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二-(N-吩噻嗪基)芴酮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78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吩噻嗪衍生物,化学名称2,7-二-(N-吩噻嗪基)芴酮,结构式如下:其制备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按照吩噻嗪:2,7-二溴芴酮:碳酸钾:碘化亚铜=1:0.3-0.5:2-3:1-1.2的物质的量比混合,依次加入各占吩噻嗪质量0.2-0.3%的吡啶和1,10-邻菲罗啉,占吩噻嗪质量5-7.5%的1,3-二甲基丙撑脲,于180-200℃避光搅拌反应60-90h。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2,7-二-(N-吩噻嗪基)芴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可应用于有机照明和显示的蓝光主体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7-二-(n-吩噻嗪基)芴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N-取代的吩噻嗪衍生物,以及该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是一种新型的平面显示器件,具有节能、响应速度快、颜色稳定、环境适应性强、无辐射、寿命长、质量轻、厚度薄等特点。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主要为某些共轭的有机小分子或高分子。有机小分子的特点是其化学结构的可调范围宽,在小分子中引入烯、炔、芳环等可以改变体系的共轭程度,从而调节化合物的发光颜色;在共轭体系中引入不同的生色团或有不同的推、拉电子效应的基团,可以对共轭体系的电子结构进行微调,进而使化合物的光电性能发生变化。吩噻嗪是一类含有富电子的氮和硫原子的芳香杂环化合物,由于吩噻嗪高电子富集程度,含吩噻嗪基元的共轭聚合物材料非常利于空穴的注入与传输,因此吩噻嗪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好的能够降低发光材料离子化电势的结构基元。而且,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吩噻嗪分子具有非平面结构,这一点与平面型的咔唑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吩噻嗪分子的非平面性能够阻止导致器件量子效率降低的n键聚集和分子间激基复合物的形成,因而有望提闻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发光性能的吩噻嗪衍生物,以及该吩噻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吩噻嗪衍生物化学名称为,7- 二 -(N-吩噻嗪基)芴酮(简写为DPhFO),其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吩噻嗪衍生物,7- 二 -(N-吩噻嗪基)芴酮,具有以下结构式:.权利要求1所述,7-二-(N-吩噻嗪基)芴酮的制备方法,在氮气保护下,按照吩噻嗪:,7- 二溴芴酮:碳酸钾:碘化亚铜=1:0.3-0.5:-3:1-1.的物质的量比混合,依次加入各占吩噻嗪质量0.-0.3%的吡啶和1,10-邻菲罗啉,占吩噻嗪质量5-7.5%的1,3- 二甲基丙撑脲,于180-00°C避光搅拌反应60-90h。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7-二 -(N-吩噻嗪基)芴酮的制备方法,是将反应完毕后的反应混合物趁热倒入二氯甲烷中,过滤,滤液冷却后得到固体结晶,置于硅胶柱上,配制体积比为石油醚:二氯甲烷=4-6:1的洗脱剂进行层析,除去洗脱剂得到纯化的.,7-二-(N-吩噻嗪基)芴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吩噻嗪衍生物,化学名称,7-二-(N-吩噻嗪基)芴酮,结构式如下其制备方法为在氮气保护下,按照吩噻嗪:,7-二溴芴酮:碳酸钾:碘化亚铜=1:0.3-0.5:-3:1-1.的物质的量比混合,依次加入各占吩噻嗪质量0.-0.3%的吡啶和1,10-邻菲罗啉,占吩噻嗪质量5-7.5%的1,3-二甲基丙撑脲,于180-00℃避光搅拌反应60-90h。本专利技术制备的,7-二-(N-吩噻嗪基)芴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可应用于有机照明和显示的蓝光主体材料。文档编号C09K11/06GK103193733SQ0131013771公开日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013年4月0日 优先权日013年4月0日专利技术者王 华, 高志翔, 武钰铃, 徐阳, 苗艳勤 申请人:山西博士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吩噻嗪衍生物2,7?二?(N?吩噻嗪基)芴酮,具有以下结构式:。212763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高志翔武钰铃徐阳苗艳勤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博士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