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纱丝光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391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子纱丝光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松式络筒、烧碱处理、脱水并络筒、再次烧碱处理,在完成再次烧碱处理后可按产品要求进行前处理、染色或增白等工序。上述丝光处理方法以采用筒子纱染色缸为设备对筒子纱进行丝光处理,用一般的通用设备实现了目前需要多种专有设备完成的纱线丝光工艺,且处理效果相近,不影响染色质量。此外,与绞纱丝光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小、工艺控制简单、不需要专有设备、生产批量灵活、人员劳动强度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的双丝光面料,其通过绞纱丝光后织成面料再次丝光完成两次丝光流程处理,所得面料具有强烈的丝光效果,手感、光泽非常好,但由于价格较高,一般做为高档服装面料销售。绞纱丝光一般流程为:原纱、烧毛、退绕成绞、绞纱丝光、前处理、染色、绞纱络筒。其中退绕成绞、绞纱络筒车速慢,绞纱易错乱打结,需要较多人力进行梳理,生产效率低。绞纱丝光一般一次处理10-20kg绞纱,每次处理耗时约5min,加工批量小,生产速度低,同时由于工艺中需要较低温度的烧碱溶液(一般20-24°C),通常消耗大量能源进行降温处理。另夕卜,纱线烧毛及绞纱丝光需要专用设备,尤其是绞纱丝光设备,其张力臂的张力均匀性要求高,一般需要国外进口,价格昂贵。由于绞纱丝光的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设备昂贵,致使丝光纱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很多应用丝光纱的企业一般外购丝光后的纱线进行染色等后续加工,完成丝光纱线成品。染色前的丝光纱主要生产流程为:原纱、烧毛、退绕成绞、绞纱丝光、烘干、绞纱络筒、出货运输。丝光后的纱线需要烘干进行包装出货,而自主生产中丝光后不需烘干直接染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子纱丝光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松式络筒:将原纱进行松式络筒得到筒子纱,所述筒子纱的筒子密度为0.22?0.50g/cm3;(2)、烧碱处理:将步骤(1)的筒子纱放入染色缸中,加入180?320g/L的烧碱溶液,45?90℃处理1?15分钟,排掉烧碱溶液并加水清洗,中和所述筒子纱的pH值为5?9.5;(3)、脱水并络筒:将步骤(2)中烧碱处理过的筒子纱取出,脱水至所述筒子纱的含水率小于55%,得到脱水后的筒子纱,然后将所述脱水后的筒子纱进行络筒,得到筒子密度为0.22?0.50g/cm3的筒子纱;(4)、再次烧碱处理:将步骤(3)中的筒子纱放入染色缸中,加入18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小来吴海彬王茂龙肖军何韵湘岳连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