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行多组式出租车上客车道边。
技术介绍
为满足大流量旅客的交通需求,在大、中型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设施站体附近均设置有出租车上客车道边,出租空车通过排队系统在专用的车道边(车道空间内)候客,而乘客则在指定的上客点排队候车。结合不同交通设施的布局,出租车车道边大致可分为斜列式与平行式两种(分别如图1a与图1b所示):斜列式即车辆停靠上客服务时与车道边成一定角度,可通过车道边的几何设计满足多辆汽车同时停靠以提高服务效率;平行式即车辆停靠上客服务时与车道边基本平行,可通过在同一上客点增加上客区域长度以提高服务效率。图中5为上客区,6为空车排队区。一般情况下,平行式出租车车道边几何设计较规整,占地相对较小,特别适合于在地道、高架桥等结构物上进行布置。但是,平行式出租车车道边的每个上客区域的服务效率是有限的:首先,通过模型仿真可以得出一般情况下平行式出租车车道边单个上客点的最佳停靠方式及数量为双列3-4排或6-8辆,由此上客区域的长度根据停靠车辆数而确定,并非越长越好,上客区域过长或过短都将使效率有所降低;其次,过长的上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多组式出租车上客车道边,包括人行道和车行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道边平行设置有至少两组上客区域,相邻两组上客区域之间设置有由禁停线围设而成的错时控制交织区,每组上客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蓄车段、上客段和缓冲段,错时控制交织区与缓冲段之间设有信号灯或闸机,缓冲段和蓄车段内设置有车辆感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多组式出租车上客车道边,包括人行道和车行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道边平行设置有至少两组上客区域,相邻两组上客区域之间设置有由禁停线围设而成的错时控制交织区,每组上客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蓄车段、上客段和缓冲段,错时控制交织区与缓冲段之间设有信号灯或闸机,缓冲段和蓄车段内设置有车辆感应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出租车上客车道边,其特征在于错时控制交织区内也设有车辆感应器。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租车上客车道边,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租车上客车道边还设置有终端处理机,所述终端处理机通过信息采集设备与车辆感应器和监控摄像连接,所述终端处理机还通过信号控制设备与信号灯和闸机连接。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租车上客车道边,其特征在于蓄车段、缓冲段和错时控制交织区的人行道上设置有隔离栏杆。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出租车上客车道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晨,张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