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504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有活塞,并可用其阻隔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流通;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次管道与辅助管道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以连通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辅助管道内包含有可上下移动的溢流活塞和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溢流活塞的下侧;所述溢流活塞的底部设有通孔,并可用其与溢流通道对接以连通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管道在主管道内的通路发生压力波动或者失效后,次管道内的通路可以起到补充稳压或者维持继续工作的作用,保障了系统动力源的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特别是一种用于气液介质管道具有补充稳压功能的管道。
技术介绍
通常各种压力管道都是具有单一的动力源,这种结构的管道在动力源发生故障后,管道系统即就瘫痪,无法维持系统工作,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用于气液介质管道具有补充稳压功能的管道。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有活塞,并可用其阻隔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流通;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次管道与辅助管道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以连通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辅助管道内包含有可上下移动的溢流活塞和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溢流活塞的下侧;所述溢流活塞的底部设有通孔,并可用其与溢流通道对接以连通次管道和辅助管道。优选的,所述活塞包括阻隔部和顶杆部;所述阻隔部可在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来回移动,当其位于次管道内时就可阻隔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流通;所述顶杆部设置在主管道内,以限制活塞的上移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活塞顶杆部的外侧。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方案所述的管道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把主管道作为正常工作通道使用的同时把次管道补充作为事故通路使用,其均满足工作压力值;其中主管道内的压力值大于次管道内的压力值,使得在主管道内的通路正常工作时可以推动溢流活塞,使其与溢流通道对接,从而使得次管道内的通路不参加工作;当主管道内的通路发生异常时,溢流活塞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其不能与溢流通道对接,这时次管道内的通路就会打开活塞并参与工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道在主管道内的通路发生压力波动或者失效后,次管道内的通路可以起到补充稳压或者维持继续工作的作用,保障了系统动力源的供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管道;2、次管道;3、辅助管道;4、活塞;5、第一弹簧;6、溢流通道;7、溢流活 塞;8、第二弹簧;9、通孔;10、阻隔部;11、顶杆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道,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I上依次设置有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 ;所述次管道2与主管道I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有活塞4,并可用其阻隔次管道2与主管道I之间的流通;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第一弹簧5,且所述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管道I的内侧壁上;所述次管道2与辅助管道3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6,以连通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 ;所述辅助管道3内包含有可上下移动的溢流活塞7和第二弹簧8,且所述第二弹簧8设置在溢流活塞7的下侧;所述溢流活塞7的底部设有通孔9,并可用其与溢流通道6对接以连通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其中所述活塞4包括阻隔部10和顶杆部11 ;所述阻隔部10可在次管道2与主管道I之间来回移动,当其位于次管道2内时就可阻隔次管道2与主管道I之间的流通;所述顶杆部11设置在主管道I内,以限制活塞4的上移距离;所述第一弹簧5设置在活塞4顶杆部11的外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道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把主管道I作为正常工作通道使用的同时把次管道2补充作为事故通路使用,其均满足工作压力值;其中主管道I内的压力值大于次管道2内的压力值,使得在主管道I内的通路正常工作时可以推动溢流活塞7,使其与溢流通道6对接,从而使得次管道2内的通路不参加工作;当主管道I内的通路发生异常时,溢流活塞7在第二弹簧8的作用下上移,从而使得其不能与溢流通道6对接,这时次管道2内的通路就会打开活塞4并参与工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道在主管道I内的通路发生压力波动或者失效后,次管道2内的通路可以起到补充稳压或者维持继续工作的作用,保障了系统动力源的供应。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I)上依次设置有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所述次管道(2)与主管道(I)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有活塞(4),并可用其阻隔次管道(2)与主管道(I)之间的流通;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第一弹簧(5),且所述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管道(I)的内侧壁上;所述次管道(2)与辅助管道(3)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6),以连通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所述辅助管道(3)内包含有可上下移动的溢流活塞(7)和第二弹簧(8),且所述第二弹簧(8)设置在溢流活塞(7)的下侧;所述溢流活塞(7)的底部设有通孔(9),并可用其与溢流通道(6)对接以连通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包括阻隔部(10)和顶杆部(11);所述阻隔部(10)可在次管道(2)与主管道(I)之间来回移动,当其位于次管道(2)内时就可阻隔次管道(2)与主管道(I)之间的流通;所述顶杆部(11)设置在主管道(I)内,以限制活塞(4)的上移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5)设置在活塞(4)顶杆部(11)的外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依次设置有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有活塞,并可用其阻隔次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流通;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次管道与辅助管道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以连通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所述辅助管道内包含有可上下移动的溢流活塞和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溢流活塞的下侧;所述溢流活塞的底部设有通孔,并可用其与溢流通道对接以连通次管道和辅助管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道在主管道内的通路发生压力波动或者失效后,次管道内的通路可以起到补充稳压或者维持继续工作的作用,保障了系统动力源的供应。文档编号F16L41/02GK103195996SQ20131014585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黄晓明 申请人: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上依次设置有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所述次管道(2)与主管道(1)之间的接触部设置有活塞(4),并可用其阻隔次管道(2)与主管道(1)之间的流通;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第一弹簧(5),且所述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主管道(1)的内侧壁上;所述次管道(2)与辅助管道(3)之间设置有溢流通道(6),以连通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所述辅助管道(3)内包含有可上下移动的溢流活塞(7)和第二弹簧(8),且所述第二弹簧(8)设置在溢流活塞(7)的下侧;所述溢流活塞(7)的底部设有通孔(9),并可用其与溢流通道(6)对接以连通次管道(2)和辅助管道(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铉动三维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