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斜接磨削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216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单板斜接磨削机床由无级变速传送部件、进板工作台部件、出板工作台部件、单板磨削进给部件、磨头部件、磨削面压轮部件、除尘部件及机床支架部件构成。该机床采用砂带磨削技术方案来解决单板斜面成型问题,配之以自重式压轮技术和可调节磨头角度,其功能可达到将待加工单板端头经磨削成为1∶10-1∶20板厚斜面比的斜接面,以备胶接加长。设备成本只有同种功能的国外设备的1/20-1/100。整机结构简单,操作、调整及维护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磨削木板端面的专用机械设备,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磨削木材单板加长工艺所需的胶接斜面的单板斜接磨削机床。在胶合板加工行业中,将较短的木材单板胶接加长,是提高胶合板生产经济性的重要途径。世界上一些林产工业发达的国家,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开始研究解决单板加长的加工设备问题,近年已有产品问世。如芬兰、日本都已展出过这类型加工设备,设备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较短的单板端面加工成与板厚成一定比例的斜面,然后在斜面上涂胶,再将两张单板的斜面对斜面胶合在一起,以解决单板加长的问题。要对0.5mm-3.4mm厚度范围内的单板端面进行铣削加工成斜面,这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复杂的问题。首先要求精度高,加之木材单板是柔性物体,且由于干燥材种的不同而有翘曲变形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由此导致用铣刀切削单板端面原理制成的设备,不仅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制造费用昂贵,每台套价高达千万元之多,且不适宜国产材易翘曲变形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磨削木材单板加长工艺所需的胶接斜面的结构较为简单而又制造成本低廉的单板斜接磨削机床。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下。其结构包括有无级变速传送部件、进板工作台部件、出板工作台部件、单板磨削进给部件、磨头部件、磨削面压轮部件、除尘部件和机床支架部件,其中进板工作台部件包括有进板工作台、后托板、传送托辊和后托辊,进板工作台连在机床支架部件上,后托板布置在进板工作台上,传送托辊和后托辊分别依靠两端的轴承连座固定在机床支架部件上,无级变速传送部件中的传动组件与传送托辊相连以传送动力,传送托辊和处于传送托辊前方的后托辊上分别装有链轮,且链轮之间装有传送动力的链条,传送托辊和后托辊上还分别装有几个相同数量的皮带轮,出板工作台部件包括有出板工作台,前托板和前托辊,出板工作台连在机床支架部件上,前托板布置在出板工作台上,前托辊依靠两端的轴承连座固定在机床支架部件上,前托辊上还装有数量与传送托辊上的皮带轮的数量相等的几个皮带轮;单板磨削进给部件具有几个位于前托辊与后托辊之间的下托辊,下托辊均依靠其两端的轴承连座固定在机床支架部件上,下托辊上均装有链轮,每相邻两根下托辊上的链轮之间,以及最后面一根下托辊上的链轮与后托辊上的链轮之间均装有传送动力的链条,每根下托辊上还装有数量与传送托辊上的皮带轮数量相等的几个皮带轮,皮带轮的中间均开有一圈凹下去的皮带槽,皮带轮两侧顶部固连有用于产生和传递摩擦力的胶轮圈,在传送托辊、后托辊、几根下托辊及前托辊的相对应位置的几组皮带轮上,分别装有数量与传送托辊上的皮带轮数量相同的几圈托辊平传皮带,在下托辊的上方具有依靠自重分别紧压在每根下托辊上的数量与下托辊数量相等的几根上压辊,每根上压辊均依靠其两端装设的轴承而座落在两根压辊座杆上,每根压辊座杆的中部均通过铰链与一根固连在机床支架部件上的悬臂挂杆相活铰连接,而每根压辊座杆的上端均与一根固连在机床支架部件上的压辊拉簧相连,在每根上压辊上均装有数量与下托辊上的皮带轮数量相等且位置与相应下托辊上的皮带轮位置分别相对正的几个皮带轮,皮带轮的中间均开有凹下去的皮带槽,皮带轮两侧顶部固连有用于产生和传递摩擦力的胶轮圈,几根上压辊的相对应位置的几组皮带轮上,分别装有数量与单根上压辊上皮带轮数量相同的几圈压辊平传皮带,每根上压辊与相对应的下托辊之间,依靠它们相对正的皮带轮上的胶轮圈紧压接触,在下托辊和上压辊的端部两侧,分别具有贯穿到进板工作台和出板工作台两侧且固定在进板工作台和出板工作台上的定位靠尺;磨头部件具有可调节倾角的磨头箱体,磨头箱体固定在单板磨削进给部件侧面的磨头安装台板上,磨头安装台板与机床支架部件相连,在磨头箱体上固连有磨头驱动电机和装在驱动电机转轴上的磨头驱动轮,在磨头箱体侧面装有磨削轮和张紧轮支撑杠杆组件,张紧轮支撑杠杆组件的一端装有砂带张紧轮,另一端与固定在磨头箱体上的拉簧相接,在磨头驱动轮、砂带张紧轮和磨削轮上绕有一圈砂带,磨削面压轮部件具有处在磨削轮外侧且安装在一根压轮支撑杆件端部的压轮,压轮支撑杆件的另一端部装有压轮轴承连座,该压轮轴承连座固定在磨头箱体的侧面,压轮支撑杆件的下方具有固连在磨头箱体侧面的定位块,定位块上旋接有向上顶住压轮支撑杆件底侧的定位调节螺钉,在沿磨削轮旋转的切线方向装有除尘部件。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原理方框图2、图3和图4分别为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图5为图2的A-A剖视放大图;图6和图7分别为图2至图4中磨头部件及磨削面压轮部件组合在一起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除尘部件的一种具体结构的实施例;图9为图8的B向视图。参见图1至图5。该实施例系一具有两级磨头部件的单板斜接磨削机床,其结构包括有无级变速传送部件10、进板工作台部件20、出板工作台部件30、单板磨削进给部件40、磨头部件50、磨削面压轮部件60、除尘部件70和机床支架部件80。其中无级变速传送部件10由主驱动电机101、联轴器102、机械式无级变速箱103、输出链轮104、链条105依次连接而成,主驱动电机101和机械式无级变速箱103装在机床支架部件80的变速箱机座801上。无级变速传送部件10除了采用此类机械式无级变速传送机构外,还可采用机电相结合式无级变速传送机构,如公知的可控硅无级变速传送技术。进板工作台部件20包括有进板工作台201、后托板202、传送托辊203和后托辊204,进板工作台201连在机床支架部件80的机床进板支架802上,后托板202布置在进板工作台201上,传送托辊203和后托辊204分别依靠两端的轴承连座205和206固定在机床进板支架802上,传送托辊203和处于传送托辊203前方的后托辊204上分别装有连体双链轮207和208,连体双链轮207与208之间装有传送动力的链条209,无级变速传送部件10中的链条105与传送托辊203上的双链轮207相连以传送动力,传送托辊203和后托辊204上还分别装有三个皮带轮210和211,出板工作台部件30包括有出板工作台301、前托板302和前托辊303,出板工作台301连在机床支架部件80的机床出板支架803上,前托板302布置在出板工作台301上,前托辊303依靠两端的轴承连座304固定在机床支架部件80的机床出板支架803上,前托辊303上还装有数量与传送托辊203上的皮带轮210的数量相等的三个皮带轮305。单板磨削进给部件40具有五个位于前托辊303与后托辊204之间的下托辊401,下托辊401均依靠其两端的轴承连座402固定在机床支架部件80的机床主支架804上,下托辊401上均装有连体双链轮403,每相邻两根下托辊401上的连体双链轮403之间,以及最后面一根下托辊401上的连体双链轮403与后托辊204上的连体双链轮208之间均装有传送动力的链条404,每根下托辊401上还装有三个皮带轮405,皮带轮405的中间均开有一圈凹下去的皮带槽,皮带轮405两侧顶部固连有用于产生和传递摩擦力的胶轮圈406,在传送托辊203、后托辊204、五根下托辊401及前托辊303的相对应位置的三组皮带轮210、211、405及305上,分别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板斜接磨削机床,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有无级变速传送部件、进板工作台部件、出板工作台部件、单板磨削进给部件、磨头部件、磨削面压轮部件、除尘部件和机床支架部件:A)进板工作台部件包括有进板工作台、后托板、传送托辊和后托辊,进板工作台 连在机床支架部件上,后托板布置在进板工作台上,传送托辊和后托辊分别依靠两端的轴承连座固定在机床支架部件上,无级变速传送部件中的传动组件与传送托辊相连以传送动力,传送托辊和处于传送托辊前方的后托辊上分别装有链轮,且链轮之间装有传送动力的链条,传送托辊和后托辊上还分别装有几个相同数量的皮带轮,出板工作台部件包括有出板工作台,前托板和前托辊,出板工作台连在机床支架部件上,前托板布置在出板工作台上,前托辊依靠两端的轴承连座固定在机床支架部件上,前托辊上还装有数量与传送托辊上的皮带轮的数量相等的几个皮带轮;B)单板磨削进给部件具有几个位于前托辊与后托辊之间的下托辊,下托辊均依靠其两端的轴承连座固定在机床支架部件上,下托辊上均装有链轮,每相邻两根下托辊上的链轮之间,以及最后面一根下托辊上的链轮与后托辊上的链轮之间均装有 传送动力的链条,每根下托辊上还装有数量与传送托辊上的皮带轮数量相等的几个皮带轮,皮带轮的中间均开有一圈凹下去的皮带槽,皮带轮两侧顶部固连有用于产生和传递摩擦力的胶轮圈,在传送托辊、后托辊、几根下托辊及前托辊的相对应位置的几组皮带轮上,分别装有数量与传送托辊上的皮带轮数量相同的几圈托辊平传皮带,在下托辊的上方具有依靠自重分别紧压在每根下托辊上的数量与下托辊数量相等的几根上压辊,每根上压辊均依靠其两端装设的轴承而座落在两根压辊座杆上,每根压辊座杆的中部均通过铰链与一根固连在机床支架部件上的悬臂挂杆相活铰连接,而每根压辊座杆的上端均与一根固连在机床支架部件上的压辊拉簧相连,在每根上压辊上均装有数量与下托辊上的皮带轮数量相等且位置与相应下托辊上的皮带轮位置分别相对正的几个皮带轮,皮带轮的中间均开有凹下去的皮带槽,皮带轮两侧顶部固连有用于产生和传递摩擦力的胶轮圈,几根上压辊的相对应位置的几组皮带轮上,分别装有数量与单根上压辊上皮带轮数量相同的几圈压辊平传皮带,每根上压辊与相对应的下托辊之间,依靠它们相对正的皮带轮上的胶轮圈紧压接触,在下托辊和上压辊的端部两侧,分别具有贯穿到进板工作台和出板工作台两侧且固定在进板工作台和出板工作台上的定位靠尺;C)磨头部件具有可调节倾角的磨头箱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若夫马树帜孙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湘华兴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