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整车抛丸清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63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车整车抛丸清理机,包括清理室、直通牵引装置、丸砂收集与供丸系统和抛丸器总成,清理室依次有前辅助工作区、弹丸抛射带工作区和后辅助工作区;在清理室的上部设置行走翻转行车,行走翻转行车可吊起车体工件行进或后退,并在行进或后退过程中使车体工件向某一侧翻转。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行走翻转行车,行车在携带车体工件行进或后退的过程中,还能对车体工件进行适度翻转,使现有技术中弹丸打击不到的区域面得以成为打击暴露区域,使现有技术存在的抛射清理盲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其适用抛射清理的机车车体工件种类也得以增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丸清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机车整车车体抛丸清理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机车整车车体抛丸清理机,主要包括供整车车体工件进出的清理室、牵引整车车体工件进入或退出清理室的直通牵引装置、供丸系统和抛丸器总成等,在清理室的两侧壁上各设置若干个抛丸器总成,由这些抛丸器对中抛射弹丸形成抛射带,对车体工件连续通过该处的部位依次进行喷射清理。其工作过程大体是将清理室进出口的门体开启,由直通牵引装置将整车车体工件牵引进入清理室内,然后关闭进出口门体。抛丸器总成开始运行,各抛丸器对中抛射弹丸形成抛射带,对车体工件行至该处的部位进行喷射清理。直通牵引装置可持续牵引携带车体工件按设定速度前行,使车体工件整体依次通过抛射带,以实现对整车车体工件的抛射清理。然后,再由该牵引装置反向牵引使车体工件后退,此过程中,还可对退行经过抛射带的车体工件部位进行再次抛射清理。抛射清理结束后,打开进出口门体,由牵引装置继续反向牵引,将清理后车体工件送出清理室。上述抛丸清理机,虽能对机车整车车体进行连续抛射清理,但其清理区域侧重于车体工件两侧,对车体工件内壁及底部则会出现抛射清理盲区,抛射清理范围不够全面,效果欠佳。用于对G型及U型罐车、P型敞篷车、X型及N型平板车抛丸清理比较适用,但用于对C型类敞车抛丸清理则不适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车整车抛丸清理机存在的对车体工件通过部位抛射清理范围较窄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抛射清理范围较宽及适宜清理车体种类较多的机车整车抛丸清理机。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机车整车抛丸清理机,包括供整车车体工件进出的清理室、牵引整车车体工件进入或退出清理室的直通牵引装置、丸砂收集与供丸系统和抛丸器总成,清理室依次有前辅助工作区、弹丸抛射带工作区和后辅助工作区;在清理室的上部设置行走翻转行车,行走翻转行车吊起车体工件行进或后退,并在行进或后退过程中使车体工件向某一侧翻转。上述清理室的工作长度至少大于两个车体工件长度之和。在上述行走翻转行车车体上配置四个电动葫芦,每个电动葫芦配置升降绳索和吊挂体;位于上述行走翻转行车车体同一侧的电动葫芦可同步提升吊挂体或可同步下放吊挂体。上述电动葫芦的升降绳索可配置动滑轮组。上述直通牵引装置包括地面导轨、位于地面导轨上运载工件的置换台车,及牵动置换台车的卷扬传动机构。上述清理室垂直于工件行进方向的纵剖面成下部逐渐变窄的多边形结构;在清理室的下部铺设脚踏板台,在脚踏板台的下方设置丸砂集聚腔,丸砂集聚腔设置仅供弹丸通过的过滤网板;丸砂集聚腔下方设有两条在清理室长度方向上对置的皮带收集输送机,各皮带输送机将其接收到的丸砂同时送交位于清理室中央段的丸砂收集与供丸系统中的纵向螺旋输送器。上述丸砂集聚腔可由选定数量漏斗形结构组成,清理室内的下落丸砂进入对应段漏斗形结构,由其导引落至皮带输送机的上方皮带载运面上。上述抛丸器总成,除布置在清理室对应弹丸抛射带工作区的左右侧壁外,还布置在清理室下部对应弹丸抛射带工作区的变窄部位两侧壁上。上述位于清理室左侧壁上的抛丸器总成与右侧壁上的抛丸器总成数量相同,位置以经过工件行进方向中心线的垂直面对称分布;位于清理室下部变窄部位的每侧壁上抛丸器总成数量相同,位置以经过工件行进方向中心线的垂直面对称分布。上述位于侧壁上的抛丸器总成在工件行进方向分成位于两个层面的抛丸器总成工作组,其中位于前层面的抛丸器成向后倾斜抛射角对中抛射弹丸,位于后层面的抛丸器成向前倾斜抛射角对中抛射弹丸。本专利技术不仅设置牵引整车车体工件进入或退出清理室的直通牵引装置,还在清理室上部设有吊起车体工件向某一侧翻转的翻转行车。当用于对G型及U型罐车、P型敞篷车、X型及N型平板车进行抛丸清理,可由直通牵引装置牵引车体工件进入清理室,并由其牵引经过弹丸抛射带工作区,对车体工件进行抛射清理,清理完毕后,再由直通牵引装置将车体工件反向牵引送出清理室,适于对上述车体工件的抛丸处理。上述直通牵引是指对车体工件保持原站立状态进行牵引行进或后退。当用于清理C型敞车时,由直通牵引装置将车体工件送到清理室的后辅助工作区,将行走翻转行车上所配置的提升和下放装置诸如电动葫芦等的升降绳索分别挂系于车体工件前端底部左右两侧边框等适宜部位,及分别挂系于车体工件后端底部左右两侧边框等适宜部位,后将车体工件提升,由行走翻转行车携带车体工件经过弹丸抛射带工作区,在前行过程中,控制调整使行走翻转行车左侧(或右侧)卷扬装置同步提升该侧车体部分的同时,控制调整使行走翻转行车右侧(或左侧)卷扬装置同步下放该侧车体部分,使车体工件向右(或左)侧倾斜,达到选定(设定)倾斜角度如45°等时停止,并保持该倾斜状态,对其进行抛射清理。经上述抛丸清理后的车体工件由行走翻转行车携带进抵前辅助清理工作区,将车体工件调正并下放到直通牵引装置的载运部分,后送出清理室。由于行走翻转行车在携带车体工件行进或后退的过程中,还能对车体工件进行适度翻转,使现有技术中弹丸打击不到的区域面得以成为打击暴露区域,使现有技术存在的抛射清理盲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其适用抛射清理的机车车体工件种类也得以增多。上述清理室下部为逐渐变窄的菱形结构,且其下部为相应形状的丸砂集聚腔,丸砂集聚腔设置仅供弹丸通过的过滤网板,丸砂集聚腔下方设有两条对置的皮带收集输送机,由皮带输送机将其接收到的丸砂送交丸砂收集与供丸系统的纵向螺旋输送器;该种结构特别适于清理室内的丸砂集聚收集,采取两条对置皮带收集输送机,一则特别适宜机车车体清理室长度较大的需要,二则大大提高丸砂回笼速度,提高丸砂的使用效率;并且,由于设置仅供弹丸通过的过滤网板,可有效防止车体工件掉落的其他较大杂物混入丸砂当中进入供丸系统,给其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上述抛丸器总成除设置在清理室对应弹丸抛射带工作区的左右侧壁外,还布置在清理室下部对应弹丸抛射带工作区的变窄部位两侧壁上;该方式可有效地增加弹丸的抛射方位,增大清理面,有利于提高抛丸清理速度和效率。在工件行进方向设置位于两个层面的抛丸器总成工作组,其中位于前层面的抛丸器成向后倾斜抛射角抛射弹丸,位于后层面的抛丸器成向前倾斜抛射角抛射弹丸,当车体工件一进入抛射带工作区,位于前层面的抛丸器可斜向后中抛射弹丸对车体工件前端面进行抛丸打击,车体工件后续侧壁进入抛射带工作区,所有抛丸器进行抛丸打击,当车体工件即将离开抛射带工作区时,位于后层面的抛丸器可斜向前中抛射弹丸对车体工件后端面进行打击;该方式使抛射弹丸既具有冲击力又有刮削力,有利于提高清理效果,清理范围也更加全面。上述直通牵引装置设置运载工件的置换台车,可用于在车体工件进行抛丸清理时对原有台车进行调换,以便将原台车置于清理室外不受弹丸抛打,只对车厢体部分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平面结构图。图3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行走翻转行车的平面结构布局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看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机车整车抛丸清理机,清理室1的工作长度一般以大于两个车体工件长度之和(即单个车体工件的2倍)为好,并同时在其前后两端或在其中某一端设置车体工件进出口,车体工件进出口配置能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整车抛丸清理机,包括供整车车体工件进出的清理室、牵引整车车体工件进入或退出清理室的直通牵引装置、丸砂收集与供丸系统和抛丸器总成,清理室依次有前辅助工作区、弹丸抛射带工作区和后辅助工作区;其特征在于:在清理室的上部设置行走翻转行车,行走翻转行车吊起车体工件行进或后退,并在行进或后退过程中使车体工件向某一侧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武刘洪伟丁仁相徐光辉吕咸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