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气滞证型胆结石的中药汤剂,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柴胡9.0-11.0%、香附5.4-6.6%、川楝子5.4-6.6%、元胡9.0-11.0%、陈皮9.0-11.0%、川芎5.4-6.6%、桃仁5.4-6.6%、川连9.0-11.0%、金钱草13.5-16.5%、海金沙13.5-16.5%、甘草5.4-6.6%。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该中药汤剂对症强,显效快,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治愈率87.88%,有效率100%,且组方简单、取材容易,服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证型胆结石的中药汤剂。
技术介绍
胆结石是现代医学名,中医称胁痛或胆胀。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内自发性结石形成的疾病。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我国胆石症发生率为7%,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饮食中蛋白质、脂肪比例增大,胆石症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当胆囊内的小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或当胆石嵌于胆囊颈部时,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造成胆绞痛,呈持续性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可以向右肩背放射,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有部分患者可以在几小时后临床症状自行缓解。如果治疗不当,结石嵌顿持续不缓解,会合并感染,进展为急性胆囊炎,甚至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可以发生胆囊穿孔。西医认为: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有些是不可更改的因素,例如:逐渐增长的年龄、女性、种族、基因和家族史;有些是后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转的,例如:妊娠、肥胖、低纤维、高热卡饮食结构、长时间禁食、某些药物如头孢曲松,降脂药、口服避孕药、快速体重丧失、代谢综合征、特殊疾病等等。治疗方法是让患者服用消炎药,或手术,其缺点是:消炎药不能化石,达不到治疗的效果,采取手术治疗不仅让患者承受了手术痛苦,承担了高额医疗费,还破坏了患者身体组织,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液胃反流,以及肝损伤等新的疾病。甚至部分患者因年老体弱无法耐受手术而耽误治疗。中医认为:胆为六腑之一,肝为将军之官,肝胆属木,木喜条达,以舒畅通利为顺,肝失疏泄,胆失通降,肝郁气滞,湿热壅阻,影响肝的疏泄和胆腑的通降功能,胆汁郁结则湿热内生,湿热互蒸,久经煎熬而成结石;某些中药软坚化石具有独到的效果,治疗胆结石无需手术,但中医治疗需要辨证施治,现有的一些中药大都缺乏辩证,因此,疗效较差,治愈率低,甚至还会给不对症的患者带来负面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症强、显效快、治愈率高、且取材容易、治疗成本低的一种治疗气滞证型胆结石的中药汤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治疗气滞证型胆结石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柴胡9.0-11.0%、香附5.4-6.6%、川楝子 5.4-6.6%、元胡 9.0-11.0%、陈皮 9.0-11.0%、川芎 5.4-6.6%、桃仁5.4-6.6%、川连 9.0-11.0%、金钱草 13.5-16.5%、海金沙 13.5-16.5%、甘草 5.4-6.6%0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 分数之和等于100%。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柴胡10.0%、香附6.0%、川楝子6.0%、元胡10.0%、陈皮10.0%、川芎6.0%、桃仁6.0%、川连10.0%、金钱草15.0 %、海金沙15.0 %、甘草6.0 %。该一种治疗气滞证型胆结石的中药汤剂,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照柴胡9.0-11.0%、香附5.4-6.6%、川楝子5.4-6.6%、元胡9.0-11.0%、陈皮 9.0-11.0%、川芎 5.4-6.6%、桃仁 5.4-6.6%、川连 9.0-11.0%、金钱草 13.5-16.5%,海金沙13.5-16.5%、甘草5.4-6.6%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中药原料柴胡、香附、陈皮、川芎、桃仁混放在一起,将中药原料川楝子、元胡、川连、金钱草、甘草混放在一起,将中药原料海金沙单独存放置;二、将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川楝子、元胡、川连、金钱草、甘草放进煮药锅,将中药原料海金沙装进干净布袋,扎紧布袋口放入煮药锅,向煮药锅内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川楝子、元胡、川连、金钱草、甘草、海金沙总质量的3-4倍,浸泡20-3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腾,再文火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过滤药液;三、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中加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川楝子、元胡、黄连、金钱草、甘草、海金沙总质量的2-3倍,武火加热至沸腾,再文火煮9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二次过滤药液;四、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将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和压榨药液合并,得混合药液;五、将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柴胡、香附、陈皮、川;、桃仁放人提溜器,加人生活用水,搅拌,加水量为中药原料柴胡、香附、陈皮、川芎、桃仁总质量的5-6倍,浸泡20-30分钟,加热提留,提溜4-5小时,停止加热,取下提溜的药油备用,将提溜器中的药液混合物过滤,弃渣,得过滤药液,将过滤药液并入混合药液,得混并药液;六、将混并药液加热浓缩,浓缩至组方各中药原料总质量的4倍时停止加热,降至自然温度,得浓缩药液;七、将药油倒入浓缩药液,称取浓缩提取混合药液质量0.05%的对羟基甲酸乙酯,加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对羟基甲酸乙酯溶液加入浓缩药液,搅拌均匀;装入200毫升的药瓶,封盖,巴氏杀菌,即成为该一种治疗气滞证型胆结石的中药汤剂成品。该一种治疗气滞证型胆结石的中药汤剂的组方药理: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清热祛瘀、软坚化石,消炎。其中,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药理作用: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抗肝损伤、抗福射损伤。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归肝、三焦经。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胸、胁 、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川楝子味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之功效。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元胡味辛、苦,性温;入心、脾、肝、肺经,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之功效。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药理作用:抗炎、抗溃疡、利胆。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药理作用:桃仁提取液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肝脏表面微循环,促进胆汁分泌,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川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药理作用:排石、抗炎。海金沙味甘,性寒;归膀胱,小肠经。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砂淋、血淋、骨淋、尿道潘痛。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气滞证型胆结石的中药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柴胡9.0?11.0%、香附5.4?6.6%、川楝子5.4?6.6%、元胡9.0?11.0%、陈皮9.0?11.0%、川芎5.4?6.6%、桃仁5.4?6.6%、川连9.0?11.0%、金钱草13.5?16.5%、海金沙13.5?16.5%、甘草5.4?6.6%。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秀芹,高成生,李海玲,
申请(专利权)人:孙秀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