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360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库闸门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包括闸门本体和喷淋润滑装置;在闸门本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淋润滑装置,在喷淋润滑装置上有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闸门本体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闸门本体采用顶露式弧形闸门本体;闸门本体包括门叶、支臂和支承铰;在门叶的后方背水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臂,在支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承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水泵抽水,水流依次经主管道和分管道,从分管道出水端口喷出直接冲刷至止水橡皮上,浇水全面,效率高,实用性强;同时操作人员只需调节水泵和截止阀即可实现浇水润滑,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库闸门
,是一种自动浇水润滑闸门
技术介绍
在利用水库进行滞洪和蓄洪过程中,通过闸门的启闭实现对溢洪道内下泄流量的控制;在闸门两侧安装有止水橡皮,通过止水橡皮与闸墩内壁上的门槽止水钢板之间形成密封,实现止水;在闸门启闭时,为了减小止水橡皮与门槽止水钢板之间干摩擦,通常采用人工浇水润滑;即操作人员站于闸墩平台上,用水管将水喷洒到止水橡皮上;该方式劳动强度高,浇水不全面;同时受外在风向影响较大,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人工闸门浇水润滑方式存在劳动强度高、浇水不全面和实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包括闸门本体和喷淋润滑装置;在闸门本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淋润滑装置,在喷淋润滑装置上有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闸门本体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闸门本体可采用顶露式弧形闸门本体;闸门本体包括门叶、支臂和支承铰;在门叶的后方背水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臂,在支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承铰,喷淋润滑装置的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门叶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上述喷淋润滑装置可包括分管道、主管道和水泵;在门叶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分管道,分管道下端的出水端口分别位于门叶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两个分管道上端的进水端口通过三通与主管道相连通,在主管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抽水的水泵。上述水泵可固定安装在门叶的前方迎水面下部。上述分管道上可固定安装有截止阀。上述水泵可采用潜水泵。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水泵抽水,水流依次经主管道和分管道,从分管道出水端口喷出直接冲刷至止水橡皮上,浇水全面,效率高,实用性强;同时操作人员只需调节水泵和截止阀即可实现浇水润滑,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门叶,2为支臂,3为支承铰,4为分管道,5为三通,6为主管道,7为水泵,8为截止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包括闸门本体和喷淋润滑装置;在闸门本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淋润滑装置,在喷淋润滑装置上有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闸门本体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闸门本体为现有公知设备;闸门本体位于闸墩之间的闸口处,闸门本体在上下移动时,通过出水端口喷出的水直接冲刷至止水橡皮上,实现止水橡皮与门槽止水钢板之间进行水润滑,防止止水橡皮长期磨损,提高止水橡皮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喷淋润滑装置位于闸门本体上端,喷出的水柱可直接冲刷至止水橡皮上,浇水全面,效率高,实用性强。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自动浇水润滑闸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闸门本体采用顶露式弧形闸门本体;闸门本体包括门叶1、支臂2和支承铰3 ;在门叶I的后方背水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臂2,在支臂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承铰3 ;喷淋润滑装置的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门叶I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将门叶I安装在闸口处,门叶I可通过钢丝绳作用使其绕支承铰3旋转上升和下降实现闸口的开启和关闭。如附图1所示,喷淋润滑装置包括分管道4、主管道6和水泵7 ;在门叶I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分管道4,分管道4下端的出水端口分别位于门叶I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两个分管道4上端的进水端口通过三通5与主管道6相连通,在主管道6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抽水的水泵7。通过水泵7抽水,水流依次通过主管道6和分管道4,从分管道4上端的出水端口喷出。如附图1所示,水泵7固定安装在门叶I的下部前端。使用时,水泵7置于水中,在门叶I开启时因水流较大,容易将水泵7冲离门叶1,从而影响水泵7的正常使用;通过将水泵7与门叶I固定,可提高水泵的稳定性,使用方便。如附图1所示,在分管道4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8。截止阀8对分管道4中的水流起到切断和调节大小的作用;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根据需要,水泵7采用潜水泵。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在只有一个闸口的情况下,可将闸门本体置于该闸口时,如附图1所示,将水泵7通过三通5、主管道6与分管道4连接,分管道4的出水端口置于门叶I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在有两个闸口的情况下,可将两套本技术分别置于闸口处使用;也可将本技术置于其中一个闸口处,在分管道4上安装有三通;通过三通可接两条外接管道,将外接管道安装在另一个闸口处的闸门上,用于另一个闸口处闸门的润滑;本技术也可在三 个以上的闸口上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本体和喷淋润滑装置;在闸门本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淋润滑装置,在喷淋润滑装置上有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闸门本体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特征在于闸门本体采用顶露式弧形闸门本体;闸门本体包括门叶、支臂和支承铰;在门叶的后方背水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臂,在支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承铰;喷淋润滑装置的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门叶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特征在于喷淋润滑装置包括分管道、主管道和水泵;在门叶的上端分别安装有两个分管道,分管道下端的出水端口分别位于门叶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两个分管道上端的进水端口通过三通与主管道相连通,在主管道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抽水的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特征在于水泵固定安装在门叶的前方迎水面下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特征在于分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特征在于水泵采用潜水泵。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特征在于水泵采用潜水泵。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水库闸门
,是一种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包括闸门本体和喷淋润滑装置;在闸门本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淋润滑装置,在喷淋润滑装置上有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闸门本体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闸门本体采用顶露式弧形闸门本体;闸门本体包括门叶、支臂和支承铰;在门叶的后方背水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臂,在支臂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支承铰。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水泵抽水,水流依次经主管道和分管道,从分管道出水端口喷出直接冲刷至止水橡皮上,浇水全面,效率高,实用性强;同时操作人员只需调节水泵和截止阀即可实现浇水润滑,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文档编号E02B7/42GK203034425SQ20132006638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朝晖, 王学为, 罗建华, 杨刚, 靳铁胜, 刘扬扬, 董武 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浇水润滑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本体和喷淋润滑装置;在闸门本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淋润滑装置,在喷淋润滑装置上有两个出水端口并分别位于闸门本体的上端左侧和上端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晖王学为罗建华杨刚靳铁胜刘扬扬董武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