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424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天线罩、辐射振子、加载介质、屏蔽罩、同轴线、N型接头;所述同轴线穿过屏蔽罩和辐射振子连接,加载介质放置在辐射振子和屏蔽罩之间,辐射振子通过加载介质固定在屏蔽罩上,天线罩为一平面结构;所述辐射振子的辐射方向集中在30度-80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线为全向天线,工作在800MHz-4500MHz,可隐藏在天花板或屋顶墙体中、频带宽、不圆度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生产等特点,可以很好的应用在室内通信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向天线,特别提供了一种工作频率为800MHz-4500MHZ,用于完成信号的室内覆盖,并可隐藏在天花板或屋顶墙体中、频带宽、不圆度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生产、宽频带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属于无线通讯

技术介绍
全向吸顶天线是室内用于信号覆盖的主要天线类型,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效率、通信质量和网络投资。传统的吸顶天线为了避免周围环境影响辐射性能安装方式会带来:1、影响室内整体美观;2、带来电磁辐射的担心;此外传统的全向吸顶天线还有些电性能上的缺陷如:高频能量过于向轴向集中、辐射频带不够、不圆度较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工作频率为800MHz-4500MHz,用于完成信号的室内覆盖,并可隐藏在天花板或屋顶墙体中、频带宽、不圆度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生产、宽频带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天线罩、辐射振子、加载介质、屏蔽罩、同轴线、N型接头;所述同轴线的一端穿过屏蔽罩和辐射振子连接,加载介质放置在辐射振子和屏蔽罩之间;所述辐射振子通过加载介质固定在屏蔽罩上;所述天线罩与屏蔽罩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包裹辐射振子、加载介质;所述天线罩为一平面结构;所述N型接头与同轴线的另一端相连。优选的,所述辐射振子为圆锥形结构,放置在屏蔽罩内,辐射振子和屏蔽罩间的空隙为辐射区域;所述辐射振子的辐射方向集中在30度-80度。优选的,所述屏蔽罩,包括圆盘形金属带、圆台形金属带、圆环形金属带;所述圆盘形金属带、圆台形金属带、圆环形金属带依次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圆环形金属带与天线罩相连。优选的,所述加载介质的材质为PE。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天线隐藏在天花板内或屋顶墙体内,或直接相当于一块天花板。天线采用抗干扰设计对天线环境进行隔离保证天线的辐射效果,可以美化室内环境并且避免带来电磁辐射恐慌; 2、通过合理设计对天线整体辐射性能进行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辐射方向集中在30度-80度,可以更好的满足室内覆盖需求; 3、极大的拓宽了频带,新型天线驻波小于1.5的阻抗带宽可以覆盖800MHz-4500MHz,且带内的辐射方向图良好,可以很好的接入WLAN以及向4G扩展; 4、天线完全采用旋转对称设计,不圆度较好; 5、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驻波;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0.S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I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1.2GHz福射方向图; 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1.4GHz福射方向图; 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1.6GHz福射方向图; 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1.S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2.0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2.2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2.4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2.6GHz福射方向图; 附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2.S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3.0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1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3.2GHz福射方向图; 附图1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3.4GHz福射方向图; 附图1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3.6GHz福射方向图; 附图1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3.S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1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4.0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2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4.2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2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4.4GHz辐射方向图; 附图22为表I新天线不同俯仰角增益; 附图23为表2新型天线和旧标准体系比较; 其中:1、天线罩;2、辐射振子;3、加载介质;4、屏蔽罩;5、同轴线;6、N型接头;41、圆盘形金属带;42、圆台形金属带;43、圆环形金属带。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包括天线罩1、辐射振子2、加载介质3、屏蔽罩4、同轴线5、N型接头6 ;所述同轴线5的一端穿过屏蔽罩4和辐射振子2连接,加载介质3放置在辐射振子2和屏蔽罩4之间;所述辐射振子2通过加载介质3固定在屏蔽罩4上;所述天线罩I与屏蔽罩4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包裹辐射振子2、加载介质3 ;所述天线罩I为一平面结构;所述N型接头6与同轴线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天线罩I为平面结构,并类似天花板或墙体的外形。所述辐射振子2为圆锥形结构,放置在屏蔽罩4内,辐射振子2和屏蔽罩4间的空隙为辐射区域;所述辐射振子2的辐射方向集中在30度-80度;所述屏蔽罩4,包括圆盘形金属带41、圆台形金属带42、圆环形金属带43 ;所述圆盘形金属带41、圆台形金属带42、圆环形金属带43依次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圆环形金属带43与天线罩I相连。所述加载介质3的材质为PE。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的尺寸为500mmX500mmX60mm,天线低频工作在腔体模式,高频工作椎体辐射模式。辐射振子采用加载介质加载,加载介质材料为PE,介电常数为2.25,损耗角正切为0.001。加载介质加载可以保证高频的驻波特性,并可以降低天线的工作频率。本专利技术的增益以及和以往天线性能的比较见表一和表二。本专利技术的驻波见附图2,不同频点的辐射方向图见附图3到附图2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天线隐藏在天花板内或屋顶墙体内,或直接相当于一块天花板。天线采用抗干扰设计对天线环境进行隔离保证天线的辐射效果,可以美化室内环境并且避免带来电磁辐射恐慌; 2、通过合理设计对天线整体辐射性能进行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辐射方向集中在30度-80度,可以更好的满足室内覆盖需求; 3、极大的拓宽了频带,新型天线驻波小于1.5的阻抗带宽可以覆盖800MHz-4500MHz,且带内的辐射方向图良好,可以很好的接入WLAN以及向4G扩展; 4、天线完全采用旋转对称设计,不圆度较好; 5、天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规模生产。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罩、辐射振子、加载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建筑一体化全向吸顶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罩、辐射振子、加载介质、屏蔽罩、同轴线、N型接头;所述同轴线的一端穿过屏蔽罩和辐射振子连接,加载介质放置在辐射振子和屏蔽罩之间;所述辐射振子通过加载介质固定在屏蔽罩上;所述天线罩与屏蔽罩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包裹辐射振子、加载介质;所述天线罩为一平面结构;所述N型接头与同轴线的另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克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通天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