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设施,尤其是双向立式泵装置的结构,属于水利工程
技术介绍
为达到灌排双向抽水和自排自引的目的,早期工程通过采用“一站四闸”的枢纽布置来达到该目的。近年来,在沿江滨湖地区采用双向泵站进出水装置(专利号:02286342.7)建设了多座大中型箱涵式双向流道泵装置,并且针对该泵装置出水结构申请了开敞式水泵出水室(专利号:96231988.0),通过泵装置模型试验及CFD计算均可发现传统的箱涵式出水流道内流态紊乱,导致水力损失很大,传统的双向出水流道均采用快速闸门,流道内诱发的水力激振可引起出水流道关闭侧闸门的振动,产生噪音,进而影响泵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的箱涵式双向进水流道易产生涡带,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降低泵装置整体效率,从而增加能耗,违背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目前,单向流道泵装置的进水结构型式主要有肘形进水流道、钟形进水流道、簸箕型进水流道、竖井式进水流道、斜式进水流道及箱涵式进水池6种形式;出水结构型式主要有直管式出水流道、虹吸式出水流道、斜式出水流道及箱涵式出水池4种形式;常用的断流方式有拍门,快速闸门,真空破坏阀三种形式。这 ...
【技术保护点】
伞形双向立式泵装置,包括双向长方体进水流道、长方体出水流道、消涡防涡锥、进口喇叭管、叶轮室、导叶体,消涡防涡锥设置在进口喇叭管下方的双向长方体进水流道内,叶轮室进口连接进口喇叭管,叶轮室出口连接导叶体,其特征是,设有消旋体、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后导水锥、出口喇叭管、驼峰环形壳,消旋体、后导水锥、出口喇叭管依次设置在导叶体的上部,所述消旋体由轮毂、叶片和外壳构成,消旋体的轮毂分别与导叶体的轮毂、后导水锥平滑连接,消旋体的外壳分别与导叶体的外壳和出口喇叭管平滑连接;驼峰环形壳上环边与后导水锥的上缘平滑连接,下环边置于长方体出水流道内构成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环形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驼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