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纱线友好型的导纱眼的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124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4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综框(14)的综丝(10)。综丝(10)包括优选地由塑料通过注模形成的综丝主体(11)。综丝(10)的导纱眼(15)设置用于经纱(16)以在经纱方向(F)上移动。在综丝主体(11)的纵向方向(L)上观察,导纱眼(15)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纱线支持面(25)界定。两个纱线支持面(25)具有相同的设计。每个纱线支持面(25)具有第一平面区段(42)和第二平面区段(43)。在经纱方向(F)上观察,两个表面区段(42、43)的倾斜角δ是恒定的,并且优选地为不同的大小。倾斜角相对于参考平面E测量,该参考平面E在综丝(10)处于使用位置时水平方向取向。两个表面区段(42、43)通过介入的中央弯曲区段(44)以无台阶和无棱边的方式相互连接,该中央弯曲区段(44)在纱线支持面(25)的方向上观察时形成凸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织机的综框的综丝。综框承载有大量综丝,其中每个综丝均具有导纱眼,当综丝处于使用位置时经纱被引导穿过导纱眼。在操作过程中,综框在织机中上下运动从而形成梭口。纬纱移动到梭口中。这样,经纱以及综丝承受相当大的应力。然而,综丝的大的加速或延迟,未必导致对经纱和对综丝的过度磨损或对它们的任何损害。
技术介绍
公开文献US5348055A描述了一种由腹板(web)状金属件构成的综丝。导纱眼是通过将开口冲压到金属腹板中形成。由此,形成了界定导纱眼并且沿着综丝主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桥式件。为了经纱从中穿过,桥式件弯曲出金属腹板的平面,并因此在横行于经线方向且横行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呈现距离彼此的距离。考虑到这种综丝,在导纱眼的区域上形成了棱边,所述棱边潜在地导致经纱的严重磨损。公开文献DE4336362C2公开了类似的综丝。公开文献EP1739215B1描述了一种塑料的综丝。在纱线的纵向方向上的界定导纱眼的两个纱线支持面为扁平的并可以以磨圆的方式终止于综丝主体之外。两个桥式件在经纱方向和横行于经纱的方向上的距离限定了具有大致矩形轮廓的纱线支持面的尺寸。因此,综丝在导纱眼的区域上相对厚。公开文献EP1739215B1中描述了另一塑料综丝。在纵向方向上的界定综丝主体的两个纱线支持面配置为薄桥状,并且与界定导纱眼的两个桥式件的厚度大致相同。经纱的支持面非常小。从公开文献CN2723472Y已知另外的塑料综丝。弯曲的经纱支持面设置在界定导纱眼的两个桥式件之间并且在综丝主体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技术实现思路
认为这是已知的现有技术,可看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产生降低经纱磨损的综丝。该目标通过呈现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综丝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综丝包括在两个端孔之间在纵向方向延伸的综丝主体。综丝主体设有接纳经纱的导纱眼。经纱穿过导纱眼在经纱方向上移动。经纱方向理解为意指:在经纱的纵向方向观察或者在关联的纱线支持面观察时,经纱在导纱眼中的延伸方向。经纱由综丝在经纱的纵向方向上偏移转。沿着经纱的整体长度观察,所述经纱基本沿着由综丝主体的纵向方向和经纱方向限定的经纱表面延伸。导纱眼由综丝主体的两个纱线支持面界定,所述的支持面在纵向方向上布置成相互距一距离。每个纱线支持面沿着综丝主体的第一纵向侧和第二纵向侧延伸。这两个纵向侧优选地设计成毗连导纱眼而没有台阶和/或棱边。每个纱线支持面包括第一平面区段和第二平面区段,这两个表面区段通过中央弯曲区段以无台阶和无棱边的方式彼此连接。这两个表面区段因此以不损伤纱线的方式相互连接。这两个平面区段可用于通过相应表面区段的合适倾角预指定经纱的在导纱眼的经纱进入侧和经纱退出侧的倾斜。这样,当经纱坐落在相应纱线支持面上时,可以使纱线支持面的轮廓-从经纱方向看时--适宜于综丝的开放梭口位置。因此,在开放梭口位置中,经纱和综丝之间的支持面是大的,因此减小了经纱的局部应力。经纱的磨损和综丝的磨损得到降低。有利地,中央弯曲区段在经纱方向上的曲率为恒定值。弧形区段的轮廓因此在经纱方向上遵从为恒定半径,并且如其应是的那样产生圆筒的圆筒壳区段。曲率本身确保在导纱眼中经纱上的应力不会过大。在综丝主体的纵向方向上观察,所述的综丝主体包括限定导纱眼的两个桥式件,所述桥式件优选地具有相同的轮廓。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每个桥式件上在面向纱线支持面的一侧设置有扁平纱线导向面。特别的,每个纱线导向面定向成使得其法向矢量指向横向地相对于经纱方向且横向地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由此,纱线导向面沿着由经纱方向和纵向方向定义的平面延伸。沿着经纱方向取向的纱线导向面布置成以不损伤纱线的方式引导纱线通过导纱眼。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经纱方向上测量的在两个桥式件之间的纵向距离比在相对于经纱方向成直角且相对于纵向方向成直角的横向上在两个桥式件之间测量的横向距离至少大五倍。这样,位于桥式件之间的区域中的纱线支持面在所述纱线的纵向方向上赋予经纱足够大的支持面,以便进一步减小经纱上的任何局部应力。综丝在导纱眼处的宽度可比在相对于经纱方向成直角且相对于纵向方向成直角测量的横向上的所述两个桥式件的厚度之和最多大20%。因此,综丝在横向上相对薄,这是为什么综丝在综丝轴上数量可非常大。此外,有利 的是,如果每个纱线支持面具有位于综丝主体的第一纵向侧和第一平面区段之间的在经纱方向上弯曲的第一过渡区段,和/或具有位于综丝主体的第二纵向侧和第二平面区段之间的在经纱方向上弯曲的第二过渡区段。由此,在综丝主体的两个侧面和相应的纱线支持面之间,无棱边的弧形过渡是可能的。该两个过渡区段的曲率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在优选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经纱方向观察,第一和/或第二过渡区段的曲率为恒定值。第一过渡区段和/或第二过渡区段,具体地无台阶并且无棱边,进入纱线支持面的毗连的平坦表面区段以及进入毗连的纵向侧。第一侧面的毗邻所述第一过渡区段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的毗邻所述第二过渡区段的端部优选地与经纱方向成锐角。特别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端部在以相对于经纱方向倾斜的平行方式彼此隔开相同距离延伸。相应侧面的毗邻于过渡区段的端部将综丝主体的两个桥式件连接。在优选实施例中,从纵向方向上观察,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至少在相邻导纱眼的区域中绕着平行于纵向方向的轴线旋转,使得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的法向矢量与毗邻相应纱线支持面的经纱方向形成锐角。在其导纱眼区域中,该实施例的综丝主体绕着平行于纵向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进而形成了在两个桥式件之间用于经纱的通道区域。有利的是如果:在关联的综丝的开放位置,第一表面区段在经纱方向的倾斜角适应于经纱进入角和/或第二表面区段在经纱方向的倾斜角适应于经纱退出角。经纱进入角是指如下角度,即:在该角度下,引导通过导纱眼的经纱相对于与以相对于纵向方向成直角延伸的参考平面朝向综丝移动。经纱退出角是指经纱相对于参考平面的角度,在该角度下,经纱从综丝朝织边移动。在该设计中,在经纱上的局部应力,因此以及在综丝的纱线支持面上的局部应力非常小,从而最小化磨损。通常,经纱进入角和经纱退出角可以具有相同的大小。每个桥式件在相对于所述纱线导向面的侧上具有扁平外表面,所述扁平外表面优选地平行于所述纱线导向面对准。扁平外表面可因此平行于经纱方向而延伸,这是为什么在两个相邻综丝之间移动的纱线可以沿着外表面滑行。在综丝主体的位于纵向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综丝主体具有端孔区域,其中综丝的端孔布置成用于安装综丝支承轨道。在优选实施例中,综丝主体的两个侧面至少在这些端孔区域外被设计为无台阶或者棱边。因此,这确保了综丝可以沿移动通过所述综丝的经纱滑动,所述综丝不会在这些经纱中被挂住。优选地,综丝由塑料和/或塑料基复合材料构成,尤其是通过铸造工艺例如注模来制造。综丝可以由粘结性材料制成一体,而没有接缝和接头。优选地,导纱眼由综丝主体直接界定。综丝主体插件例如综丝轨可省略。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综丝的有利的实施例可以从从属专利权利要求以及从说明书中得至IJ。说明书受限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他情形。附图用以补充参考。下面,结合示例性实施例相对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附图如下:图1综丝的在侧视图中的示意性表示,在横行于经纱方向和综丝主体的纵向方向的横向观察;图2经纱穿过两个示例综丝的进程的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综框(14)的综丝(10),具有: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并且具有导纱眼(15)的综丝主体(11),所述导纱眼(15)布置成接纳经纱(16),所述经纱穿过所述导纱眼(15)在经纱方向(F)上移动;其中,所述导纱眼(15)由在所述综丝主体(11)上沿纵向方向(L)彼此距一距离存在的两个纱线支持面(25)界定,所述纱线支持面在所述综丝主体(11)的第一侧面(33)和第二侧面(34)之间延伸;并且其中,每个纱线支持面(25)具有第一平面区段(42)和第二平面区段(43),所述第一平面区段(42)和第二平面区段(43)通过弯曲区段(44)以无台阶和无棱边方式彼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格特R·格罗斯曼M·古森科
申请(专利权)人: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