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7865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3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石膏33.1-38.2、金银花8.6-10.6、黄芩9.1-10.0、地黄4.9-6.6、连翘4.0-5.7、栀子4.2-5.4、紫花地丁4.0-5.7、玄参7.1-8.1、龙胆4.0-5.7、板兰根4.2-5.4、知母3.3-4.4、麦冬3.5-4.2。该药组方简明合理,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凉血透疹,滋阴润肺,解热除烦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份的石膏,制备石膏提取液浓缩为石膏浓缩液的步骤;将剩余各组分按质量份,烘干、制成粗粉250-850um或10目-50目、混合的步骤;将混合的剩余各组分放入超声提取器中,加入70%乙醇提取,取得有效成分中间提取液的步骤;将有效成分中间提取液静置48-72小时,倾取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与石膏浓缩液混合取得有效成分浓缩浸膏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主要涉及的是。
技术介绍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是四季均可发生的常见急性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有自愈性。感冒临床上又分为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发病时多伴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部不适及畏寒、低热等局部和全身症状,一般病程5至10天不等;如果伴发下呼吸道感染,病程可延长至7至15天。普通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细菌感染。冬春季最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小儿发病率最高,常呈散发性。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 性大,这种病毒容易变异易引起暴发及大流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_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疫病毒、风疫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西医根据病因、临床表现的不同将感冒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西医治疗多采用包括卧床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高热烦躁者可予解热镇静剂,咽喉炎症明显,或干咳较重时,雾化吸入治疗等;对于合并较为严重的细菌性感染者,给予抗菌药物和抗病毒治疗,但呼吸道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独到。中医根据辨证施治的原贝U,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对于风热型感冒,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有汗,口渴,咽干且痛,咳嗽,咯痰黄稠,小便短赤,苔薄黄,脉浮数者,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泄热之法;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在众多种治疗感冒的药物中,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成药,该药组方简明合理,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凉血透疹,滋阴润肺,解热除烦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创造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成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石膏33.1-38.2、金银花 8.6-10.6、黄芩 9.1-10.0、地黄 4.9-6.6、连翘 4.0-5.7、桅子4.2-5.4、紫花地丁 4.0-5.7、玄参7.1-8.1、龙胆4.0-5.7、板兰根4.2-5.4、知母3.3-4.4、麦冬 3.5-4.2。进一步,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优选为:石膏34.2-37.2、金银花 9.1-10.1、黄芩 9.4-9.8、地黄 5.3-6.2、连翘 4.4-5.2、桅子4.5-5.1、紫花地丁 4.4-5.2、玄参7.4-7.9、龙胆4.4-5.2、板兰根4.5-5.1、知母3.6-4.2、麦冬 3.7-4.0。更进一步,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进一步优选为:石膏35.3-36.3、金银花 9.3-9.8、黄芩9.4-9.7、地黄 5.6-5.9、连翘4.6-5.0、桅子4.7-4.9、紫花地丁4.6-5.0、玄参 7.6-7.8、龙胆4.6-5.0、板兰根4.7-4.9、知母3.8-4.0、麦冬 3.8_3.9 ο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治疗风热型感冒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取上述重量份的石膏,制备石膏提取液浓缩为石膏浓缩液的步骤;将剩余各组分按质量份,烘干、制成粗粉250-850um或24目-65目、混合的步骤;将混合的剩余各组分放入超声提取器中,加入70%乙醇提取,取得有效成分中间提取液的步骤;将有效成分中间提取液静置48-72小时,倾取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与石膏浓缩液混合取得有效成分浓缩浸膏的步骤。 进一步的,有效成分中间提取液制备时,包括加入除石膏外各组分总重量份5-7倍量的70%乙醇浸泡30-60分钟,继续加入70%乙醇至8-10倍量,在45-55 °C下提取1.0-1.5小时,收集有效成分中间提取液一的步骤。进一步的,有效成分中间提取液制备时,还包括再次加入除石膏外各组分总重量份5-7倍量的70%乙醇,在45-55°C下提取0.5-1.0小时,收集有效成分中间提取液二的步骤。进一步的,石骨浓缩液制备时,包括在提取设备中加入8-10倍量石骨重量份的纯化水煎煮1.0-1.5小时,收集石膏提取液一的步骤。进一步的,石骨浓缩液制备时,还包括在提取设备中加入4_6倍量石骨重量份的纯化水煎煮0.5-1.0小时,收集石膏提取液二的步骤。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有效成分浓缩浸膏制成口服液、丸剂、片剂、颗粒剂剂型的步骤。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各组分的特性如下:石膏: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主含含水硫酸钙(CaS04.2H20)。药理作用解热抗炎、镇静镇痛。金银花:甘、寒、辛、香;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含有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成份,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木樨草素等以及以双花醇和芳樟醇为主的挥发油。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以及兴奋中枢、增强免疫机能等作用。常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玄参:味甘、苦、咸;归肺、胃、肾经。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滋阴,散结利咽。主含生物碱、糖类、留醇、氨基酸、脂肪酸、挥发油、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类等成分。具有抗菌、降糖、镇静、降压、强心、扩张血管作用。多用于温毒发斑,热病伤阴、咽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瘰疬、痈肿疮毒。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化学成分以甙类为主,其中又以环烯醚萜甙类(梓醇的含量最高)为主,还含有糖类、多种氨基酸、无机元素以及其他有机成分等。具有降血糖、止血、抗凝血、抗炎免疫、抗肝损害等作用,多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连翘: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化学成分有连翘酚、连翘酚类、齐墩果酸、白桦脂酸、熊果酸、松脂素、留醇化合物,尚含有多种烃类、醛酮类、醇酯醚类挥发性成分。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炎、强心、解热、利尿、镇吐、保肝等药理作用。桅子:苦、寒;归心、肝、肺、胃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含黄酮类桅子素、三萜类化合物藏红花素等;亦含环烯醚萜甙类桅子甙、异桅子甙等.此外,尚含有D-甘露醇、3 -谷留醇、二十九烷、熊果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制成:石膏33.1?38.2、金银花8.6?10.6、黄芩9.1?10.0、地黄4.9?6.6、连翘4.0?5.7、栀子4.2?5.4、紫花地丁4.0?5.7、玄参7.1?8.1、龙胆4.0?5.7、板兰根4.2?5.4、知母3.3?4.4、麦冬3.5?4.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洛铜医院李勇王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