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启华专利>正文

群山峻岭汽车快速通过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1346 阅读:198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7-04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套群山峻岭汽车快速通过设施,它包括预测直线(1)。水泥柱(2),横梁(3),铁轨(4),车轮(5),车轴(6),汽车承载箱(7),钢丝绳(8),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所述预测直线(1),两侧浇水泥柱(2),水泥柱顶浇横梁(3),横梁上安铁轨(4),汽车承载箱(7),箱顶装车轴(6),车轴两端装车轮(5),钢丝绳(8),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该套设施能使汽车安全,节能,不受冬季冰雪影响快速通过群山峻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公路建设勘测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套群山峻岭汽车快速通过设施
技术介绍
群山峻岭的公路傍山势而筑,形成盘山公路,这种公路弯道多,弯道急,汽车下山时因前方路况不明,易发交通事故,这种公路坡陡,汽车上山时耗能大,速度慢,通过时间长,这种公路处于高山地区易受冰雪影响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盘山公路上述缺陷,设计出一套汽车在群山峻岭快速通过设施,它能安全、节能,不受冬季冰雪影响的使汽车快速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公路须翻越群山峻岭时,预先测出从山脚到山顶的两条直线,以直线为中线勘测两边水泥柱浇注点,水泥柱顶浇模梁,横梁上安铁轨,汽车承载箱顶安车轴,车轴两端装车轮,汽车承载箱顶安钢丝绳,操控室设有电动绞车。附图说明图一:为本专利技术总体设施布置二:为设施侧视三:为水泥柱顶设置图在图中I——预测直线,2——水泥柱,3——模梁,4——铁轨,5——车轮,6——车轴,7——汽车承载箱,8——钢丝绳,9——滑轮,10——操控室,11——绞车,12——电动机,13—跳板。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预测两条直线I,两条直线指向应与山下公路相衔接,要选择较高山峰为直线起点,两直线外侧10米内不能有悬岩,没有泥石流迹像,没有塌方隐患,勘测水泥柱浇注点2应选择地质条件好,不是山沟水冲刷处,横梁3应与水泥柱2连接成总体,即水泥柱顶钢筋与横梁钢筋须焊接,横梁从山顶到山脚应顺山势而倾斜,与地平线的夹角不能大于35°,(参见图2),铁轨4安装在横梁上,汽车承载箱7,箱顶装车轴6,车轴两端装车轮5(参加图3),箱顶安钢丝绳8,钢丝绳通过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山顶,山脚汽车经跳板13驶入汽车承载箱7,电动机12启动,绞车11转动,钢丝绳8一头收紧,一头放松,收紧的钢丝绳经滑轮9牵引山下承载箱顶部车轮5沿铁轨4向上运行,放松的钢丝绳经滑轮9使承载箱顶部车轮5沿铁轨4向山下运行,此时若下山的汽车承载箱总重大于上山的承载箱7,电动机关闭,凭借高位势能,下山的承载箱可以拉动上山的承载箱到达各自的跳板位。上山后的汽车如遇复杂山势,不能下山,可按本专利技术的设施重设一套,这样,汽车在群山峻岭的公路免除了盘山公路缺陷,使汽车可以安全,节能,不受冬季冰雪影响快速通过。权利要求1.一套群山峻岭汽车快速通过设施,它包括预测直线(I)、水泥柱(2)、横梁(3)、铁轨(4)、车轮(5)、车轴(6)、汽车承载箱(7)、钢丝绳⑶、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构成,其特征在于预测直线(I)两侧浇有水泥柱(2),水泥柱顶浇横梁(3),横梁上安铁轨(4),汽车承载箱(5),箱顶装车轴(6),车轴两端装车轮(7),承载箱顶钢丝绳(8),钢丝绳通过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套群山峻岭汽车快速通过设施,它包括预测直线(1)。水泥柱(2),横梁(3),铁轨(4),车轮(5),车轴(6),汽车承载箱(7),钢丝绳(8),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所述预测直线(1),两侧浇水泥柱(2),水泥柱顶浇横梁(3),横梁上安铁轨(4),汽车承载箱(7),箱顶装车轴(6),车轴两端装车轮(5),钢丝绳(8),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该套设施能使汽车安全,节能,不受冬季冰雪影响快速通过群山峻岭。文档编号E01C1/00GK103184716SQ20111044886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启华 申请人:刘启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套群山峻岭汽车快速通过设施,它包括预测直线(1)、水泥柱(2)、横梁(3)、铁轨(4)、车轮(5)、车轴(6)、汽车承载箱(7)、钢丝绳(8)、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构成,其特征在于预测直线(1)两侧浇有水泥柱(2),水泥柱顶浇横梁(3),横梁上安铁轨(4),汽车承载箱(5),箱顶装车轴(6),车轴两端装车轮(7),承载箱顶钢丝绳(8),钢丝绳通过滑轮(9),操控室(10),绞车(11),电动机(12),跳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启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1月02日 09:37
    峻岭连绵的高山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