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与所述协议转换器通讯连接,所述协议转换器的数据端口与所述监控计算机的数据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