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297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氧装置,是由除氧头外壳、旋膜管、淋水盘、填料层等组成,给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水室,由于压差水由进水口射入旋膜管,沿着旋膜管的内壁旋流而下,在管口下端形成旋转水膜裙,水膜裙与一次进气管口的蒸汽充分接触,瞬间被加热至饱和温度,非冷凝水气体被迅速析出,初步除氧完成,初步除氧的水经淋水盘将水分配至填料层,在填料层中水再次被分离成水膜状,使水的表面张力大大降低,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与二次进气管口的蒸汽接触,水中残余氧气在填料层中被进一步析出,使除氧装置出水舍氧量达到标准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给水除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氧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除氧器是锅炉和供热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主要有除氧塔头、除氧水箱的两大部分以及接管和外接件组成,如除氧器能力差、将对锅炉给水管道、省煤器和其他的附属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各大钢厂都在节能减排,进行余热回收,从而就更亟需一种回收能量强、节能效果好的环保除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除氧装置,能进行稳定除氧,且效率高,从而减少热力损失,节能效果显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除氧装置,它包括除氧头外壳、进水口、排气口、一次进气管口、二次进气管口、阻水装置、旋膜管、上抛切孔、下抛切孔、淋水盘、填料层和旋切孔,其特征是除氧头外壳顶部有一个排气口,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一次进气管口,下部同一侧设有二次进气管口,其中二次进气管口设有阻水装置,除氧头外壳内上部设有若干个旋膜管,每个旋膜管上设有上抛切孔和下抛切孔,下部装有淋水盘和填料层,底部处于二次进气管口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旋切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行稳定,除氧效率高,排气量小,从而减少热力损失,节能效果显著,噪音低,运行可靠,维修方便。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对本技术加以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图中所示:1、除氧头外壳,2、进水口,3、排气口,4、一次进气管口,5、二次进气管口,6、阻水装置,7、旋膜管,8、上抛切孔,9、下抛切孔,10、淋水盘,11、填料层,12、旋切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除氧装置,它包括除氧头外壳1、进水口 2、排气口 3、一次进气管口 4、二次进气管口 5、阻水装置6、旋膜管7、上抛切孔8、下抛切孔9、淋水盘10、填料层11和旋切孔12,其特征是除氧头外壳I顶部有一个排气口 3,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 2,另一侧设有一次进气管口 4,下部同一侧设有二次进气管口 5,其中二次进气管口 5设有阻水装置6,除氧头外壳I内上部设有若干个旋膜管7,为了除氧更加有效,旋膜管喷水螺旋角改为抛切机构,每个旋膜管7上设有上抛切孔8和下抛切孔9,下部装有淋水盘10和填料层11,底部处于二次进气管口 5下方设有若干个旋切孔12,用以排冷凝水,防止水击。用户在使用时,给水首先通过进水口 2进入除氧装置的水室,由于有一定的压差,水由进水口 2射入旋膜管7,水立即沿着旋膜管7的内壁旋流而下,在管口下端形成中空的旋转水膜裙,水膜裙的内外两面与一次进气管口 4的蒸汽充分接触,水在瞬间被加热至饱和温度,绝大部分的非冷凝水气体被迅速析出,初步除氧完成,初步除氧的水经淋水盘10均匀的将水分配至填料层11,在填料层11中水再次被分离成水膜状,使水的表面张力大大降低,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与二次进气口 5的蒸汽接触,水中残余氧气在填料层11中被进一步析出,使除氧装置出水舍氧量达到标准要求。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除氧装置,它包括除氧头外壳(I)、进水口(2)、排气口(3)、一次进气管口(4)、二次进气管口(5)、阻水装置(6)、旋膜管(7)、上抛切孔(8)、下抛切孔(9)、淋水盘(10)、填料层(11)和旋切孔(12),其特征是除氧头外壳(I)顶部有一个排气口(3),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2),另一侧设有一次进气管口(4),下部同一侧设有二次进气管口(5),其中二次进气管口(5)设有阻水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除氧装置,其特征是除氧头外壳(I)内上部设有若干个旋膜管(7),每个旋膜管(7)上设有上抛切孔(8)和下抛切孔(9),下部装有淋水盘(10)和填料层(11),底部处于二次进气管口(5)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旋切孔(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氧装置,是由除氧头外壳、旋膜管、淋水盘、填料层等组成,给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水室,由于压差水由进水口射入旋膜管,沿着旋膜管的内壁旋流而下,在管口下端形成旋转水膜裙,水膜裙与一次进气管口的蒸汽充分接触,瞬间被加热至饱和温度,非冷凝水气体被迅速析出,初步除氧完成,初步除氧的水经淋水盘将水分配至填料层,在填料层中水再次被分离成水膜状,使水的表面张力大大降低,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与二次进气管口的蒸汽接触,水中残余氧气在填料层中被进一步析出,使除氧装置出水舍氧量达到标准要求。文档编号C02F1/20GK203033793SQ20122070368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月, 海燕, 海兴仁 申请人:廊坊兆兴海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氧装置,它包括除氧头外壳(1)、进水口(2)、排气口(3)、一次进气管口(4)、二次进气管口(5)、阻水装置(6)、旋膜管(7)、上抛切孔(8)、下抛切孔(9)、淋水盘(10)、填料层(11)和旋切孔(12),其特征是除氧头外壳(1)顶部有一个排气口(3),上部一侧设有进水口(2),另一侧设有一次进气管口(4),下部同一侧设有二次进气管口(5),其中二次进气管口(5)设有阻水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海燕海兴仁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兆兴海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