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再生水和污水为主要水源的受污染地表水深度净化组合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反应器、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反应器、混凝沉淀池、臭氧接触池和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应器。其中,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充填两种多孔悬浮型填料,填料中投加高效工程菌剂;缺氧生物滤池反应器内部具有多孔悬浮型表面亲水性改性聚氨酯填料,填料中投加高效工程菌剂;混凝沉淀池的污水中添加混凝剂;臭氧接触池底部具有微孔曝气头,池壁内侧具有间隔交错设置的导流板;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应器内部填充柱状活性炭填料,填料中投加高效工程菌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受污染地表水净化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采用多层滤料高效 生物滤池-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混凝沉淀-预臭氧-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应器 组合工艺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球性的需水量增大导致世界水资源短缺和水 污染不断加剧,人类对再生水资源化利用和城市水环境整治需求已显得日益紧迫,急需受 污染地表水净化技术的研发用以恢复河湖水体功能要求,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和构建良 好的生态系统。其中,生物滤池作为一种固定填料生物膜法,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 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 术。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对填料进行优选,保留多孔滤料比表面 大、挂膜率高、为微生物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创造适宜环境等特点的同时,兼顾大孔隙滤料 通量高、不易堵塞等优点,因而具有对水中有机物及总氮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运行稳定,几乎无剩余污泥排放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脱氮工艺中。生物强化滤池工艺通过高效菌种的添加,实现了对普通生物滤池过滤和生物降解 作用的强化,获得理想的微生物浓度,由此实现对各类污染物的高效去除。缺氧生物滤池工艺作为一种淹没式的固定填料生物膜法,因具有对水中有机物及 总氮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几乎无剩余污泥排放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于污水处理的脱氮工艺中。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工艺通过高效菌种的添加,提高了微生 物浓度,进一步提升水中有机物及总氮处理效率。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技术起源于饮用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研究,是将活性炭物 理化学吸附、臭氧化学氧化、生物氧化降解等多种技术合为一体的工艺。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原水首先进行臭氧氧化,污水中部分有机物得以去除的同时可生化性也得到适度提高,之后 经活性炭吸附并利用活性炭上生物膜的生物降解作用得以净化。O3-生物强化是O3-BAC技术 的升级,是在传统O3-BAC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生物作用,具有提高系统对各项污染物的 去除效果和运行稳定性等优点,可使该工艺在污水净化中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混凝沉淀法是一种化学净化法,通常是在沉淀池中投放混凝剂,使污水中的磷和 悬浮型有机物形成沉淀以净化水质。河湖等受污染地表水相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具有溶解氧浓度较高、有机污 染物和C/N比均较低的特点,属于贫营养污水,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及生物降解,因此上述 各项工艺在受污染地表水的应用中,对有机污染物和总氮处理效果不理想,亟需研发针对 地表水的水质特点的净化装置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等单项工艺在处理微污染河水净化过程中技术性和针对性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包括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 池-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混凝沉淀-预臭氧-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的受污染地表 水深度净化组合装置。与同类单项及常规组合装置相比,该装置可维持较高固定化微生物 浓度,且具有生物降解、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等多种功能,能实现生物降解中的硝化和反硝 化作用达到对总氮的去除,同时保证有机物和氨氮的高效去除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受污染地表水深度净化组合装置,其包括 依次连接的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反应器2、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反应器3、混凝沉淀池 4、臭氧接触池5和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应器6。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可包括进水泵8、臭氧发生器19和鼓风机38 ;其中,进水泵8的入水口 101连接受污染水源,其出水口 102连接位于所述多层滤 料高效生物滤池反应器2底部的入水口 103 ;该多层高效生物滤池反应器上部的出水口 104 与所述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反应器3底部的入水口 105连接;位于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 池反应器上部的出水口 106与位于所述混凝沉淀池4中部的入水口 107连接;该混凝沉淀 池上部的出水口 108与所述臭氧接触池5底部的入水口 109连接;位于臭氧接触柱池上部 的出水口 110与位于所述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应器3上部的入水口 111连接;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反应器2内部具有聚丙烯悬浮填料201和多孔悬浮型表 面亲水性改性聚氨酯填料202,两种填料间隔填充,各填充5 7层,每层的厚度分别为 0. 03m 0. 05m和0. 10 0. 12m,填料层总有效高度为0. 6m 1. 2m ;运行初期,填料内部 投加高效工程菌剂,投加比例为4 IOg菌剂/L ;该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反应器2底部 具有进气口,该进气口连接鼓风机38 ;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反应器3内部具有多孔悬浮型表面亲水性改性聚氨酯填 料202,填料层总高度为0. 6m 1. 5m ;运行初期,填料内部投加高效工程菌剂,投加比例为 4 IOg菌剂/L ;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反应器3底部具有进气口,其连接鼓风机38 ;混凝沉淀池4内的污水中添加混凝剂;臭氧接触池5底部具有微孔曝气头21,微孔曝气头与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臭氧发 生器19连接;臭氧接触池5池壁内侧具有间隔交错设置的导流板22,各导流板平面平行于 水平方向,导流板高差间隔0. 06m 0. Im;臭氧接触池5顶部具有排气口 18 ;该臭氧接触池 5的有效高度为0. 8m 1.細;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应器6,内部填充柱状活性炭填料20,填料层厚度为 0. 8至1. 5m ;反应器底部具有微孔曝气头27,曝气头27连接鼓风机38 ;运行初期,活性炭填 料内部投加高效工程菌剂,投加比例1. 2 2g菌剂/L。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聚丙烯悬浮填料201优选形状为球状或环状,其湿密 度为 0. 5g/cm3 0. 8g/cm3,空隙率为 0. 85 % 0. 95 %,比表面积为 80m2/m3-160m2/m3 ; 所述多孔悬浮型表面亲水性改性聚氨酯填料202的湿密度为0. 6 1. 2g/cm3,持水量为 2000% -3000%,比表面积为 80m2/g-150m7g。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活性炭优选碘值为850 1000mg/g,亚甲基蓝值> 120mg/g,强度> 92%,比表面积> 850m2/g,总孔容积> 0. 8cm3/g,粒径为3. Omm 4. 0_。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可包括清水池7和反洗回流泵31 ;该清水池入水 口 113与所述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应器的出水口 112相连接;该清水池的一个出水口 114经反洗回流泵31分别连接所述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反应器2底部的反洗入水口 301、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反应器3底部的反洗入水口 302和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 应器6底部的反洗入水口 303。本技术针对受污染地表水的成分特点,提供一种高效净化受污染地表水的装 置。其有益效果在于(1)优选滤料的设置使得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单元内存在较大溶氧浓度梯度, 为系统内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发生创造有利环境,同时出水溶解氧浓度逐步降低,为生 物强化缺氧滤池单元中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此外,不同孔径滤料的配置使得滤池 在具有高生物挂膜率的同时兼具通量大和不易堵塞的特点。(2)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污染地表水深度净化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滤料高效生物滤池反应器(2)、生物强化缺氧生物滤池反应器(3)、混凝沉淀池(4)、臭氧接触池(5)和好氧生物强化活性炭滤池反应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日红,申颖洁,战楠,李其军,高振宇,孟庆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