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572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2:12
公开了一种导管组件(10),该导管组件具有导管适配器(14)和针座(45)。导管适配器具有内管腔(16),隔膜(50)位于该内管腔内。引导针(20)被插入穿过该内管腔。隔膜激活器(80)也位于该内管腔内,使得隔膜激活器的远侧端部接触隔膜。隔膜激活器具有内部空腔(88)和形成内部空腔的表面的空腔密封件(1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注装置,并尤其涉及周围静脉内(IV)导管。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血液包含特征的周围IV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导管通常用于各种输注治疗。例如,导管用于输注液体(例如生理盐水溶液、各种药剂和全肠胃外营养)到患者体内,从患者抽取血液,以及监测患者的脉管系统的各种参数。导管和/或针典型地连接到导管适配器,从而让IV管件能够附接至导管。因此,在将导管或针放置到病人的脉管系统中之后,导管适配器经由一段IV管件联接至流体源。为了验证针和/或导管在血管中的适当放置,临床医生通常要确认在导管组件的闪回腔室中是否存在有血液的“闪回”。一旦确认好导管的适当放置,临床医生必须随后将导管适配器附接至一段IV管件,或者继续手动地堵塞静脉以防止对血液的不希望暴露。将导管适配器联接到一段IV管件的过程要求临床医生在维持病人静脉上的压力的同时将导管适配器与IV管件联接起来,这十分麻烦。常见但不希望的做法是,临床医生在将IV管件定位并联接至导管适配器时暂时允许血液从导管适配器自由流动。另一常见做法是,在将针或导管放置到病人静脉中之前将导管适配器附接至IV管件。虽然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对血液的不希望暴露,但IV线路内的正压力也会阻止希望的闪回。因此,现有技术需要一种导管组件,该导管组件允许希望的闪回,但不会遇到血液的不希望暴露的危险。本文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导管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限制,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血液包含特征的可冲洗周围IV导管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导管组件通常包括联接到导管适配器的导管。如该
中公知且公用地,该导管通常可以包括与刚性引导针结合的聚合物导管。在一些实施例中,远侧部分引导针包括有助于闪回的凹口。引导针的远侧端部和凹口之间的距离限定出凹口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隔膜位于导管组件的管腔内以防止或限制流体流动通过导管适配器。隔膜通常包括柔性的或半柔性的材料,该材料适合于暴露到血液、药物、以及输注过程期间会通常遇到的其它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设置在导管适配器的内表面上,其中隔膜安置在凹槽内。这样一来,隔膜在导管适配器内的位置得以维持。还在隔膜的阻隔表面中设置有诸如狭缝或小孔的封闭的或部分封闭的路径。该路径允许流体绕过隔膜并且流动通过导管适配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路径是狭缝,该狭缝在被位于导管适配器的管腔内的探针或隔膜激活器打开或激活之前是关闭的。在被打开或激活之前,该狭缝防止流体通行经过导管适配器。隔膜激活器通常包括塑料的、金属的或弹性体的管状本体,该本体具有探测端部和接触端部。探测端部邻近于隔膜布置,而接触端部邻近于导管适配器的近侧开口布置。当探针插入到导管适配器的近侧开口中时,隔膜激活器的探测端部被推进通过隔膜的路径。在探针接触隔膜激活器的接触表面时,隔膜激活器沿远侧方向被推进通过导管适配器,由此隔膜激活器的探测端部打开隔膜中的路径。一旦打开,流体就能够自由流动通过导管组件。最后,在抽回引导针时,如果血液在引导针的远侧端部和针凹口之间流动通过隔膜,存在于隔膜激活器内的内部空腔将允许包含血液。在一些实施例中,隔膜激活器的内部空腔与隔膜的近侧侧部接触以产生出封闭的内部空腔,该封闭的内部空腔将通过针凹口被引入到内部空腔中的血液包含起来。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空腔具有大于或等于凹口距离的长度。附图说明为了使获得本专利技术的上面列举的和其它特征和优点的方式将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附图中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对在上文被简要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这些附图仅描绘出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并因此将不被认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A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导管组件的透视图。图1B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导管组件的透视图。图2A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导管组件的分解剖视图。图2B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隔膜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隔膜激活器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在激活之前的已组装的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在激活之后的已组装的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在激活之前的已组装的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在激活之前的已组装的针上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在移除引导针之后的已组装的针上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代表性实施例的在激活之后的已组装的针上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另一代表性实施例的另一针上导管组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参考附图将最佳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功能上相似的元件。将容易地理解的是,如这里在图中概括描述且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部件可以以很多种不同构造被布置和设计。因此,如图中描绘的以下更详细的描述不意图限制如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代表本专利技术的目前优选的实施例。如这里使用地,术语“突起部(relief)”包括表面中的向内空穴。突起部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通道、凹槽、棘爪、狭槽、孔、或者凹口。现在参 考图1A,示出一种导管组件10。导管组件10通常包括联接到导管适配器14的远侧端部的针上(over-the-needle)导管12。在预使用位置时,导管12布置在引导针20上。为了验证针20和导管12在血管中的适当放置,临床医生通常确认是否有血液闪回通过导管组件10。此后,在将导管和引导针20插入到病人的脉管系统中之后,将引导针20从导管12内移除。引导针20的远侧部分中的针凹口 21有助于进行闪回确认。由于针凹口位于针的在导管内的一部分上,因此以虚线示出针凹口的轮廓。凹口 21的近侧端部和针的远侧末端之间的距离在这里被称为“凹口距离”23。当适当地放置在病人的脉管系统中时,血液流动通过引导针20,并从针凹口 21出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导管12的内表面和引导针20的外表面之间存在有空间,血液在向着导管适配器14闪回期间流过该空间。在确认闪回之后,临床医生可以从导管12抽回引导针20,而将导管留在病人体内。如希望的输注过程所要求地,一旦插入到病人体内,导管12和导管适配器14便提供流体管道,从而帮助将流体输送给病人,并且/或者帮助从病人体内取出流体。因此,导管12和导管适配器14的材料选择成与输注程序中常用的生物流体和药物相容。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12和/或导管适配器14的一部分被构造成与一段静脉内管件40结合起来使用,以便进一步帮助将流体输送给病人或者从病人移除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管适配器14的近侧端部22包括凸缘28。凸缘28提供正表面(positive surface),该正表面可以构造成让静脉内管件或病人管道40能够联接至导管组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针从导管移除之前,将引导针20的针座45联接至凸缘。现在参考图1B,在将针座45从导管适配器14的近侧端部移除之后,导管组件可以联接至分离的脉管接入装置,诸如管道联接件42。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28包括连接器30,用来接收分离的脉管接入装置。连接器30通常设置且构造成相容地接收互补的连接器44,该互补的连接器包括凸形路厄件或管道联接件42的一部分。管道联接件42通常以不透流体的方式联接到病人管道40的端部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管道联接件42的内部分向外延伸以提供探针表面46。探针表面46通常构造 成相容地插在导管适配器14的近侧端部2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L·斯托特A·J·麦金农
申请(专利权)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