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83148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4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和系统,属于排版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技术不能实现通栏排版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包括正文排版和脚注排版,脚注排版在最后排入的行中有脚注标记时被引发,其包括:将与脚注标记对应的脚注内容排入与正文块对应的脚注块,并相应增加脚注块的高度;判断正文块与脚注块是否发生重叠,如果是则进行回溯排版;删除正文块第一栏中与脚注块发生重叠的行及其后的全部内容,减小正文块高度至不与脚注块重叠为止,在高度减小的正文块中将被删除的内容重新排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系统包括与上述方法的步骤对应的处理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含脚注文档的多栏排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排版
,具体涉及一种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脚注”是位于正文下方的对正文内容进行解释说明的附注。对含脚注的文档进行排版(例如用小样生成大样)时通常在文字块中设置相对应的正文块和脚注块。其中“文字块”是指一块连续的、用于排入同一文档的内容的区域,对书籍可用一页作为一个文字块,对报刊等可用一块版面作为一个文字块;“正文块”是指用于排入正文内容(指文章的主体内容)的区域,其为矩形,随着排入其中的内容的增加,正文块高度增加,并逐渐从文字块上端向下扩展(或者说其下边沿逐渐下降),直到与脚注块上边沿相遇,之后的正文内容会被排入下一个文字块或正文块中;“脚注块”是指用于排入脚注内容的区域,其为矩形,位于文字块底部、正文块下方,随着排入其中内容的增加,脚注块高度增加,并向文字块上端扩展(或者说其上边沿逐渐升高);显然,脚注块应当是与正文块对应的,即某个正文块中的脚注标记所对应的脚注内容应位于其下方的脚注块中。当然,除了正文块和脚注块,文字块中还可包括其它的内容,如页边、页眉、页脚、标题栏等。现有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包括“正文排版”过程,即将正文逐行排入正文块I中,且在排入过程中每排入一行均检查该行中是否有脚注标记(即图中上标形式的①、②、③标记)。当某行中有脚注标记时,则引发“脚注排版”过程,脚注排版包括:若此时还没有与本正文块I对应的脚注块2,则在文字块底部建立脚注块2,若此时已有脚注块2则跳过本步直接进入下一步;将脚注内容排入该脚注块2中并相应增加脚注块2的高度,即保持脚注块2高度与其内容相适应,且脚注块2始终位于文字块底部、正文块I下方;脚注排版完成,继续进行正文排版,直到遇到下一个脚注标记再次引起脚注排版。当然,脚注排版中还可能发生发现脚注块2不够排的情况,即若将脚注内容排入脚注块2就会引起脚注块2与正文块I重叠。例如,如图1所示,最后一行正文排入后正文块I与脚注块2已经相接或距离很近,此时如果将该行中脚注③对应的脚注内容排入脚注块2,则脚注块2高度必然还要增加(即其上边沿要上升),从而造成脚注块2与正文块I重叠,引起格式混乱。因此,如图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删除正文块I的最后一行,将该行正文(及脚注标记)移入下一个文字块或正文块I中,对应的脚注内容也被排入与下一文字块或正文块I对应的脚注块2中,以保证既不会引起格式混乱又能使脚注标记与脚注内容位于对应的位置;当然,这样排版后在当前文字块中会留下一段空白。如图3所示,当一个文字块中有多个栏91、92时,现有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是在每个栏91、92中设置一个正文块I和一个对应的脚注块2,或者说把每个栏91、92“看成”一个文字块来处理。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正文块I被分为多个栏91、92时,现有的排版方法只能在每栏91、92底部设置单独的脚注块2,而不能设置在横向上跨越多个栏91、92的通栏脚注块。这是因为如果使用通栏脚注块,则当在后栏(如第二栏92)中出现脚注标记时,向脚注块2中排入脚注内容必然会使脚注块2高度增加,但此时第一栏91中的正文块I已排版完成,其下边沿必然已经与脚注块2上边沿相临(否则正文内容不会被排入第二栏92的正文块I中),故脚注块2高度的增加会引起格式混乱。也就是说,现有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无法中,如果使用通栏脚注块,则在除第一栏91外的任何栏92中有脚注标记时都必然引起格式混乱,因此现有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不能进行通栏脚注排版,只能进行分栏脚注排版,但这种排版形式单一,且不符合书籍(尤其是汉语书籍)等的阅读习惯,排版结果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只能进行分栏脚注排版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通栏脚注排版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 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包括正文排版和脚注排版,所述正文排版包括向文字块的正文块内逐行排入正文内容并检测最后排入的行中是否有脚注标记;脚注排版在所述最后排入的行中有脚注标记时被引发,其包括:步骤01、将与所述脚注标记对应的脚注内容排入与所述正文块对应的脚注块,并相应增加脚注块的高度;其中,所述正文块在横向上被分为至少两栏,所述脚注块位于所述文字块底部、正文块下方,且其在横向上跨越所述正文块的全部栏;步骤02、判断所述正文块与脚注块是否发生重叠,如果是则进入步骤03,如果否则继续正文排版;步骤03、删除所述正文块第一栏中与脚注块发生重叠的行及其后的全部内容,减小正文块高度至不与脚注块重叠为止,在高度减小的正文块中将所述被删除的内容重新排版。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中一个正文块中具有多个栏,且当脚注块与正文块发生重叠时可从第一栏中发生重叠的部分开始将此后的内容重新排版(即回溯排版),因此不论什么位置出现脚注标记,其都可保证脚注排版的结果正确,不会造成格式混舌L故可实现通栏脚注排版,排版方式多样,切排版结果符合书籍等的阅读习惯,使用方便。优选的是,所述步骤01包括:步骤01-1、判断是否有与所述正文块对应的脚注块,如果否则进入步骤01-2,如果是则直接进入步骤01-3;步骤01-2、建立与所述正文块对应的脚注块;步骤01-3、将与所述脚注标记对应的脚注内容排入所述与正文块对应脚注块中,并相应增加脚注块的高度。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步骤01-3包括:步骤01-3-1、增加所述脚注块的高度至最大值;步骤01-3-2、将与所述脚注标记对应的脚注内容排入所述脚注块中;步骤01-3-3、减小所述脚注块的高度至刚好能容纳其中的脚注内容为止。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步骤01-3-1具体为:将所述脚注块的上边沿升高以增加所述脚注块的高度至最大值;所述步骤01-3-3具体为:升高所述脚注块的下边沿以减小脚注块的高度至刚好能容纳其中的脚注内容为止,并将所述脚注块向下移动至最低位置。优选的是,所述步骤02具体为:分析所述脚注块上边沿与所述正文块下边沿的位置关系;如果所述脚注块上边沿等于或低于所述正文块下边沿,则判断所述正文块与脚注块未发生重叠,继续正文排版;如果所述脚注块上边沿高于所述正文块下边沿,则判断所述正文块与脚注块发生重叠,进入步骤03。优选的是,所述步骤03包括:步骤03-1、删除所述正文块第一栏中与脚注块发生重叠的行以及其后的全部内容,并将所述删除的内容存入缓存中作为回溯排版内容;步骤03-2、减小正文块高度至不与脚注块重叠为止;步骤03-3、根据所述缓存中存储的回溯排版内容,在高度减小的正文块中将所述被删除的部分重新排版。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03中,所述脚注块和其中的脚注内容始终保持不变。优选的是,所述脚注排版在步骤03之后,还包括:步骤04、判断引起所述脚注排版的脚注标记的位置;如果所述脚注标记仍排在当前正文块中则继续正文排版;如果所述脚注标记被排入下一正文块中,则将当前正文块和对应的脚注块还原为所述脚注排版前的状况,删除当前正文块中所述脚注标记所在的行,并在下一正文块中从该行开始继续正文排版。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系统只能进行分栏脚注排版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通栏脚注排版的含脚注文档的排版系统。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脚注文档的排版方法,包括正文排版和脚注排版,所述正文排版包括向文字块的正文块内逐行排入正文内容并检测最后排入的行中是否有脚注标记;脚注排版在所述最后排入的行中有脚注标记时被引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注排版包括:步骤01、将与所述脚注标记对应的脚注内容排入与所述正文块对应的脚注块,并相应增加脚注块的高度;其中,所述正文块在横向上被分为至少两栏,所述脚注块位于所述文字块底部、正文块下方,且其在横向上跨越所述正文块的全部栏;步骤02、判断所述正文块与脚注块是否发生重叠,如果是则进入步骤03,如果否则继续正文排版;步骤03、删除所述正文块第一栏中与脚注块发生重叠的行及其后的全部内容,减小正文块高度至不与脚注块重叠为止,在高度减小的正文块中将所述被删除的内容重新排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杨雷鸣王全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