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贻勃专利>正文

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201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包括至少一个推进单元,该推进单元包括:纵向轴承轴;横向轴承轴;曲柄连杆机构,该曲柄连杆机构包括固定于该横向轴承轴外端的法兰盘以及枢接于该法兰盘的边缘处的连杆;缸体,该缸体的轴心线的走向相同于该纵向轴承轴的轴心线,且该缸体的后端设有排水口、侧壁上开有进水口;回漏水阀,该回漏水阀包括连接至该连杆的阀杆,该阀杆的后部固定有圆盘形的阀体,该阀体和该缸体相配,同时,该阀体上开有至少1个通孔,且该阀体的后表面上铰连有至少1个和该通孔相配的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推动力较大,且工作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舰船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
技术介绍
舰船在航行时的推进装置多采用螺旋桨。即,该螺旋桨旋转后,对水产生后推力,从而推动该舰船前进。其缺陷在于:推动力较小,且工作时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它具有推动力较大,且工作噪音小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至动力装置的推进单元,所述推进单元包括:-纵向轴承轴,该纵向轴承轴连接至该动力装置;-横向轴承轴,该横向轴承轴的走向垂直于该纵向轴承轴,且该横向轴承轴的内端和该纵向轴承轴之间通过伞形齿轮副连接;-曲柄连杆机构,该曲柄连杆机构包括固定于该横向轴承轴外端的法兰盘以及枢接于该法兰盘的边缘处的连杆;-缸体,该缸体的轴心线的走向相同于该纵向轴承轴的轴心线,且该缸体的后端设有排水口、侧壁上开有进水口 ;-回漏水阀,该回漏水阀包括连接至该连杆的阀杆,该阀杆的后部固定有圆盘形的阀体,该阀体和该缸体相配,同时,该阀体上开有至少I个通孔,且该阀体的后表面上铰连有至少I个和该通孔相配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后表面边缘设有兜水毂边。 所述排水口和该进水口上均设有闸阀。所述闸阀包括底板,该底板上开有水口,同时,该底板上设有和该水口相配的闸板,该闸板上固定有螺母,该螺母内配有梯形丝杠,该梯形丝杠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推进单元为至少2个,且相邻的推进单元的轴承轴通过花键套实现动力连接。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推动力较大,且工作噪音小。本专利技术的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针对推进方式进行改变。即,避免使用螺旋桨,采用缸体内推出的水柱产生的后推力促进舰船的前进。相对于螺旋桨而言,水柱的推动力较大,而且水柱和舰船所处的介质具有相同的属性,从而噪音较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推进单元的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推进单元的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的在排水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推进单元的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的在进水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回漏水阀的主视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阀体的主视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阀体及其上的铰链的左视图(以安装2个叶片为例);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叶片的主视剖视图(以2个叶片为例);图8是图7的左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闸阀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仰视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多个推进单元的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A部放大图。图中:11、纵向轴承轴,12、横向轴承轴;20、伞形齿轮副;30、曲柄连杆机构,31、法兰盘,32、连杆;40、缸体,41、排水口,42、进水口 ;50、回漏水阀,51、阀杆,52、阀体,521、通孔,53、叶片,531、兜水毂边;60、闸阀,61、底板,62、水口,63、闸板,64、螺母,65、梯形丝杠;70、花键套;100、推进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以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为横向,左右方向为纵向,且左方设定为后方。实施例,见图1至图8以及图11所示: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至动力装置的推进单元100。其中,该动力装置可以是连接有驱动力的变速机构。具体的讲,该推进单元100包括如下部件:纵向轴承轴11。该纵向轴承轴11连接至该动力装置。所谓轴承轴指的是固定在轴承内从而能够顺畅旋转的轴。横向轴承轴12。该横向轴承轴12的走向垂直于该纵向轴承轴11,且该横向轴承轴12的内端和该纵向轴承轴11之间通过伞形齿轮副20连接。即,该伞形齿轮副20改变扭矩的传递方向。曲柄连杆机构30。该曲柄连杆机构30包括固定于该横向轴承轴12外端的法兰盘31以及枢接于该法兰盘31的边缘处的连杆32。即,该法兰盘31旋转,通过该连杆32产生往复运动。缸体40。该缸体40的轴心线的走向相同于该纵向轴承轴11的轴心线,且该缸体40的后端设有排水口 41、侧壁上开有进水口 42。回漏水阀50。该回漏水阀50包括连接至该连杆32的阀杆51,该阀杆51的后部固定有圆盘形的阀体52,该阀体52和该缸体40相配。S卩,该阀体52的边缘紧密接触该缸体40内腔的内腔壁。同时,该阀体52上开有至少I个通孔521,且该阀体52的后表面上铰连有至少I个和该通孔521相配的叶片53。S卩,该叶片53能够贴合该阀体52从而将该通孔521盖上,该叶片53亦能够离开(当然,该叶片和该阀体的铰链处始终保持连接)该阀体52从而将该通孔521打开。更进一步地说,该叶片53的后表面边缘设有兜水毂边531。该兜水毂边531既可减轻该叶片53的重量,又可以使该叶片53随着该阀体52向后移动时,迅速和紧密的贴合该阀体52。优化的,结合图9和图10所示:该排水口 41和该进水口 42上均设有闸阀60。具体的,该闸阀60包括底板61,该底板61上开有水口 62。同时,该底板61上设有和该水口62相配的闸板63。S卩,该闸板63能够贴着该底板61滑动,从而能够打开或者关闭该水口62。比如,该底板61上设有滑轨,该闸板63的2个侧边卡在该滑轨内。或者,该闸板63的3个侧边上由规板滑动密封控制。而且,该闸板63上固定有螺母64,该螺母64内配有梯形丝杠65,该梯形丝杠65连接有动力装置。即,该梯形丝杠65旋转后,该螺母64沿着该梯形丝杠65运动,从而带动该闸板63打开或关闭该水口 62。这样,当该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作业时,该闸板63是打开的,当该闸板63关闭该水口 62后,便于对该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的器件拆装和维修。进一步,见图11和图12所示:该推进单元100为至少2个时,相邻的推进单元100的轴承轴11通过花键套70实现动力连接。这样,便于多个推进单元100连接至同一个动力装置,且便于若干推进单元100的布置。下面以一个推进单元的动作过程为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动力装置带动该纵向轴承轴11旋转,该纵向轴承轴11通过该伞形齿轮副20带动该横向轴承轴12旋转,固定连接在该横向轴承轴12外端的法兰盘31同步旋转,枢接于该法兰盘31边缘的连杆32通过该阀杆51带动该回漏水阀50在该缸体40内往复运动。见图3所示,当回漏水阀50向前移动时,该叶片53在自然水压下远离该阀体52,从而来自舰船外部的水进入充满该缸体40内。接着,见图2所示,该回漏水阀50向后移动,该叶片53的兜水毂边531兜水,在自然水压下,该叶片53的前表面贴紧该阀体52的后表面而盖上该通孔521且推出缸体40内的水,产生后推力,推动该舰船前进。同时,外部水源继续从进水口 42进入该回漏水阀50前面的缸体40内。如此往复。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至动力装置的推进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单元(100)包括: -纵向轴承轴(11),该纵向轴承轴(11)连接至该动力装置; -横向轴承轴(12),该横向轴承轴(12)的走向垂直于该纵向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缸回漏水阀排水推进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至动力装置的推进单元(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单元(100)包括:———纵向轴承轴(11),该纵向轴承轴(11)连接至该动力装置;———横向轴承轴(12),该横向轴承轴(12)的走向垂直于该纵向轴承轴(11),且该横向轴承轴(12)的内端和该纵向轴承轴(11)之间通过伞形齿轮副(20)连接;———曲柄连杆机构(30),该曲柄连杆机构(30)包括固定于该横向轴承轴(12)外端的法兰盘(31)以及枢接于该法兰盘(31)的边缘处的连杆(32);———缸体(40),该缸体(40)的轴心线的走向相同于该纵向轴承轴(11)的轴心线,且该缸体(40)的后端设有排水口(41)、侧壁上开有进水口(42);———回漏水阀(50),该回漏水阀(50)包括连接至该连杆(32)的阀杆(51),该阀杆(51)的后部固定有圆盘形的阀体(52),该阀体(52)和该缸体(40)相配,同时,该阀体(52)上开有至少1个通孔(521),且该阀体(52)的后表面上铰连有至少1个和该通孔(521)相配的叶片(5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贻勃
申请(专利权)人:胡贻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