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滤池的高效自养脱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36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55
一种生物滤池高效的自养脱氮方法属于废水自养脱氮领域。步骤为:接种CANON工艺生物膜,通过先厌氧后好氧的启动方式成功启动自养脱氮生物滤池;反应器启动成功后,通过控制进水流量和曝气量,增加反应器的气水比,即曝气量与进水流量之比,不断提高反应器的去除负荷。当反应器的氨氮去除率大于99%时,提高进水流量;当出水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小于30mg/L时,增大曝气量;最终反应器总氮去除率达到80%~89%,总氮去除负荷达到1.0~3.11kgN·m-3·d-1,实现了高效的自养脱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处理负荷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生物滤池全程自养脱氮的高效运行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自养脱氮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滤池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高效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水污染日益加剧,造成水质性缺水和原本的资源性缺水彼此重叠,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其中,氮素污染是主要的一项危害。然而,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不但存在流程长、供氧量高、需要外加碳源、污泥产量高等先天性不足。因此,各国学者纷纷开展了各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和工艺的研究。1997年,德国Hannover大学的Hippen等人在研究一个垃圾填埋厂处理渗滤水的生物转盘时,发现在限氧(D0=0.8mg/L)和偏碱性的(pH=8.0 8.5)条件下,且无明显的NO2--N和NO3--N的累积的情况下,有大约60%的NH4+-N转化为N2脱除。由于反应器进水的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和C/N值都很低,且反应器的COD损失也较小,反应器中溶解氧一直存在,所以氮损失不是由异养反硝化引起的,即NH/-N去除现象是自养过程。这种在同一个反应器中,由自养的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协调作用,将NH/-N转化为N2去除的现象被称为全程自养脱氮。 全程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滤池的高效自养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启动期,接种CANON工艺的生物膜,接种污泥浓度为1~3g/L;采用先厌氧后好氧的方式启动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温度控制在25~35℃,进水pH值维持在7.69~8.49之间;厌氧期进水氨氮浓度与亚硝酸盐氮浓度质量浓度之比为1:1.3,氨氮浓度为200~400mg/L,亚硝酸盐氮浓度为260~520mg/L,水力停留时间8~15h,当总氮去除率达到50%以上,继续维持运行20~40d;好氧期进水氨氮浓度为350~450mg/L,曝气强度为0.3~2.0L/min,水力停留时间5~8h,当总氮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总氮去除负荷达到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梁瑜海畅晓燕张肖静崔少明杨卓张翠丹吴青苏庆岭范丹张玉龙周元正门绚杨胤何永平曾辉平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