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价金属与碳的组合内电解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345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涉及水中硝酸盐氮的去除方法,特别涉及零价金属与碳的组合内电解催化还原水中污染物硝酸盐氮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是利用零价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和其与活性碳等导电物质的内电解效应,加快电子在固液相界面的转移,从而使硝酸盐氮得以更为迅速的还原去除,同时由于内电解效应,零价金属可延长使用寿命,反应效率得以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颗粒状或粉末状的零价金属和碳材料直接投加或混合后投加到含有硝酸盐氮的水中,反应时可进行一定强度的搅拌,硝酸盐可在金属表面直接还原,也可在内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产生新生态氢[H]的作用下被还原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二次污染少,反应时空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涉及水中硝酸盐氮的去除方法,特别涉及零价金属与碳的组合内电解催化还原水中污染物硝酸盐氮的方法。
技术介绍
硝酸盐氮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地下水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农业大量人工合成氮肥的广泛使用和某些工业废物的违规排放。近年来,我国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已高达40mg/L(以氮计)。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危害主要是诱发高铁血蛋白症,同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具有致癌的作用。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硝酸盐氮的浓度仅为10mg/L。因此,对于很多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地区来说,水中硝酸盐氮的净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比较成熟的脱硝工艺可以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还原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但物理法只是发生了污染物的转移或浓缩,并没有对其进行彻底的转化。生物法可以彻底将硝酸盐转化成氮气,但反应器结构复杂,细菌反硝化容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化学还原法包括金属单质还原法、氢催化还原法和电化学还原法。其中,金属单质还原法是近年来才发展出来的一种脱硝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价金属与碳的组合内电解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其特征是:将颗粒状或粉末状的零价金属和碳材料直接投加或混合后投加到含有硝酸盐氮的水中,其中:零价金属的投加量为0.5?10g/L,零价金属与碳材料的体积比值为0.1?10;充分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硝酸盐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娟万东锦胡承志刘锐平曲久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