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双头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864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双头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套设在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上的固定架、设置在马达本体一端的端盖及固定在端盖外端面并与端盖相配的簧片,马达本体上的转轴穿过端盖并相对端盖转动,端盖上设有电刷插槽且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簧片的固定柱,簧片上设有分别与电刷插槽、固定柱相配的插孔及连接孔,端盖的底部两侧设有凸台,凸台外侧壁与端盖底面之间形成缺口,且凸台底面与固定架底面齐平,簧片上的接电段位于缺口内并与端盖接触,缺口的深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的厚度,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与电接触性能好,可有效避免在平整工艺时簧片发生翘曲变形等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双头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微型振动马达是手机中的关键元件,一般的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固定架、端盖及簧片,固定架套在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上用于固定马达,端盖则固定在马达本体一端,簧片固定在端盖的外端面上且簧片的接电段与端盖底面贴合,由于现有振动马达的端盖底面通常是一个平面,组装后,簧片上的接电段与固定架的底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固定架的底面高于簧片上的接电段,导致固定架底面不能与手机PCB板充分接触,手机振动马达不能平稳放置,影响手机马达的焊接强度与使用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整平工艺处理使簧片上的接电段与固定架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使手机马达能平稳放置,但是在进行平整工艺时,由于固定架的底面高于簧片上的接电段,簧片上的接电段会首先受到瞬间冲击力的作用,导致簧片上的弯折处会发生翘曲变形,也就是在端盖的折角位置,簧片与端盖之间会产生空隙,在焊接时造成虚焊或脱焊,以至于手机PCB板上的焊锡层与簧片不能进行良好的焊接,导致电接触不良,如果翘曲变形严重,甚至影响电刷与簧片之间的焊接,此外,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通过铆压与端盖固定连接,在手机振动马达的运行过程中,端盖易相对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发生转动,同时端盖还易发生松动从而从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中退出,影响使用。申请公布号CN102185409A,申请公布日2011.09.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机马达,包括马达本体和用于固定马达本体的固定架,马达本体包括端盖,端盖包括一个用于与定子组件配合连接的顶面,以及一个用于固定端子排的底面,端盖的顶面上用于与定子组件壳体相配合的旋转面上设置有定位凸台,定子组件壳体用于与端盖相连接一端的外圆上设置有与定位凸台相配合的开槽;端盖的底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定位柱,定位柱用于以热压方式固定带有定位孔的端子排;固定架采用与手机马达外形适配的环形套筒结构,环形套筒结构在纵向上采用相互扣合的燕尾结构实现环形封闭。该手机振动马达的端子排(即簧片)的接电段在进行平整工艺时,接电段会受到瞬间冲击力的作用,导致簧片与其接电段之间的弯折处会发生翘曲变形,影响簧片与手机PCB板、电刷之间的焊接,同时,该手机振动马达的端盖易从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中退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手机振动马达中簧片的接电段在进行平整工艺时会首先受到瞬间冲击力的作用,导致簧片上的弯折处会发生翘曲变形,影响簧片与手机PCB板、电刷之间的焊接,同时端盖易发生松动,从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中退出的问题,提供了 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与电接触性能好,可有效避免在平整工艺时簧片发生翘曲变形,提高焊接强度的一种手机双头振动马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双头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套设在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上的固定架、设置在马达本体一端的端盖及固定在端盖外端面并与端盖相配的簧片,所述马达本体上的转轴穿过端盖并相对端盖转动,所述端盖上设有电刷插槽且端盖的外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簧片的固定柱,所述簧片上设有分别与电刷插槽、固定柱相配的插孔及连接孔,所述端盖的底部两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外侧壁与端盖底面之间形成缺口,且凸台底面与固定架底面齐平,所述簧片上的接电段位于缺口内并与端盖接触,所述缺口的深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的厚度,所述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的宽度。本技术在端盖底部两侧各设置一凸台,使得凸台外侧壁与端盖底面之间形成缺口,簧片上的接电段位于缺口内并与端盖接触,且缺口的深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的厚度,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的宽度,这样在进行整平工艺时,凸台可成为瞬间冲击力的缓冲面,也就是凸台可单独或与簧片同时受到瞬间冲击力,从而可大大降低簧片上接电段所受到的冲击力,起到保护簧片的作用,这样便使得簧片的直角折弯处不会发生翘曲变形,不会影响焊接,同时接电段位于缺口内,还可降低振动马达的整体厚度,凸台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端盖上的固定柱与簧片上的连接孔相配,固定柱穿过连接孔,通过热压固定柱的端部,使突出于连接孔的固定柱部分受热发生挤压变形,从而将簧片固定在端盖的外端面上。作为优选,所述缺口深度与簧片上接电段厚度的差值为(T0.05mm,所述缺口宽度与簧片上接电段宽度的差值为(T0.05mm。作为优选,所述电刷插槽包括电刷插口通道及焊锡沉积槽,所述焊锡沉积槽设置在端盖外端面,电刷插口通道位于焊锡沉积槽内并与焊锡沉积槽相连通,焊锡沉积槽的横截面积大于电刷插口通道的横截面积。电刷设置在端盖内与马达本体上的转轴接触,电刷的插脚插在电刷插口通道内且电刷的插脚突出在端盖外,突出在端盖外的电刷的插脚则刚好位于簧片上的插孔内并通过锡焊与簧片电连接,端盖的外端面设有焊锡沉积槽,焊锡沉积槽有利于液态焊锡的沉积,焊锡沉积槽的横截面积大于电刷插口通道的横截面积,使电刷与簧片之间能形成饱满的焊锡滴,大大提高焊接强度与电接触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电刷插口通道靠近焊锡沉积槽的端口设为缩口结构。电刷插口通道靠近焊锡沉积槽的端口设为缩口结构,使得熔融的焊锡液不易流入电刷插口通道内影响电刷定位,同时有利于焊锡沉积槽沉积液态焊锡。作为优选,所述焊锡沉积槽的横截面呈长圆形。作为优选,所述端盖外端面上设有轴承装配部,所述轴承装配部上设有轴承孔,马达本体上的转轴穿过轴承孔并通过位于轴承孔内的轴承与端盖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簧片包括左簧片与右簧片,所述左簧片、右簧片分别相对设置在轴承装配部左、右两侧,且左簧片、右簧片的相对边上设有形状与轴承装配部相配的避让凹口。簧片包括左簧片与右簧片,其中一侧的簧片损坏后只需更换该侧的簧片即可,可降低维护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凸台之间的端盖上设有限位口,固定架底部靠近限位口的端面向前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向上弯折形成与限位口相配的限位段。限位段与限位口的配合,使得端盖不会相对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发生转动,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限位口与其中一凸台之间的端盖上设有止退块,所述止退块与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接触。止退块在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与端盖铆合后被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包裹,端盖在退出时,止退块会被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卡住,从而防止端盖从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内退出。作为优选,所述止退块为楔形结构,止退块高度从端盖外侧向内侧递减。止退块高度从端盖外侧向内侧递减,也就是止退块厚度从外向内递减,楔形结构的止退块具有导向作用,便于马达本体的定子组件壳体套在止退块上。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在端盖底部两侧各设置一凸台,使得凸台外侧壁与端盖底面之间形成缺口,簧片上的接电段位于缺口内并与端盖接触,且缺口的深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的厚度,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的宽度,在进行整平工艺时,凸台则可首先或与簧片同时受到瞬间冲击力,凸台可成为瞬间冲击力的缓冲面,从而起到保护簧片的作用,使得簧片的直角折弯处不会发生翘曲变形,不会影响焊接,同时接电段位于缺口内,还可降低振动马达的整体厚度;(2)电刷插槽包括电刷插口通道及焊锡沉积槽,焊锡沉积槽的横截面积大于电刷插口通道的横截面积,焊锡沉积槽有利于液态焊锡的沉积,使电刷与簧片之间能形成饱满的焊锡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双头振动马达,包括马达本体(1)、套设在马达本体(1)的定子组件壳体(2)上的固定架(3)、设置在马达本体(1)一端的端盖(4)及固定在端盖(4)外端面并与端盖(4)相配的簧片,所述马达本体(1)上的转轴穿过端盖并相对端盖(4)转动,所述端盖(4)上设有电刷插槽且端盖(4)的外端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簧片的固定柱(5),所述簧片上设有分别与电刷插槽、固定柱(5)相配的插孔(6)及连接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的底部两侧设有凸台(8),所述凸台(8)外侧壁与端盖(4)底面之间形成缺口(9),且凸台(8)底面与固定架(3)底面齐平,所述簧片上的接电段(10)位于缺口(9)内并与端盖(4)接触,所述缺口(9)的深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10)的厚度,所述缺口(9)的宽度大于等于簧片上接电段(10)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章明陈宝舜周建平包大新马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东阳市诚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