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8941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包括捏合釜、搅拌装置和白碳黑加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捏合釜中,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捏合桶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环和设有竖向缝隙的下料板,所述分布环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装置的转轴相连接,设置在白碳黑加料装置入口下方,下料板设置在所述分布环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与捏合桶的内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分散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体粉末与粘稠液体的捏合设备。
技术介绍
硅脂,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润滑材料,主要由白碳黑和硅油混合而成。适用于水环境中金属与金属、金属与塑料运动部件间的润滑和密封等。也可用于玩具船,水枪、按摩花洒、水族箱等潮湿环境中各种滑动部件的润滑、密封和绝缘。其中,白碳黑与硅油的重量比一般为:8 10份的白碳黑和I份的硅油,而所采用的白碳黑是粒径一般为纳米级,因此,要将所述的白碳黑与所述的硅油混合,需要特定的设备,和特定的工艺条件,否则,将导致所述白碳黑在硅油中团聚,也将影响生产效率。目前,一般的捏合设备采用的白碳黑加料装置是简单的直接加入法,虽然可以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搅拌混合,但是,效果不明显,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往往导致白炭黑飞扬,污染作业环境,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包括捏合釜、搅拌装置和白碳黑加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捏合釜中,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捏合釜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环和设有竖向缝隙的下料板,所述分布环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装置的转轴相连接,设置在所述的白碳黑加料装置入口的下方,所述下料板设置在所述分布环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与捏合釜的内壁相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分散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布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包括捏合釜1、搅拌装置2和白碳黑加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在所述捏合釜I中部,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的入口 301设置在所述捏合釜I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环4和设有竖向缝隙501的下料板5,所述分布环4通过连接杆6与搅拌装置2的转轴201相连接,设置在所述的白碳黑加料装置入口的下方,所述下料板5设置在所述分布环4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7与捏合釜I的内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料板5为伞状,伞顶10与所述转轴201的旋转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下料板5的数量为2 4个,沿分布环4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包括料斗303和与所述料斗303相连通的螺杆推进器302,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的入口 301与螺杆推进器302的出口相连接。本技术是这样运行的:螺杆推进器302将白碳黑从料斗303中推进到入口 301处,然后落在所述分布环4上,分布环4随着搅拌装置2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由于下料板5的阻挡,部分白碳黑被下料板5推下而落入捏合釜的下部的硅油中,从所述竖向缝隙501中漏出的剩余的白碳黑随着分布环4的转动,再次被下一个下料板5推下,落在捏合釜的不同的位置,从而可达到初步分散的目的。权利要求1.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包括捏合釜(I)、搅拌装置(2)和白碳黑加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在所述捏合釜(I)中,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的入口(301)设置在所述捏合釜(I)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环(4)和设有竖向缝隙(501)的下料板(5 ),所述分布环(4 )通过连接杆(6 )与搅拌装置(2 )的转轴(201)相连接,设置在所述的白碳黑加料装置入口(301)的下方,所述下料板(5)设置在所述白碳黑分布环(4)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7)与捏合釜(I)的内壁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5)为伞状,伞顶(10)与所述转轴(201)的旋转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5)的数量为2 4个,沿分布环(4)均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包括料斗(303)和与所述料斗(303)相连通的螺杆推进器(302),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的入口(301)与螺杆推进器(302)的出口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包括捏合釜、搅拌装置和白碳黑加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捏合釜中,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捏合桶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环和设有竖向缝隙的下料板,所述分布环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装置的转轴相连接,设置在白碳黑加料装置入口下方,下料板设置在所述分布环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与捏合桶的内壁相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分散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文档编号C10M177/00GK203030233SQ20122072965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少彪, 陈友, 朱爱琴, 严志明, 何辛 申请人:上海树脂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备硅脂的捏合装置,包括捏合釜(1)、搅拌装置(2)和白碳黑加料装置,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在所述捏合釜(1)中,并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白碳黑加料装置的入口(301)设置在所述捏合釜(1)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环(4)和设有竖向缝隙(501)的下料板(5),所述分布环(4)通过连接杆(6)与搅拌装置(2)的转轴(201)相连接,设置在所述的白碳黑加料装置入口(301)的下方,所述下料板(5)设置在所述白碳黑分布环(4)的上方,并通过连接件(7)与捏合釜(1)的内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彪陈友朱爱琴严志明何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树脂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